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沙龙进行了两天。对苏晚意而言,这短短四十八小时像被浓缩了数倍的光阴,充满了高强度的大脑激荡、新奇的观点碰撞和意想不到的友谊。她从一个略显局促的聆听者,渐渐尝试在小组讨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在她那个关于“旧书与时光痕迹”的简短分享结束后,还收获了真诚的掌声和几位同好的深入探讨。
她站在那个小小的发言席上,看着台下那些专注而友善的目光,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珍视并默默守护的东西,原来真的拥有打动人的力量。那份源自“墨香”的沉静与热爱,在这个光鲜时髦的大都市里,找到了独特的回响。
当活动落幕,彼此交换联系方式、约定日后线上交流后,苏晚意拖着略微疲惫却精神亢奋的身体回到酒店房间,一种巨大的充实感和淡淡的怅惘同时涌上心头。
窗外是上海璀璨的不夜城,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但她却开始无比想念云城古镇的流水声,想念书店里熟悉的书香,想念……那个人。
最后一天,她没有安排其他行程,而是独自去逛了顾屿提过的那几家有名的老书店和一个小型博物馆。走在摩登与传统交织的街道上,她依然会为城市的繁华和活力感到惊叹,但心底那份关于“根”的认知却愈发清晰坚定。她拍下许多照片,仔细记录下那些值得借鉴的陈列方式、有趣的文创产品,心中那个关于“墨香”未来的蓝图,又增添了更多具体的细节。
归程的高铁票订在傍晚。
下午,她谢绝了最后一场集体活动,一个人在酒店房间整理行李和笔记。将那些珍贵的资料、新收到的书籍、还有给顾屿带的上海老字号点心仔细收好。看着那个来时还略显空荡的行李箱被填满,她的心也被一种归心似箭的情绪填得满满的。
提前到达虹桥火车站,候车大厅里依旧人流如织。她坐在椅子上,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列车信息,第一次对“回家”两个字有了如此具体而迫切的渴望。
她给顾屿发消息:“我上车了。”
几乎秒回:“好。路上小心。等你。”
简单的六个字,却像最有效的镇静剂,抚平了所有离愁和旅途的劳顿。
列车呼啸着驶离繁华的都市,窗外的景色从林立的高楼逐渐变为开阔的田野,夕阳将天际染成温暖的橘粉色。苏晚意靠着车窗,看着飞速后退的风景,心中一片安宁。这次的远行,像一场短暂的冒险,开拓了她的视野,却也更清晰地让她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属。
天色彻底暗下来时,列车广播提示即将抵达云城。苏晚意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她拎着行李站在车门附近,看着窗外逐渐熟悉的、灯火稀疏的郊野景象,一种近乎雀跃的期待感充满胸腔。
列车缓缓停稳。车门打开,湿润微凉的、带着水乡特有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
她随着人流走下火车,踏上站台,目光急切地在接站的人群中搜寻。
几乎一眼,就看到了他。
顾屿就站在不远处一根柱子旁,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翘首以盼,只是安静地站着,身姿挺拔,目光沉静地扫视着出站的人流。当他看到她时,眼神瞬间亮起,唇角自然地上扬,清晰地映照着站厅明亮的灯光。
他快步朝她走来,很自然地接过了她手中的行李箱拉杆,另一只手则握住了她微凉的手。
“累不累?”他低头看她,声音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
“不累。”苏晚意摇头,仰头看着他,眼睛弯成了月牙,“就是……好像有点饿了。”她用了他们之间最熟悉的暗号。
顾屿低笑出声,握紧她的手:“回家做饭。”
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夸张的拥抱,一切自然而熟稔,仿佛她只是出门逛了个街,而不是进行了一场跨越千里的远行。
他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牵着她,穿过略显冷清的站厅,走向停车场。他的车就停在不远处。
