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透过谨身殿的雕花木窗,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王卓和朱高炽恭敬地站在殿中,前方巨大的液晶显示屏上正在播放打井设备的操作视频。这台来自现代的设备与殿内古朴的陈设形成了奇特的对比,仿佛是两个时空在此交汇。
\"陛下,\"王卓上前一步,指着画面上正在工作的旋转钻机,\"这些设备采用先进的液压系统,打一口百米深井只需一两日,出水量足以供应一个村庄的人畜饮水和百亩农田的灌溉。\"
朱元璋身体微微前倾,专注地看着视频中汩汩涌出的清泉。这位习惯了一切都靠人力的帝王,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机械的力量。他沉吟道:\"若真如视频所示,北方旱情可解。这些铁家伙,确实比人工挖井快得多。\"
\"不过如果想要彻底解决农业用水问题还需要兴建水利设施,这样才能实现旱涝保收,让老百姓摆脱靠千年以来天吃饭的传统,而且…\"王卓话锋一转,调出设备的参数图,\"这些钻机和水泵都需要柴油驱动。臣估算过,一口井从开钻到完成,约需消耗柴油五百斤。前期油料可以从东大采购,但长期来看,还是要靠我们自给自足。\"
朱元璋立即敏锐地抓住了关键:\"安庆油田何时可以出油?朕记得上次你说已经在钻井了。\"
\"回陛下,安庆油田进展顺利,下个月就能出油。\"王卓如实汇报,\"但炼油厂的建设需要时间,加上培训合格的炼油工人,最快也要到今年秋天。而且......\"
他顿了顿,调出大明疆域图:\"油料在大明境内的运输也是个难题。现有的驿道多为土路,雨天泥泞难行,难以承载大量油罐车通行。臣以为,是时候把铁路建设提上日程了。\"
朱元璋凝视着地图,手指在应天府到安庆油田之间划了一条线:\"铁路之事,你做个详细的修建计划报上来。先从安庆油田修到应天府,确保油料运输。待这段铁路建成,再往北延伸到北平。所需钱粮,让户部与工部共同核算。\"
\"臣遵旨。\"王卓躬身应下,心中暗喜。铁路建设一直是他的夙愿,如今终于得到了朱元璋的首肯。
这时,朱高炽适时插话,将话题引向另一个方向:\"皇爷爷,还有个好消息。远洋开拓船队已经抵达大洋洲,今早刚收到电报,所有人员平安无恙,包括济熺堂兄。他们正在修建简易机场,预计这两日就能完工。\"
王卓接过话头,调出船队发回的实地照片:\"待机场建成,臣就立即乘坐运-20飞往大洋洲建立临时坐标。根据先遣队的初步勘探,那里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可以立即开始开采。\"
朱元璋的目光在照片上停留良久,突然问道:\"这个大洋洲,究竟有多大?矿产资源具体如何?你上次说得不够详细。\"
\"陛下请看,\"王卓在显示屏上调出世界地图,\"按照现代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划分,大洋洲是最小的一个洲,但面积也将近九百万平方公里,比大明现在的实控区域还要大。\"
他放大地图上的矿产资源分布图,用红色标记出矿脉:\"这里不仅盛产品位超过六成的优质铁矿石和低硫高热值的优质煤炭,还蕴藏着丰富的铝土矿和锂矿。铝土可用于制造飞机,锂矿则是制造电池的关键材料,这些都是发展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资源。\"
朱元璋的目光随着王卓的讲解越来越亮。王卓继续道:\"更重要的是,那里的草原广袤无垠,土地肥沃宜耕,在后世被称为'我中华的应许之地'。若开发得当,足以养活亿万人口。\"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显示屏发出的微弱电流声。朱元璋缓缓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伸手抚摸着那片广袤的陆地,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大洋洲这个名字,不够气派。既然是咱大明发现的,就该取个响亮的名字。\"
朱高炽立即上前一步,显然早有准备:\"皇爷爷圣明。孙儿近日研读古籍,发现战国阴阳家邹衍提出的大九州学说颇有见地。按照他的学说,赤县神州内部分为九州,外部还有八个等同的大洲,如今发现这个新大陆,正应了邹衍的学说,不如就叫'戎洲',既延续华夏传统,又暗合开拓之意。\"
王卓点头赞同:\"太孙殿下此名取得甚好。戎者,兵也,既暗示此地需要武力开拓,又暗含开发之意,确实比大洋洲这个名字更有气魄。\"
\"好!\"朱元璋拍板定论,声若洪钟,\"就叫戎洲!既然此地如此广袤,先让晋藩在戎洲开拓。待站稳脚跟,再多安排几个皇子前去就藩。朱家儿郎正需要出去闯荡。\"
殿内众人皆屏息凝神。王卓和朱高炽交换了一个眼神,都明白这意味着大明即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海外分封时代。广袤的戎洲,将成为大明皇子们新的疆场,也将缓解中原之地藩王过多的压力。
\"王卓,\"朱元璋的声音将王卓从思绪中拉回,\"你去戎洲建立坐标后,首要任务是确保矿产开采。有了足够的铁矿,大明的工业化才能持续推进。至于当地土着...\"
朱元璋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若能归化最好,若不能,也不必手软。\"
\"臣明白。\"王卓郑重应道。他注意到,在整个奏对过程中,朱元璋和他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提及前几日关于盐政改革的分歧。仿佛那场激烈的争执从未发生过,又仿佛两人都已明白,在开拓戎洲这样的大事面前,那些分歧可以暂时搁置。
走出谨身殿时,春日正好。王卓望着宫城外鳞次栉比的屋舍,心中感慨万千。铁路、油田、戎洲......一个个宏大的计划正在这个春天悄然展开。大明的未来,正在以超出所有人预料的速度,向着未知的远方延伸。
朱高炽在他身旁轻声说道:\"姑父可曾注意到,方才皇爷爷对戎洲的兴趣,远胜过对盐政的关注?\"
王卓微微颔首:\"开拓疆土历来是帝王最大的功业。比起改善民生的盐政,开疆拓土显然更让陛下动心。\"
\"不过这样也好,\"朱高炽目光深远,\"戎洲这片新天地,或许能让我们实现许多在中原难以推行的想法。在那里,没有根深蒂固的士绅阶层,没有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就像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王卓转头看着这位年轻的太孙,在他眼中看到了与自己相似的憧憬。或许,在这片广袤的新大陆上,在远离中原传统势力桎梏的地方,真能开辟出一方不一样的天地。而这一切,都需要他们小心翼翼地推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春风拂过宫墙,带来阵阵花香。王卓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个时代特有的气息——既有厚重的传统,也有新生的希望。他抬头望向南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等待着开发的广袤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