作为从小在宫中长大,经历过九龙夺嫡,杀出重围,最后荣登大宝的皇上,自然是不可能不经过查证,就直接放下对某件事情的猜疑。
明明脑中已经安排好了,要暗中让人去松阳县查证的计划。
可至少明面上,皇此刻对安陵容是满目的怜惜。
他动情地将安陵容揽入怀中,温声安慰。
“都过去了,容儿。
现在的你,很好。
以后日子,也将朕的庇护下,一路顺遂。”
安陵容被动环住皇上的手也适时紧了紧,加深这个拥抱。
“嗯,容儿知道。
得四郎庇护,是容儿之幸。”
双方都默契跳过谈及对安比槐的处置,一个等着之后查证过后的结果再行考量,一个等着对方查证......
安陵容早知道皇上的猜疑心重,理智接受,暗自鄙薄。
皇上则再次感慨于安陵容的贴心和知进退。
两人内里皆各有思量,可外表却一团融洽,满室温馨。
还是皇上再次拉起话头,用一惯与后妃风花雪月的聊天方式,温声转移话题。
“不提那些令容儿伤怀的事了。
容儿跟朕说说,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吧。”
伏在皇上胸前的安陵容,嘴角牵起一抹极淡的冷笑和算计得逞的得意。
如果说,前面以琴,展开对自己求学经历的讲述,是为了博同情,求怜惜,再顺势将自己和母亲,与安比槐区分开来。
在皇上心中留下安比槐与她们母女二人并非一心,且她们母女深受安比槐背叛的印象。
那么皇上此时对自己小时候的好奇,安陵容便打算再展开自己与皇上同病相怜的经历的讲述。
让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再拔高拔高。
毕竟,在宫里待久了,或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女子,或许能知道太后,皇上与十四爷之间的恩怨纠葛。
但是入宫才不到一年,出身偏远县城的安陵容却绝对不可能清楚其中的是是非非......
“嗯......”安陵容松开环住皇上的手,立于皇上身前,看着皇上,故作思考,轻松一笑。
“外祖在世时,家中只有容儿一个。
那时,容儿是外祖,外祖母,还有父亲,母亲的掌中宝。
容儿经常会被母亲带去绣楼,同外祖母和母亲学习摆弄丝线,绣些有趣的图案。
您是不知道,外祖母,母亲,还有绣楼中的绣娘们,她们的绣技有多好。
给容儿做的小动物布偶,绣花小布袋,都精致极了。
然后,容儿还经常被外祖带着去街上玩,看看杂耍,吃吃小吃什么的。
所以等容儿带着那些东西出去玩一趟,绣楼的生意就要好上一回。
容儿因此,可是神气极了呢。
外祖也总是在知道这种消息后,又买许多好东西,说是给容儿以后当嫁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容儿总是被他们传来传去,抱了又抱......
当然,那时候的父亲,外出谈生意回来时,也总会给容儿带回许多礼物。
让容儿坐在他的肩头,逗容儿开心。
那时的容儿,是真的过了一段很是无忧无虑的开心日子呢。
只是......”
安陵容“下意识”一个失落的转折。
只是刚说完,就立刻像是反应过来一般,故作坚强的笑了笑,装作没说过那个转折词一样。
原本还沉迷于安陵容所形容的那一番家中掌中宝的描述的皇上,也忽然敛起脸上感同身受的幸福笑容,带着些叹息地接口说道。
“只是后来没了外祖的镇压,你父亲运作,得了官,所以一切都变了。”
安陵容低头敛眸,像是被说中了一般,“失落”了一小会儿。
很快又“故作坚强”地抬头扬起笑脸。
“也不全是吧。
虽然后来没多久,家里就忽然多了一个一岁多妹妹。
父亲曾经对容儿的宠爱,也尽数都给了妹妹。
可母亲还是对容儿很好,尽管眼睛不方便了。
还是总喜欢给容儿做好看的衣裳。
萧姨娘也是,她总是护着容儿,偷偷塞些好吃的给容儿。
那几年,容儿的吃穿用度确实......拮据了许多,但想到母亲和萧姨娘对容儿的好,好像又没那么苦了。
父亲......
容儿心里清楚,或许父亲以前对容儿的好,并非出自真心。
只是容儿不明白,为什么同样都是父亲的孩子,父亲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对待?!
甚至因为解不开这个心结,连容儿曾经十分喜欢的女工绣活儿,也变得不欢喜了呢......”
安陵容“假装的坚强笑容”在想到父亲之后,一点一点敛去,忽的转换成了悲戚的啜泣和意难平。
然后又似陡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强逼”自己,挤出一个笑容,开了一个并不好笑的小玩笑。
说的话,逻辑其实有些混乱。
但也恰好就是这样的混乱,才显得真实,才说明了她内心的耿耿于怀。
皇上的经历明明跟她并不一样,可对父亲\/母亲偏心的不理解和耿耿于怀,却莫名的感同身受。
“是啊,为什么呢?”
皇上低声轻语,似在帮安陵容问,也似在帮自己问。
他再次将安陵容揽进怀里,抱住那个明明很“脆弱”,却“故作”坚强的女人。
也抱住那个,看着母妃与十四弟母子情深,自己却像是个外人,失落伤怀的自己。
安陵容将头埋进皇上怀里,听着他轻叹时发出的震动。
表面上还是隐隐啜泣,心里这会儿却是已经乐开了花。
成了!
她知道,她已经成功打开了皇上的心门一角。
在皇上心中,对她除了常规的--“颇合心意”,“才华品性值得欣赏”,“知情识趣”,“情分不浅”的印象以外,再添加上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印象——
“和他同病相怜,需要保护,可以倾吐心结的同类”!
常规的“印象”,后宫的女人,或多或少都有,只是多还是少,浅还是深的差别。
可是特别的“印象”却不多。
比如纯元皇后是“美好而契合的发妻”,华妃是“真实而强力(年家助力)的宠妾”,甄嬛是“美妙相逢,与发妻相似的惊喜候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