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嬴荡已满六岁。
这日清晨,芈姝亲自为儿子整理衣冠。嬴荡身着玄色深衣,头戴玉冠,虽年纪尚小,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度。
“今日太傅考校功课,荡儿准备好了吗?”芈姝替他抚平衣领,柔声问道。
嬴荡昂首挺胸:“母后放心,儿臣已将《尚书》倒背如流。”
望着儿子自信的模样,芈姝心中既欣慰又忧虑。
这些年,她没有如前世般溺爱他,今生她吸取前世经历的教训,倾尽心血培养嬴荡,不仅请来名儒教导经史,更让武将传授兵法。嬴荡天资聪颖,进步神速,可骨子里那份争强好胜的性子,却与前世的影子越来越像。
“记住母后的话,”芈姝蹲下身,与儿子平视,“为君者当以德服人,而非以力压人。”
“儿臣明白。”嬴荡乖巧点头,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殿外——那里传来侍卫操练的呼喝声。
送走儿子,芈姝召来珊瑚:“孟昭氏那边近日可还安分?”
自虢美人死后,孟昭氏沉寂了一段时间,但近来又开始活跃。
“回王后,孟昭氏上月将侄女接进宫中小住,那姑娘年方二八,颇有些姿色...”
芈姝冷笑:“她这是想效仿魏夫人,送个美人固宠?”
“不仅如此,”珊瑚压低声音,“奴婢还查到,孟昭氏与公子疾来往甚密。”
公子疾是赢驷的庶长子,今年已十八岁,在军中颇有威望。若孟昭氏当真与公子华联手,确实是个威胁。
“继续盯着。”芈姝吩咐,“特别是公子华的动向。”
午时刚过,嬴荡兴冲冲地跑回椒房殿。
“母后!太傅夸儿臣了!”他扑进芈姝怀中,“太傅说儿臣的策论写得极好,要呈给父王看呢!”
芈姝笑着替儿子擦去额角的汗珠:“太傅夸你什么了?”
“太傅说儿臣的《论治民之道》见解独到,特别是'轻徭薄赋'那段,说很有先王之风!”
芈姝心中欣慰。这些年她刻意引导嬴荡关注民生,看来颇有成效。
然而嬴荡接下来的话却让她心头一紧:“父王说要赏儿臣,问儿臣想要什么。儿臣说想要一柄真正的青铜剑!”
“你父王答应了?”
“父王大笑,说这才像他的儿子!”嬴荡兴奋地比划着,“还说等儿臣再大些,就带儿臣去军营看将士们操练!”
芈姝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柔声道:“习武强身是好事,但别忘了母后教你的道理。”
“儿臣记得,”嬴荡朗声背诵,“武能安邦,文能治国,二者不可偏废。”
看着儿子稚嫩却坚毅的面容,芈姝暗下决心。有些事,不能再等了。
三日后,芈姝亲自下厨做了几样楚地点心,前往承明殿求见赢驷。
“王后难得下厨,”赢驷尝了一口糕点,满意地点头,“可是有事要与寡人说?”
芈姝盈盈一拜:“大王明鉴。妾身今日来,是想请大王正式立荡儿为太子。”
赢驷放下筷子,目光锐利:“王前不是说,立储之事不宜过早?”
“今时不同往日。”芈姝从容应答,“荡儿如今已显明君之相,朝野有目共睹。早日立储,既可安定人心,也可让荡儿名正言顺地学习治国之道。”
赢驷沉吟片刻:“王后可知,朝中仍有不少大臣支持立嫡?”
“妾身知道。”芈姝抬头直视赢驷,“但嫡长子继位乃祖宗定制。况且,大王难道不觉得,公子华与孟昭氏走得太近了吗?”
赢驷眼神一凝:“王后这是何意?”
“妾身只是担心,”芈姝轻声道,“有些人觊觎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承明殿内一时寂静。赢驷凝视着芈姝,良久才道:“王后变了许多。”
“为人母者,不得不为子女计深远。”
赢驷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三日后大朝,寡人会宣布立太子之事。”
芈姝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谢大王。”
就在芈姝以为一切顺利时,意外发生了。
立太子诏书颁布前夜,嬴荡在宫中突发高烧,昏迷不醒。
“怎么回事?”芈姝守在儿子床前,声音颤抖。
太医令面色凝重:“公子像是中了毒...”
