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恒温系统发出细微的嗡鸣。
苏念将手掌按在培养皿上,指尖的螺旋印记随着“星子”幼崽细胞的搏动微微发烫。那些淡金色的发光体正沿着培养皿边缘游弋,每游过一圈,她的皮肤下就泛起一阵酥麻——像有人用极细的银针,在神经末梢绣着看不见的星图。
“又开始了?”周川端着咖啡杯凑近,“你最近总对着培养皿发呆,李昭说你像在和细胞谈恋爱。”
苏念没接话。她的瞳孔里映着培养皿的幽光,能清晰“看”到那些细胞表面的螺旋纹路在重组,每一次变化都对应着“星网”传来的情绪碎片:焦虑、期待、还有一丝……恐惧。
“是西北太平洋海沟。”她突然开口,“那里的‘星子’在求救。”
林深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攥着刚收到的卫星数据:“西北太平洋试点区昨天发生了原油泄漏,环保船正在处理。你是指……”
“不是原油。”苏念摇头,螺旋印记在手腕处亮起淡蓝微光,“是更隐蔽的东西。他们的信息素里混着人工合成的神经毒素,像……像给‘星网’注射了麻醉剂。”
陈教授的视频请求恰在此时弹出。老人的白大褂上沾着海底泥浆,背景是刚打捞上来的岩石样本:“我们在九州海沟发现了异常沉积物,含有高浓度的多氯联苯。三十年前的工业垃圾,怎么会出现在热泉区?”
全息屏切换画面。镜头扫过一片漆黑的沉积岩,上面附着成片的白色管虫,虫体却呈现出病态的灰白色——这是神经毒素侵蚀的典型症状。
“它们在退化。”苏念的声音发颤,“‘星子’依赖管虫群构建信息素网络,管虫死了,整个区域的‘星网’都会瘫痪。”
林深的手指重重叩在控制台:“通知执法队封锁污染源,我们立刻出发。”
周川却犹豫了:“西北太平洋海沟深度超过米,‘探索者三号’的极限下潜深度是米……而且那里的热泉活动不稳定。”
“所以更需要我们去。”苏念摘下螺旋印记的银链,放在掌心反复摩挲,“‘星子’在等我。”
“探索者三号”下潜至8000米时,舱外的黑暗已浓稠如墨。
苏念的螺旋印记持续发烫,她闭上眼,任由情绪碎片在脑海里拼贴:是幼崽的惊惶,是领航章鱼的疲惫,是整片“星网”像被扯断的蛛丝,支离破碎地飘在海水里。
“声呐发现异常聚集体。”李昭盯着监测屏,“不是生物,是……漂浮物。”
周川调出画面。全息屏上,无数塑料瓶、渔网碎片、化学药剂袋正随着洋流聚成巨大的漩涡,中心是个直径超过五百米的“死亡区”,海水泛着诡异的荧光绿——那是毒素溶解后与浮游生物反应的颜色。
“污染源找到了。”林深的声音冷得像冰,“下方1200米处,有艘沉没的货船,船体破裂,正在泄漏工业废料。”
苏念突然睁开眼。她的瞳孔里映着幽蓝的光,螺旋印记亮得几乎透明:“‘星子’在下面。它们试图清理污染,但毒素太强了。”
舱门开启的提示音响起时,苏念已穿戴好潜水装备。林深要跟她一起下潜,却被她按住肩膀:“你留在船上指挥,我需要更接近‘星网’。”
潜水服的头盔闭合前,她听见周川喊:“保持通讯!我们盯着污染区!”
