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多少犹豫,在仔细考察了电视样机和生产车间后,带着一种“抢到就是赚到”的狂热,代理商们纷纷在合同上签了字,生怕晚了名额就没了。
当最后一份合同签完,芮齐艳和瞿子晴汇总数据时,看着计算器上最终跳出来的那个数字,两人直接傻眼了,拿着报表的手都在抖。
月度订货量:二万五千台!
“二……二万多台?”瞿子晴声音发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芮齐艳也脸色发白,扶着桌子才站稳:“我的老天爷……这……这怎么生产得出来?”
狂喜之后,是排山倒海般的压力和恐慌!刚才签约的时候只顾着兴奋了,根本没想过公司体量产能。
她们太清楚自家的底细了:彩电生产线目前只有一条刚刚调试成功的试验线!工人们还在熟悉流程,每天能稳定组装下线五十台电视机,已经需要加班加点,拼尽全力了!
五十台……,一个月也就一千五百台,和二万五千台……这差距!是天堑!
“完了……这下完了……”芮齐艳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签了合同交不出货,光是违约金就能把公司拖垮……大老板那边……”
瞿子晴也心急如焚,立刻拿着报表冲向了瞿子龙的办公室。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砸碎了刚刚因为产品成功而带来的所有喜悦,将整个清江机械公司推向了前所未有的产能危机边缘!
......
瞿子龙的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瞿子晴和芮齐艳低着头,像做错了事的孩子,那份写着“九月订货量:二万五千台”的报表,仿佛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们不敢直视瞿子龙。
信口开河,产能不足!
然而,预想中的雷霆震怒并没有到来。
瞿子龙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锐利地扫过报表上的数字,眉头微蹙,但眼神中闪烁的,不是恐慌,而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冷静和高速运转的思考。他一边打开手机查阅度娘,一边在纸上涂涂画画,沉默了很久,开口时,声音沉稳得令人心定:
“慌什么?订单爆了是好事,说明我们的产品成功了。现在要做的,不是后悔签多了,而是想办法把它吃下去!”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墙边巨大的规划图前,目光如炬:“通知下去,半小时后,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一号会议室紧急会议!同时,立刻给所有已签约供应商发函,让他们负责人明天一早,必须到机械公司开会!”
半小时后,一号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所有核心骨干神情紧绷。
瞿子龙没有半句废话,直接下达了如同军事命令般的部署:“同志们,当前家电厂面临的困难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一场硬仗,大家有没有信心战胜?”
“有,有,有!”全场整齐划一,眼神坚定,中气十足。
“秦总!”瞿子龙目光投向建筑公司总经理,“你亲自安排,立刻动手,把现有彩电生产线隔壁的那块产地场地平整,先搞几个车间出来,然后去找市政府,再批一百亩,全部建厂!”
“徐总!”瞿子龙看向执行总裁,“你立刻组织所有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给我在扩建的场地上,给我同步抢建三条新的彩电生产线!工期,十五天!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加班加点,三班倒,钱不是问题!有没有问题?”
“保证完成任务!”徐晓华丝毫没有迟疑,站起就立军令状,“攻坚组会在任务期限前打造出全新生产线!”
“现有这条生产线,由杨厂长携三个分厂技术总监负责,”瞿子龙点进行流水线优化。把每个工序拆解到最细,减少等待时间,目标:日产能提升到120台!”
全部人都在低头刷刷刷的记录瞿总指示的金口玉言,当听到最后日产120台,都倒吸一口凉气,瞿总这步子,可不是扯到蛋的跨度呀!
瞿子龙喝了一口茶,看着自己桌上的笔记本继续布置,这些网上找来的生意经他可一下子记不住。
第二天,机械公司汇聚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几十家供应商老板,显像管、集成电路、外壳注塑、包装材料……几乎涵盖了电视机所有零部件。
瞿子龙站在会议室前端,开门见山:“各位老板,情况大家都知道了。二万多台订单,这单子,我清江机械,需要各位鼎力相助!”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从现在起,所有核心供应商,产能必须无条件向我机械公司倾斜!我会预付30%货款,但要求是:零部件供应速度和质量,必须跟上我的生产线节奏!谁掉链子,导致我停产一天,不仅尾款扣除,永久取消供应商资格!”
他环视众人,眼神锐利:“这是一场硬仗!打好了,各位跟着我清江机械一起腾飞;打不好,大家一起玩完!有没有问题?”
台下供应商们被这巨大的订单和瞿子龙的气势所震慑,短暂骚动后,纷纷表态:“瞿总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保障!”
中午,杨再凯找到瞿子龙反映:“大老板,顶不住了!产能陡然增加,熟练工人缺口巨大呀。”
瞿子龙立即组织机械公司全员开会。
并在会上果断下令:“全集团范围内招募年轻、识字、手巧的工人,不限原岗位!组成‘彩电生产突击队’!”
徐晓华补充:“采取 “一拖十” 的疯狂培训模式:一个老技术工人,带十个新人,直接在生产线边教边干!”
瞿子晴看着底下骚动的人群,再抛出一个重磅炸弹:“从即日起,我公司设立“产能突破奖”和“质量零缺陷奖”,当日兑现现金奖励!”
命令下达后,整个机械公司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医疗机械厂和摩托车厂本来就人手紧张,现在还要出一部分人马支援家电公司,现在大家都知道,子晴总和芮总信口开河签订了很多订单,但是这对大家不仅是压力,更是动力,因为:
“大会上说了,只要这批订单完成,年底每个人的分红至少五千元,”
“天哪,听西坡人说大老板言出必行的!”
“五千是什么概念,现在我月工资五十块,一百个月的工资啊!”
这鸡血打得大家激动不已,
其后一个月里,机械公司,如同一个战场,
除了各个车间轰鸣的机器上,还有其他声音发出。
秦长青带着建筑公司的兄弟,日夜不停,挖掘机、推土机轰鸣,原本的仓库墙壁被迅速推倒,新的厂房钢结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架起。灯火通明,彻夜不眠。
接着工程师团队,带着图纸和设备,与时间赛跑,一条条生产线很快安装,
香江大少刘锦辉坐镇协调,吃住都在工地临时板房,确保各种设备和材料第一时间到位。
在现有生产线里:工人们三班倒,机器24小时不停。
老师傅嗓子喊哑了,手把手教新人;
新人们眼睛熬红了,却干劲十足,因为每天的奖金是实实在在的。
生产线下的电视机,从每天50台,逐渐爬到60台、80台、……每一个数字的提升,都伴随着阵阵欢呼。
外界的供应商们也不敢怠慢,纷纷增加生产线和工人,确保零部件源源不断运往清江。瞿子龙派出了质量督察小组,直接入驻关键供应商工厂,实时监控质量。
这期间,困难层出不穷:新生产线安装遇到技术难题、暴雨导致运输延误、新工人操作失误造成批量报废……但每一次危机,都被清江高效的团队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化解。
瞿子龙带领着管理层几乎住在了办公室和车间,眼睛布满血丝,但指挥若定,成了所有人的主心骨。
二十天后,奇迹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