坐进车里,熟悉的、属于他的清冽气息包裹而来。苏晚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真正的疲惫感这才后知后觉地涌上。
顾屿侧过身,仔细帮她系好安全带,指尖不经意掠过她的下巴。他看着她眼下淡淡的青黑,眉头微蹙:“还说没累?黑眼圈都出来了。”
“还好。”苏晚意靠在椅背上,懒懒地笑着,“就是脑子有点兴奋过头,停不下来。”
车子平稳地驶出停车场,汇入夜色中的车流。窗外是熟悉的云城夜景,节奏瞬间慢了下来。
“活动怎么样?”顾屿一边开车,一边问道,语气随意却带着真正的兴趣。
“很好,收获特别大。”苏晚意顿时来了精神,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这两天的见闻,遇到的有趣的人,听到的启发性的观点,还有她自己去逛书店和博物馆的发现。她讲得眼睛发亮,手舞足蹈,甚至差点忘了系着安全带。
顾屿专注地听着,偶尔在等红灯时侧头看她一眼,眼神里满是温柔和赞赏。他没有打断她,只是在她因为兴奋而词不达意时,恰到好处地递上一句提问或评论,引导她说得更深入。
车厢里充满了她轻快的声音和彼此融洽的气息。
车子开到古镇入口,无法再进。顾屿停好车,提着行李箱,两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夜深的古镇格外安静,只有红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在水面投下破碎的光影。
脚步声在寂静的巷子里回响,清晰而安宁。
远远地,就看到“墨香”书店的窗口透出温暖的光晕,像一颗等待的、温暖的心脏。
走到店门口,顾屿拿出钥匙开门。风铃发出熟悉的叮咚声。
推门进去,书店里灯火通明,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比苏晚意离开时更加整洁有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柠檬清洁剂的味道,混合着旧书固有的沉香。
“你打扫过了?”苏晚意有些惊讶。
“闲着也是闲着。”顾屿语气平淡,将行李箱放在墙角,“饿了吧?我去热饭。”
他说着便走向后院厨房。苏晚意跟过去,看到灶台上温着几个她爱吃的菜,显然是他提前准备好的。
简单的饭菜很快摆上小桌。两人相对而坐,吃着暌违几日的家常味道。苏晚意继续分享着上海的见闻,甚至拿出手机给他看拍的照片。
顾屿认真地听着,看着,不时给出回应。
“……所以我就想,或许我们也可以尝试做一些简单的文创,比如书签、笔记本,就用修复古籍时多出来的那些老纸边角料,或者拓印一些书里的版画图案……”苏晚意越说越兴奋,脸颊都泛着红光。
“想法很好。”顾屿点头表示赞同,“成本低,有特色,也契合书店的气质。可以试试。”
得到他的肯定,苏晚意更是信心倍增。
吃完饭,顾屿依旧主动包揽了洗碗的工作。苏晚意站在厨房门口,看着他挽起袖子站在水池前的背影,灯光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暖光,心里那片空落了几日的地方,被一种巨大而踏实的幸福感彻底填满。
远方虽好,但唯有此处,是让她心安的锚点。
洗漱完毕,回到卧室。苏晚意从行李箱里拿出带给他的点心,还有一本在上海博物馆买的特别展览图册。
“给你的。”
顾屿接过,看着那本精心挑选的图册,眼神柔软:“谢谢,我很喜欢。”
夜已深,万籁俱寂。
两人并肩躺在床上,苏晚意依旧有些兴奋,絮絮叨叨地说着细节。顾屿侧身看着她,耐心地听着,偶尔低声回应。
渐渐地,她的声音小了下去,眼皮开始打架。连续几日的紧张和奔波,在彻底放松后,化作了沉重的睡意。
顾屿伸出手,轻轻将她揽进怀里,拉好被子。
“睡吧。”他在她额头印下一个晚安吻,声音低沉温柔,“明天再说。”
苏晚意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鼻尖萦绕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含糊地应了一声,几乎是瞬间便沉入了黑甜的梦乡。
顾屿听着她逐渐均匀绵长的呼吸,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弱月光,看着她恬静的睡颜,心中一片宁静圆满。
他轻轻收拢手臂。
欢迎回家。
他的归人,也是他的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