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站在戎洲铁山矿区最高处,最后确认了一遍时空坐标的稳定性。赤红色的矿土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远处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基础设施建设。他深吸一口气,启动了穿越。
现代时空,有关部门大楼内。
\"谭局,大洋洲的开发已经全面启动了。\"王卓坐在谭局长对面,详细汇报着这段时间的进展。当他说到朱高炽引用邹衍的大九州学说,朱元璋将这片新大陆命名为\"戎洲\",并准备在此推行新的分封制度时,谭局长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连手中的茶杯都忘了放下。
\"大九州...戎洲...\"谭局长喃喃自语,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好啊!真是太好了!没想到在这个时空,我们竟然有机会见证华夏文明开启真正的九州时代!\"
他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紧紧握住王卓的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小王啊,你说...在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九州一统的那一天?\"
不等王卓回答,他又深深叹了口气,眼神变得悠远:\"如果我等不到那一天...将来九州归一的时候,你一定要到我的墓前,亲口告诉我这个好消息。让我在九泉之下,也能为这个伟大的时刻欢呼...\"
王卓嘴角微微抽搐,心里暗想:这老登分明是在占我便宜,把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用得这么顺溜。但看着谭局长花白的鬓角和真挚的眼神,他还是把吐槽咽了回去,郑重地点头:\"您放心,我一定会的。\"
\"好!\"谭局长用力拍了拍王卓的肩膀,\"基建和采矿设备都已经在3号仓库准备好了,你随时可以运过去。不过...\"
他若有所思地踱到窗前:\"戎洲开发是个系统工程,我觉得你最好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毕竟你是两个时空的桥梁,有什么突发情况也好及时应对。\"
于是王卓带着大批设备返回戎洲。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整个开拓基地忙得热火朝天,唯独他这个\"桥梁\"无所事事。
孙浩整天带着工程队在矿区勘测,说话时手里还不停比划着开采方案;朱济熺带着一帮勋贵子弟在规划新城建设,图纸铺了满桌;徐增寿在训练护卫队,操练声震天响;就连马三保也整天带着水手在勘测海岸线,准备建设港口。
王卓在基地里转了两天,发现自己完全插不上手。每次他想帮忙,对方总是客气地说:\"这种粗活哪敢劳烦您。\"实际上却是嫌他这个外行碍事。
第三天早上,王卓终于忍无可忍,找到正在指挥安装采矿设备的孙浩:\"我回现代一趟,有些事情要处理。\"
孙浩头也不抬地挥挥手:\"好的王卓同志,您忙您的,这里有我们就够了。\"
王卓:\"......\"
返回现代后,王卓直接带着初步拟定的铁路修建计划找到了谭局长。
\"我就知道你会来找我。\"谭局长笑着接过厚厚一叠计划书,\"让我猜猜,是在戎洲闲着没事干了吧?\"
王卓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谭局长哈哈大笑:\"正常正常,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你这个跨界人才,还是适合做战略规划。\"
他翻开计划书,仔细看了片刻:\"这个铁路规划,其实可以借鉴现代的'八纵八横'铁路网架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改扩展。毕竟大明未来的版图会比现代大得多,但人口相对稀少,前期不需要做得太精细。\"
说到这里,谭局长忽然叹了口气,语气变得有些复杂:\"只是不知道...我们的钢铁还能卖多久。等大明建立起自己的钢铁工业体系后...\"
\"谭局,\"王卓忍不住打断,\"您这个想法是不是有点矛盾?我们总不能一边卖给人家炼钢高炉,一边指望人家永远买我们的成品钢材吧?这不成了...\"
\"成了当年约翰牛对阿三的那一套?\"谭局长接过话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用力拍了拍王卓的肩膀,笑得前仰后合:\"好小子,现在学会抢答了!不过你把我们想成什么人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城市的天际线,语气变得深沉:\"我们不是殖民者,小王。我们之所以选择帮助大明,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血脉。共赢共兴,才是我们真正的愿望。\"
谭局长转过身,目光炯炯有神:\"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强盛的大明,一个能够与我们并肩前行的大明。等到有一天,两个时空的华夏文明能够平等对话,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王卓注视着谭局长,突然觉得这位平时总爱开玩笑的老领导,此刻显得格外高大。他终于明白,\"有关部门\"不仅仅是一个机构的名称,更代表着一份跨越时空的责任与担当。
\"我明白了。\"王卓郑重地点头,\"那我们现在就开始修改这份铁路规划?\"
\"来吧!\"谭局长挽起袖子,\"让我这个老铁路兵也发挥点余热。不过在这之前...\"他狡黠地眨眨眼,\"你得先请我吃顿好的。毕竟,将来可是要你给我'家祭无忘告乃翁'的。\"
王卓哭笑不得:\"您这梗是过不去了是吧?\"
两人相视大笑,办公室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而在他们身后,那份铁路规划图纸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已经预示着一个四通八达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