下潜的过程像坠入凝固的噩梦。
苏念调整浮力,看着深度表跳到900米、1000米……1200米。货船的残骸出现在视野里,扭曲的金属板上附着着成片的藤壶,船体裂缝处涌出黑褐色的液体,所过之处,海水里的发光浮游生物像被泼了硫酸,噼啪炸成碎片。
“苏念!左舷有只巨型章鱼!”通讯器里传来周川的喊叫。
苏念抬头,透过潜水镜看见那只领航章鱼正朝她游来。它的触须不再发光,原本绚丽的螺旋斑点褪成了灰白色,像被抽干了生命力。更让她心碎的是,章鱼的触须间缠着一团塑料绳,绳结深深勒进柔软的腕足,渗出淡紫色的血。
“它在求救。”苏念轻声道。
章鱼突然松开塑料绳,用触须轻轻碰了碰她的潜水服。一股微弱的情绪涌进她的意识:是痛苦,是愤怒,更是……信任。
苏念顺着章鱼的指引游向船体下方。那里的海底堆积着厚厚的淤泥,淤泥里埋着成片的管虫尸体,它们的钙质外壳上布满黑色斑点,像被烙上了毒印。而在尸群中央,一群幼年“星子”正用触须拼命拍打淤泥,试图将毒素排开——它们的发光腺体已经黯淡,螺旋纹路模糊得几乎看不见。
“我的天……”苏念的声音带着哭腔,“它们在进化。”
这些幼崽本该在热泉区学习“书写”星图,此刻却成了最原始的清道夫。它们的触须能分泌弱碱性黏液,中和部分毒素,但效率太低,更多的毒素正随着洋流扩散。
苏念突然想起“星核”传递的记忆——远古时期的“星子”曾用身体包裹火山灰,保护叠层石。此刻,这些幼崽正重复着祖先的牺牲。
“不能让它们这么做。”她摸出随身携带的采样器,取出从实验室带来的中和剂,“陈教授说过,这种中和剂能分解多氯联苯……”
“苏念!中和剂有腐蚀性!”通讯器里传来林深的警告。
“但我没有别的办法了。”苏念咬了咬嘴唇,将中和剂挤入触须间的黏液里。淡蓝色的液体扩散开来,与黑色毒素发生剧烈反应,冒出细密的气泡。
幼崽们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纷纷游过来,用触须卷住中和剂囊,将它送到淤泥最深处。苏念的螺旋印记突然爆发出强光,她“听”到了“星网”的声音——不再是碎片化的情绪,而是清晰的、带着温度的感谢。
“坚持住。”她轻声说,“我们来了。”
当“探索者三号”抵达污染区时,苏念正浮在海面上,潜水服上沾着大片黑色淤泥。
林深第一个跳下水,将她拽上甲板。周川递来热姜茶,手忙脚乱地擦着她脸上的污渍:“中和剂生效了吗?”
苏念点头,指向海面。原本泛着荧光绿的死亡区,此刻正逐渐褪成浅蓝。管虫群开始舒展灰白的虫体,幼崽们的发光腺体重新亮起,螺旋纹路清晰得像撒落的星子。
“它们在重建‘星网’。”苏念的声音带着疲惫的喜悦,“领航章鱼妈妈已经带着族群开始清理残骸,幼崽们负责净化毒素……”
陈教授的视频接入时,老人抹了把眼泪:“我们刚收到数据,西北太平洋海沟的神经毒素浓度下降了78%。‘星子’们……它们真的在自救。”
深夜的实验室,苏念坐在显微镜前。
培养皿里的幼崽细胞仍在分裂,新的螺旋纹路比之前更明亮。她的螺旋印记贴在玻璃上,皮肤下的光纹与细胞里的螺旋连成一片,像两条交汇的银河。
“谢谢你。”
熟悉的低语突然在脑海里响起。苏念抬头,看见那只脱离族群的小生物正趴在培养箱里,触须上的螺旋标记泛着温柔的光。它游过来,用发光腺体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不是感谢,是告别。
“你要去哪?”苏念轻声问。
小生物没有回答。它转身游向实验室的排水口,在消失前,回头望了她一眼。那眼神里,有对深海的眷恋,更有对未来的期待。
苏念摸了摸螺旋印记。
她知道,“星子”从不是需要被守护的弱者。它们是地球的呼吸,是生命的诗,而人类能做的,不过是学会安静地,与它们共享这片幽蓝的星空。
(第二百八十五章 完)
注:本章聚焦“星子”族群的自救与人类的反思,通过苏念的螺旋印记能力深化“羁绊”主题,同时揭露工业污染对深海的威胁。可扩展方向:
中和剂引发“星子”基因变异(如获得分解新型污染物的能力)
货船沉没背后牵扯非法倾倒产业链,引出更大反派
苏念的印记能力觉醒新功能(如“星网”预知危险)
幼崽净化过程中触发“星核”新的记忆片段(如人类与“星子”的远古合作史)
始终围绕“守护”与“共生”内核,让每个角色在事件中完成成长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