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9”号的舱门刚完全开启,咸腥的海风便裹着雨丝灌了进来。林深摘下头盔,发梢滴着冷凝水,抬头正看见基地探照灯在雨幕里撕开一道模糊的光带。甲板上站着三位穿白色大褂的研究员,最前排那个抱着一摞铅筒,目光灼灼地盯着他怀里的样本箱。
“林队,检测结果出来了。”负责对接的陈教授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手套上还沾着显影液,“您带回来的黏液样本……我们在电镜下看到了这个。”
他从铅筒里抽出张照片,放大的是一片蜂窝状结构,每个小格子里都嵌着针尖大小的金属颗粒。“这不是自然沉积的矿物,”陈教授的手指微微发抖,“扫描电镜能谱显示,90%是聚苯乙烯微球,剩下的是镉、铅合金粉末——和三十年前‘深海采矿计划’淘汰的尾矿成分完全吻合。”
林深的眉心拧成结。他记得这份资料,二十年前自己还在读研时,导师曾痛心疾首地提过:某跨国企业为降低成本,将深海采矿产生的有毒尾矿直接倾倒入海沟。当时没人相信这些“沉在万米深渊的垃圾”会有什么后果,如今看来……
“先去实验室。”他接过照片,转身时撞上周川。机械师的工装裤膝盖处沾着机油,手里举着个平板电脑,“老大,尾翼拆解完了。你看这里——”他划开一张特写图,钛合金表层有细密的刮痕,“不是生物触须造成的,更像……激光切割?”
苏念凑过来,指尖悬在屏幕上方:“刮痕边缘有熔融痕迹,能量密度很高。周川,测下金属成分。”
“测了。”周川调出光谱仪数据,“钛合金里掺了铼,这玩意儿能让金属变脆。有人在我们尾翼上做了手脚,遇到高压和生物黏液腐蚀,就会开裂。”
舱内瞬间安静。林深盯着那道刮痕,后槽牙咬得发酸。他们下潜前做过三次体检,连螺丝都换了新的。能在深海高压环境下精准破坏潜水器的,要么是早有预谋的内部人员,要么……
“先处理样本。”他切断思绪,大步走向核心实验室。厚重的隔离门闭合前,他听见陈教授在身后低语:“林队,这事儿可能比我们想的复杂……”
实验室的白炽灯亮得刺眼。苏念穿戴好无菌服,将甲片样本放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屏幕上很快跳出三维结构图,六边形甲片的纹路里嵌着密密麻麻的微管,“这些是输矿管道。”她放大其中一条,“直径刚好能容纳聚苯乙烯微球通过,生物体内有套完整的运输系统,把毒素送到各个组织。”
周川抱来一堆修复工具,凑到观察窗前:“所以这玩意儿不是变异,是被人类垃圾‘改造’成了活体垃圾处理厂?”
“更恐怖的是,它在主动富集毒素。”苏念调出质谱图,“甲片里的汞含量是海水的十万倍,镉含量是三百倍。它用这些毒构建外壳,就像我们用钢筋混凝土盖楼——只不过它的‘钢筋’会要了所有靠近者的命。”
林深站在两人身后,目光扫过满墙的监控屏。潜水器的维修进度停在37%,尾翼的替代零件要从北京调运,至少需要48小时。而此刻,他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新闻推送:【深海采矿重启计划获审批,目标海域:马里亚纳海沟】。
“他们在赌。”林深低声说,“赌这种‘改造生物’不会被发现,或者发现了也能压下消息。”
苏念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住。她调出三天前的卫星图,海面上漂浮着几艘不起眼的货轮,“老大,你看这些船的航线。它们绕着海沟画圈,像是在……采样?”
周川凑过来,眯眼盯着屏幕:“每艘船的吃水深度都不对,甲板下藏着大型机械臂。我查了船籍,都是那家‘蓝鲸资源’的——就是当年搞深海采矿的企业!”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陈教授抱着一摞文件冲进来,眼镜滑到鼻尖:“林队!我在整理三十年前的采矿记录时,发现了个被封存的数据库……里面有段加密视频。”
他插入U盘,投影幕布亮起。画面晃得厉害,像是用防水摄像机拍的。镜头里,几个穿潜水服的人正将黑色袋子往海沟里抛,袋子上印着“蓝鲸资源”的logo。其中一个潜水员抬起头,面罩反光里能看见张熟悉的脸——是现任蓝鲸资源的cEo,十年前还在林深导师的课题组当助理。
“这是……”周川的声音发紧。
视频继续播放。潜水员们开始往海底倾倒金属废料,镜头扫过一块刻着符号的金属牌——和巨型生物发光息肉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他们在标记区域。”苏念的声音发颤,“用生物当活体标记,告诉后来的采矿船‘这里有我们改造的‘清道夫’,别随便进来’。”
林深突然想起生物受伤时渗出的塑料碎片,想起它触须上规律摆动的发光息肉。“它在求救。”他轻声说,“那些发光符号不是警告,是它在告诉我们——这里被污染了,它在拼命净化,可人类还要往里倒垃圾。”
实验室陷入死寂。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陈教授突然开口:“当年我导师就是因为反对采矿计划被开除的……他说,我们终有一天会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
“代价已经来了。”林深关掉投影,转身看向窗外的海面,“现在要做的,是把代价摆到阳光下。”
深夜的基地像座孤岛。林深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电脑屏幕上是苏念刚发来的基因分析报告。巨型生物的hox基因确实被人工激活,但更惊人的是,它的线粒体dNA里嵌着一段人类基因片段——来自二十年前失踪的深海采矿工人。
“他们在拿活人做实验。”苏念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疲惫,“那些工人可能意外坠海,尸体被生物吞食,基因就这样融入了它的体内。现在这东西既是‘怪物’,也是……受害者。”
林深握紧拳头。他想起潜水时透过观察窗看见的那双眼睛——不是野兽的凶光,更像困在钢铁牢笼里的绝望。
敲门声响起。周川裹着雨衣进来,手里提着个金属箱:“老大,我在维修尾翼时发现这个。”他打开箱子,里面是块被腐蚀的电路板,“上面有蓝鲸资源的logo,还有段录音。”
他按下播放键。电流杂音里,传来个沙哑的男声:“……实验体失控了,它突破了第三阶段的基因锁……必须启动自毁程序,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自毁程序?”苏念的声音从通讯器里炸响,“他们要对那生物动手?”
