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山崩,心猿脱困。孙悟空虽与玄奘立下口头之约,应了这护法之职,然其五百载积郁之狂性,岂是顷刻便能尽数收敛?甫一上路,这猴王本性便暴露无遗。
玄奘骑在马上,孙悟空扛着从山神庙“借”来的铁棒,在前面开路。行了不过十数里,遇着一条溪涧,玄奘欲要下马饮水,孙悟空却嫌麻烦,一把连人带马提起,一个筋斗便跃过溪涧,吓得玄奘面如土色,紧抱马颈,连呼“阿弥陀佛”。又行片刻,路旁窜出只野兔,孙悟空玩心大起,吹口气将其定住,揪着耳朵拎到玄奘面前,嬉皮笑脸问:“师父,你看这兔子肥不肥?不如烤来打打牙祭?”唬得玄奘连连摆手,念诵罪过。
这猴头看似顽劣,实则亦是在试探这新认师父的底线,观察其反应,掂量这“护法”之名究竟有多少约束。玄奘的迂腐、怯懦与慈悲,在他眼中既可笑又新奇,却也隐隐感到一丝不耐。
【万界时空聊天群】内,对孙悟空这“上岗初期”的表现议论纷纷。
【洪武】朱元璋:“这泼猴!刚放出来就没个正形!吓唬和尚,戏弄生灵,哪有点护法的样子!老大,咱们是不是得给他紧紧缰绳?”
【祖龙】嬴政:“…意料之中。脱困猛兽,必先试探牢笼之虚实。其顽劣行径,半是本性,半是试探。玄奘之应对,虽显迂腐,然其坚守戒律之本心,亦是某种‘定规’。此乃二者磨合之始,陛下不宜过早干预。”
【真武】张三丰:“无量天尊…猴性未驯,佛心初立。此般磨合,亦是修行。望玄奘能以慈悲智慧化其戾气,而非单纯以戒律相斥。”
【不摇碧莲】张楚岚:“猴哥这属于典型的新员工入职试探老板底线啊!摸鱼、挑战规则、看老板反应!老大,这时候管理策略很重要,管松了无法无天,管紧了可能撂挑子!”
【妖姬】绾绾:“嘻嘻,这猴子倒是会给自己找乐子~看来这取经路,不会寂寞了呢~陛下,您说这和尚,能降得住这泼猴吗?”
浩天(昊天上帝):“@全体成员,磨合初期,摩擦难免。天庭之角色,非为保姆,乃为底线守护者与机遇创造者。静观其变,待其自悟,方为上策。”
通明殿内,浩天稳坐,光屏上实时显示着师徒二人的一举一动及各项生理、神识数据。 他对孙悟天的顽劣行径并不意外,反而认为这是必经阶段。他关注的重点在于:
1. 孙悟空对“规则”的试探边界在哪里? 目前看来,尚限于恶作剧层面,未伤生灵,未违大原则。
2. 玄奘的应对方式是否有效? 目前以柔克刚,虽被动,却也未激化矛盾。
3. 二者之间是否在形成某种微妙的互动模式?
浩天下令:“巡天司,重点记录孙悟空每次‘越界’行为后的情绪变化及对玄奘态度的细微转变。异才司,分析其行为模式,预测其下一步可能的试探方向。” 他需要这些数据来优化后续的“引导”策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师徒二人在磨合,暗中的各方势力却已蠢蠢欲动。
灵山,大雷音寺。
观音菩萨向如来佛祖禀报:“世尊,那猴头已然脱困,伴金蝉子西行。然其顽劣成性,恐难约束,若任其妄为,恐损取经声名。那‘紧箍’之事,是否……”
如来佛祖慧眼观照,淡淡道:“机缘未至。金蝉子需历此劫,方能以柔克刚,显佛法无边之妙。且那猴头心中,似有他念牵绊,非单纯狂悖。暂且观之。” 佛门选择继续观望,欲待玄奘自己度过这“驯猴”第一难。
北俱芦洲,万毒沼泽。
九头虫得知孙悟空已脱困,并乖乖跟着和尚上路,先是一阵错愕,随即暴怒:“这没骨头的猢狲!竟真去给秃驴当狗了!好好好!既然你自甘堕落,就别怪本王心狠手辣!” 它眼中凶光毕露,“传令给‘寅将军’、‘熊山君’,让它们在前面‘鹰愁涧’好好准备一份‘大礼’,给咱们的齐天大圣……接风洗尘!记住,手段要狠,场面要大,最好能逼得那猢狲现出原形,让和尚看看他的好徒弟是个什么货色!”
与此同时,天庭“西行事务协调总司”内,一份关于下一站“鹰愁涧”的预警报告已呈送上来。
报告指出,根据巡天司监控及妖族动向分析,鹰愁涧区域近期妖气异常聚集,且有强大水族气息若隐若现,疑似有重大阴谋正在酝酿。更关键的是,此地乃西行必经之路,涧水湍急,深不见底,玄奘凡胎,如何得过?
值日功曹(已返回天庭述职)向太白金星建议:“金星大人,鹰愁涧之劫,恐非寻常。那涧中似有龙族气息,或与西海三太子之事有关。是否需提前布置,以防不测?”
太白金星捻须沉吟,目光看向通明殿方向。浩天的指令很快传来:“鹰愁涧之事,朕已知晓。此乃‘机缘’,亦是‘考验’。令‘异才司’启动‘白龙’预案前置调查,核实涧中情况。‘应急反应仙官团’前出至鹰愁涧外围潜伏,非到万不得已,不得现身。另,可让沿路土地,适时向那猴头透露些许‘鹰愁涧险恶,需寻舟楫’之言,点到即止。”
浩天的策略很明确:借妖族发难之机,一方面考验孙悟空护法之责的实际表现,另一方面,也为后续收服小白龙、进一步将龙族势力纳入天庭影响范围创造契机。他要的不是在温室中培养出的顺从,而是在风雨中磨砺出的、可控的利器。
此刻,取经路上。
夕阳西下,玄奘与孙悟空行至一处山岗。孙悟空又不知从何处摘来几个野果,丢给玄奘,自己则蹲在石上,望着晚霞,忽然问道:“师父,你说那西天路上,尽是些吃人的妖怪?”
玄奘接过果子,道了声谢,闻言面露忧色:“菩萨所言,当是不虚。唯有心存善念,精进不息,或可得佛祖庇佑,化险为夷。”
孙悟空嗤笑一声:“佛祖庇佑?若真那般灵验,何须俺老孙保护?依俺看,还是得靠这个!”他晃了晃手中的铁棒,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光芒,“若有那不开眼的妖魔撞上来,正好让俺老孙活动活动筋骨!”
玄奘见其杀气外露,心中不安,却又不知如何劝解,只得默诵经文。
便在此时,前方山路转弯处,一阵阴风卷着腥气吹来,隐约传来水流轰鸣之声。路旁一块风化严重的石碑上,依稀可辨“鹰愁涧”三个古字。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眯,抽了抽鼻子,咧嘴笑道:“嘿!有妖气!师父,看来咱们这清净路,走到头了!”
玄奘闻言,脸色一白,握紧了手中锡杖。
而远在九天之上的浩天,看着光屏上代表师徒二人的光点即将与代表鹰愁涧妖氛的红色区域重合,嘴角泛起一丝冷意。
“戏肉,来了。”
鹰愁涧暗流涌动,新劫将至。这不仅是取经路上的又一难,更是对刚刚组成的师徒关系的首次严峻考验,亦是各方势力博弈的新战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