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组来的那天,雨意外地停了片刻,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仿佛在积蓄下一场更猛烈的倾泻。空气里弥漫着土腥和水汽混合的味道,闷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九点整,两辆黑色的公务车准时停在了“墨香”书店门口。除了李站长,还有三位陌生面孔:一位是市文化局分管民间合作的副科长,姓王,戴着金丝眼镜,面色严肃;另一位是负责活动规范审查的科员,年轻些,手里拿着笔记本和文件夹;最后一位年纪稍长,介绍说是“特聘专家”,负责评估活动内容的专业性和社会价值,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书店的每一个角落。
“苏女士,你好,打扰了。”王科长公式化地伸出手,语气平淡,不带什么温度。
“王科长您好,各位领导好,欢迎莅临指导。”苏晚意早已做好准备,她穿着素雅的棉麻长裙,头发利落地挽起,脸上带着得体而不卑不亢的微笑,将几人迎进店内。
书店里窗明几净,书香宁静。考察组的目光首先落在书店本身的环境和藏书上。那位“专家”饶有兴致地浏览着书架,偶尔抽出一两本古籍翻看,微微颔首,但并未多言。
简单的寒暄后,考察进入了正题。在王科长的示意下,那位年轻科员开始逐一提问,问题细致甚至有些苛刻:
“苏女士,请出示一下你的个人资质证明,比如相关的学历、从业经历,以及与古籍保护、文化传播相关的培训或认证。”
“活动的安全预案是否完备?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
“活动中使用的古籍,来源是否清晰?是否有完善的出入库记录和保管条件?让未成年人直接接触珍贵古籍,是否符合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
“活动的经费来源和支出明细,是否可以提供?”
“网络上的宣传内容,是否存在夸大或不实之处?社会反响的数据是如何收集和评估的?”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精心打磨过的小刀,试图找到制度或程序上的微小缝隙。李站长在一旁有些紧张,不时插话帮着解释几句,额角微微见汗。
苏晚意却异常镇定。她将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一一拿出,条理清晰地进行说明。她的学历或许不算顶尖,但她详细列举了跟随外公学习古籍修复的经历、参与过的相关讲座和研讨会,以及多年来对本地文化的潜心研究。安全预案、活动流程、古籍来源记录(即使是民间流转的普通古籍,她也做了详细的登记)、经费明细(主要是文化站的少量补贴和她自掏腰包的部分),所有文件都整理得井井有条。
面对关于未成年人接触古籍的质疑,她并没有直接反驳规定,而是温和而坚定地解释:“我们选取的都是品相较好但并非孤本善本的普通古籍残页,并且是在严格指导和保护下,让孩子们通过触摸感受纸张的韧性,理解书籍的流传不易,目的是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敬畏之心,这与死板的保护并不矛盾,而是一种活的传承。活动现场有照片和视频记录,孩子们的态度是专注而珍惜的。”
她的回答不疾不徐,有理有据,既尊重规则,又彰显了活动的独特价值和她的专业思考。那位提问的科员记录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偶尔抬头看她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
王科长始终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偶尔敲击着桌面。那位“专家”则更多时间在翻阅她准备的活动资料和小册子初稿,看得颇为仔细。
现场查看环节,苏晚意带着他们去了小学的旧礼堂。虽然活动已过去一段时间,但她还是尽可能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布置,并请当时协助的一位老师过来,补充说明了活动的良好效果和师生们的积极反馈。
整个考察过程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结束时,王科长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说:“材料我们都带回去研究一下,评估结果会后续反馈给文化站。”
将他们送上车,看着车子消失在湿漉漉的街角,苏晚意一直挺直的背脊才微微松懈下来。李站长长长舒了口气,擦着汗说:“晚意,你可真沉得住气!应对得太好了!我看那位专家,对你写的小册子初稿好像还挺感兴趣的。”
苏晚意勉强笑了笑,感觉身心俱疲。这不仅仅是一次工作考察,更像是一场无声的较量。对方有备而来,处处设卡,而她只能凭借充分的准备和内心的笃定,寸土不让地坚守。
回到书店,关上门,世界重新变得安静。窗外的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苏晚意给自己倒了杯热水,坐在窗边,看着雨丝划过玻璃。
她知道,这仅仅是第一关。考察组的报告会怎么写?所谓的“社会影响评估”又会得出什么结论?这一切,或许并不完全取决于活动本身做得如何。
她拿出手机,点开和顾屿的聊天界面,输入框里的字打了又删,删了又打。最终,她还是只发了一句:“考察组刚走,一切顺利。勿念。”
她不能示弱,不能让他担心。这场仗,她必须自己先打好前半场。
北城,顾氏集团总部大楼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顾屿刚刚结束一场唇枪舌剑的董事会,关于“晨曦计划”独立运营权的争议暂时被压了下去,但他知道,母亲那边绝不会轻易罢休。
手机屏幕亮起,看到苏晚意发来的信息,他紧绷的唇角微微松动。他几乎能想象出她独自面对那些官僚质询时,那双清澈眼睛里会流露出怎样的倔强和坚定。
他回复得很快,只有两个字:“收到。”
放下手机,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繁华而冰冷的城市。云城的雨,似乎也下到了他的心里。他知道,苏晚意正在经历什么,而他这边,也必须加快速度了。
雷声在云层深处滚动,一场更大的风雨,正在酝酿。而他们两人,一个在南方古镇坚守着精神的灯塔,一个在北方都市争夺着未来的航向,隔着千山万水,却以一种奇异的默契,共同面对着来自同一源头的压力。
无声的较量,已在两个战场同时展开。胜负未分,但决心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