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坤宁宫的庭院里已洒下细碎的晨光。
皇后身着一袭素雅的暗纹宫装,端坐在正殿的主位上,神色沉静却难掩一丝凝重。
不多时,各宫嫔妃身着朝服依次入殿,按位份高低行礼落座,殿内鸦雀无声,唯有鎏金香炉中升起的袅袅青烟,无声地诉说着氛围的肃穆。
待众人坐定,皇后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今日召各位妹妹前来,是有一事要与大家商议。近日北陈天灾不断,南方水灾、北方旱灾,数万流民涌入中州城外,处境艰难。陛下已下旨开仓放粮,赈济流民,可国库空虚,救灾之事耗费甚巨,宫中用度也需酌情缩减,方能与天下百姓共渡难关。”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几位位份较低的嫔妃面露难色,互相交换着眼神,而几位得宠的妃嫔虽未言语,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情愿。
毕竟深宫之中,各宫的用度关乎体面与舒适,骤然缩减开支,难免让人心有抵触。
皇后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说道。
“本宫知道,骤然减少用度,各位妹妹心中或许有委屈。但如今国难当头,流民们在城外忍饥挨饿,甚至危及性命,我们身为后妃,虽身处深宫,却也该心怀天下。缩减开支并非长久之计,只是眼下救灾迫在眉睫,唯有省下宫中用度,才能为流民多添一份生机。”
一位贵人忍不住轻声说道。
“皇后娘娘,并非臣妾不愿为国分忧,只是各宫的月例、用度皆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若是随意更改,怕是不合礼制。况且宫中用度本就有定例,骤然缩减,怕是会影响各宫的运转。”
皇后闻言,目光温和却坚定地看向她。
“妹妹所言,本宫自然知晓。月例乃是祖制,确实不可轻易更改,本宫也并未想过削减各位的月例。只是如今已是初春,天气渐暖,各宫的炭火用量本就减少,暖阁也无需再每日启用,这些不必要的开支,完全可以节省下来。此外,各宫的膳食、绸缎、赏赐等用度,也可适当精简,能省则省。”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
“流民们在城外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我们在宫中即便缩减些许用度,也不过是少些奢华,却能为流民换来一线生机。身为北陈的后妃,我们的体面与尊荣,本就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若国家动荡,百姓流离,我们又何来安稳日子?还望各位妹妹以大局为重,暂且委屈一二。”
皇后的话语情真意切,既点明了眼下的困境,又顾及了众人的体面。
嫔妃们虽心中仍有不舍,却也明白国难当头,容不得任性。
毕竟皇后以身作则,主动提出缩减开支,她们即便不情愿,也不敢公然反对,只能纷纷起身行礼。
“臣妾等遵皇后娘娘旨意,愿与宫中共渡难关。”
皇后见众人应允,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多谢各位妹妹体谅。此事就交由内务府协同各宫掌事嬷嬷办理,务必将节省下来的银钱、物资尽数交予户部,用于赈济流民。本宫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定能助陛下渡过此次难关。”
商议完毕,嫔妃们依次退下,殿内恢复了平静。
皇后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抽芽的柳枝,心中却依旧牵挂着城外的流民。
她知道,仅凭缩减宫中用度远远不够,还需让陛下知晓,后宫也愿与他一同承担这份重担。
此时,早朝已散,皇帝正独自留在养心殿中,对着案上的奏折沉思。
连日来的流民问题让他心力交瘁,开仓放粮虽解了燃眉之急,但后续的安置、生产恢复等问题仍如巨石压在心头。
殿外传来太监轻柔的通报声。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求见。”
皇帝抬眸,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说道。
“宣。”
皇后身着宫装,缓步走入殿中,行至御前躬身行礼。
“臣妾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免礼吧。”
皇帝抬手示意她起身,语气中带着几分疲惫。
“皇后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皇后起身,走到案前,目光落在皇帝略带倦色的脸上,轻声说道。
“臣妾听闻陛下为流民之事忧心不已,心中甚是牵挂,特来探望陛下。同时,也有一事想与陛下商议。”
皇帝闻言,微微挑眉。
“哦?皇后有何事要与朕商议?”
皇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缓缓说道。
“臣妾已得知陛下开仓放粮赈济流民之事,深知国库空虚,救灾不易。臣妾虽为后妃,身处深宫,但也愿为陛下、为天下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今日清晨,臣妾已召集各宫嫔妃,告知她们眼下的困境,商议缩减宫中用度,以支援救灾。”
皇帝闻言,眼中露出几分惊讶,随即化为深深的动容。
“皇后有心了。只是后宫用度本就有定例,骤然缩减,怕是会委屈了各位嫔妃。”
“陛下多虑了。”
皇后轻声说道。
“臣妾并未削减各宫月例,月例乃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臣妾不敢擅自更改。如今已是初春,天气渐暖,各宫的炭火用量本就减少,暖阁也无需再频繁启用,这些不必要的开支完全可以节省下来。此外,各宫的膳食、绸缎、赏赐等用度,也可适当精简,既能节省银钱,又不会影响基本用度。”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
“臣妾已与各宫嫔妃商议妥当,她们虽有不舍,但也知晓国难当头,愿与陛下、与天下百姓共渡难关。臣妾已命内务府将节省下来的银钱、物资尽数交予户部,用于赈济流民。虽然这些钱财物资对于救灾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但也是臣妾与后宫众人的一片心意。”
皇帝静静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看着眼前的皇后,她不仅端庄贤淑,更有一颗心怀天下的仁善之心。
在这深宫之中,她不仅能打理好后宫琐事,让他无后顾之忧,更能在关键时刻与他一同承担起国家的重任,这份情谊与担当,让他深感欣慰。
“皇后。”
皇帝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
“朕多谢你,也多谢后宫各位嫔妃。在这艰难时刻,有你们的支持,朕心中也多了几分底气。”
皇后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温柔。
“陛下言重了。臣妾身为北陈皇后,理应为陛下分忧,为天下百姓着想。后宫与前朝本就是一体,只有君臣同心、帝后同心,才能共渡难关。如今流民问题虽暂时得到缓解,但后续的安置、生产恢复等事宜仍需陛下费心。臣妾虽不能在前朝为陛下出谋划策,但定会打理好后宫,让陛下无后顾之忧,专心处理国事。”
皇帝看着皇后,心中的疲惫仿佛消散了不少。
他起身走到皇后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地说道。
“有皇后在,朕甚是安心。朕相信,只要我们君臣同心、朝野协力,定能渡过此次难关,让北陈重现生机。”
皇后抬头望着皇帝,眼中满是信任与坚定。
“臣妾相信陛下。臣妾会与后宫众人一同,为陛下、为北陈祈福,静待流民安置妥当,天下恢复太平的那一日。”
夕阳透过窗棂,洒在养心殿中,将帝后的身影拉长。
殿内寂静无声,却涌动着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在这艰难的时刻,帝后同心,后宫协力,为北陈的未来注入了一丝希望。
而城外的流民们,在朝廷的赈济下,也渐渐看到了活下去的曙光。
这场关乎北陈命运的考验,仍在继续,但所有人都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定能迎来雨过天晴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