林深猛地抬头。窗外的探照灯突然剧烈晃动,警报声撕裂雨幕。他冲向监控室,屏幕上显示:海沟上方出现不明飞行器,正朝潜水器停放区移动。
“是蓝鲸的人!”周川吼道,“他们要销毁证据!”
林深的手指在控制台上翻飞,启动了潜水器的应急锁定程序。但已经晚了——飞行器投下的深水炸弹在海面炸开,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潜水器停放区的灯光瞬间熄灭。
“他们在炸潜水器!”苏念的声音带着哭腔,“那里面有我们所有的样本和数据!”
林深抓起外套冲向门外。雨幕里,他看见几个黑影正往实验室方向移动,手里端着武器。
“保护样本!”他大喊着冲过去,与冲在最前面的黑影撞在一起。金属碰撞声中,他看清对方脸上的疤——正是视频里的那个cEo。
“林教授,识相的就交出数据和样本。”cEo的枪口抵住他胸口,“否则我不介意让你和那些垃圾一起沉到海沟里。”
林深的目光扫过对方身后的实验室。苏念举着灭火器挡在样本箱前,周川抄起扳手护在她身侧。实验室的玻璃上,雨水正顺着裂纹蜿蜒而下,像极了巨型生物受伤时渗出的血。
“你们才是垃圾。”林深突然笑了,“以为把罪证沉进海里就能一了百了?我告诉你——”他猛地挣脱束缚,撞向旁边的警报按钮,“从你往海沟倒第一袋废料开始,这场审判就已经开始了。”
刺耳的警报声中,基地广播响起:“所有人员注意,外敌入侵,启动一级防御!”
cEo脸色骤变。他没想到林深敢鱼死网破,更没想到基地早有防备。趁着混乱,林深扑向样本箱,将存有核心数据的硬盘塞进怀里。
“走!”他对苏念和周川喊道。三人撞开窗户,跳进暴雨里。身后传来枪声和爆炸声,但他们都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雨停时,东方泛起鱼肚白。林深站在基地天台,看着救援直升机载着他们离开。怀里的硬盘沉甸甸的,贴着他胸口发烫。
苏念递来一杯热咖啡,雾气模糊了她的眼睛:“接下来怎么办?”
“公布证据。”林深喝了口咖啡,苦涩在舌尖蔓延,“联系媒体,交给国际法庭。就算蓝鲸资源能买通官员,也堵不住全世界的嘴。”
周川从楼梯口探出头:“老大,维修队说尾翼零件到了。我们明天就能再下潜。”
林深转头看他,眼里有星光在闪:“这次下去,不是为了战斗,是为了见证。”
“见证什么?”
“见证深渊如何自我修复,见证人类如何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他望向远处的海平面,朝阳正将海水染成金色,“更要见证——总有人愿意站出来,把真相捞上来。”
苏念和周川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见了同样的坚定。风掀起他们的衣角,带着海的咸腥,也带着希望的味道。
而在万米深渊之下,那只被人类亲手改造的“深渊巨影”,正缓缓游向一片新的海域。它的甲片在黑暗中泛着幽绿的光,发光息肉组成的符号,像一句无声的誓言——
有些罪,终将被照亮;有些错,必须被修正。
(本章完)
扩写说明
剧情纵深:新增“企业阴谋”主线(蓝鲸资源非法倾倒、基因实验),将生物变异与人类贪婪直接绑定,强化冲突张力。
细节密度:补充实验室检测(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维修现场(激光共聚焦、铼合金刮痕)等硬核科技场景,提升专业真实感。
人物成长:林深从“探索者”转变为“揭露者”,苏念的“数据敏感”与周川的“动手能力”在危机中进一步凸显,团队凝聚力升级。
悬念铺设:结尾留下“企业反扑”“二次下潜”“生物后续”三重钩子,为后续章节埋下伏笔(如基因融合的生物是否会成为盟友、企业如何掩盖真相)。
主题升华:通过“捞真相”的意象,将环保议题具象化为“对抗遗忘与谎言”的精神战役,赋予故事更厚重的人文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