“中毒?”芈姝猛地起身,“中的什么毒?可有解药?”
“是一种罕见的蛇毒,好在剂量不大,臣已经施针解毒,但公子年纪尚小,还需观察...”
芈姝强压下心中的恐慌,厉声道:“查!给本宫彻查!”
珊瑚很快带回消息:“公子今日的糕点中被人下了毒。经手的宫女已经...投井自尽了。”
“可查出幕后主使?”
“那宫女生前与孟昭氏宫中的太监有过接触...”
芈姝眼中寒光乍现。好一个孟昭氏,竟敢对她的儿子下手!
“备轿,去孟昭氏宫中。”
孟昭氏见芈姝深夜来访,丝毫不意外。
“王后大驾光临,不知有何指教?”
芈姝屏退左右,直截了当:“今日之事,是你所为?”
孟昭氏轻笑:“王后在说什么,妾身听不明白。”
“听不明白?”芈姝冷笑,“你以为除掉荡儿,魏氏的公子华就能当上太子?”
孟昭氏脸色微变:“王后慎言!”
“本宫今日把话放在这里,”芈姝上前一步,目光如刀,“若我荡儿有个三长两短,我要你孟氏全族陪葬!”
孟昭氏被她的气势所慑,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王后...王后这是威胁妾身?”
“是警告。”芈姝冷冷道,“记住,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回到椒房殿时,嬴荡已经苏醒。他虚弱地睁开眼睛:“母后...”
芈姝紧紧抱住儿子,泪水终于落下:“荡儿,你吓死母后了。”
“母后不哭,”嬴荡伸出小手为她擦泪,“儿臣没事了。”
望着儿子苍白的小脸,芈姝下定决心。明日立太子大典,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翌日,章台宫内旌旗招展,文武百官齐聚。
赢驷端坐王位,朗声宣布:“嫡子嬴荡,天资聪颖,德才兼备,今立为太子,以固国本!”
在百官的注视下,嬴荡从容走上高台,接过太子玺绶。他举止得体,言谈从容,完全不像个六岁的孩子。
芈姝站在赢驷身侧,看着儿子受封,心中百感交集。这一世,她的荡儿终于名正言顺地成为秦国太子。
大典结束后,赢驷特意留下芈姝。
“王后可知,今早孟昭氏向寡人请旨,要求出宫修行?”
芈姝挑眉:“哦?为何突然要做此决定?”
“她说夜梦不祥,要出宫为秦国祈福。”赢驷意味深长地看着芈姝,“王后可知其中缘由?”
芈姝坦然回视:“妾身不知。不过孟昭氏既诚心礼佛,大王不如成全了她。”
赢驷沉默片刻,忽然道:“王后做得很好。”
芈姝心中一凛,知道赢驷早已看透一切。但他既然没有点破,便是默许了她的做法。
“谢大王。”她躬身行礼。
走出章台宫时,芈姝遇见了公子华。这位大王的长子如今已是个英武的青年,眉宇间与赢驷有七分相似。
“恭喜王后。”公子疾行礼道,态度恭谨,眼中却暗藏锋芒。
“华儿不必多礼。”芈姝温声道,“你父王常夸你骁勇,将来还要你多多辅佐荡儿。”
公子华低头:“臣定当竭尽全力。”
望着其离去的背影,芈姝知道,这场权力的游戏还远未结束。公子华年长势大,在军中根基深厚,将来必是嬴荡的一大威胁。
但至少现在,她的荡儿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太子。
回到椒房殿,嬴荡正在把玩太子印玺。见芈姝回来,他兴奋地跑过来:“母后,儿臣现在是太子了!”
芈姝抚摸着儿子的头:“荡儿,记住今日。从今往后,你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秦国的未来。”
“儿臣定不负父王、母后期望!”嬴荡郑重承诺。
窗外阳光正好,映得嬴荡胸前的太子印玺熠熠生辉。芈姝看着儿子稚嫩却坚毅的面容,心中既有欣慰,也有隐忧。
太子的位置从来都不好坐。前世的嬴荡就是在这个位置上,一步步走向毁灭。
这一世,她定要护他周全。
这一次,她要让儿子明白,真正的强大,从来都不是靠蛮力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