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六年,农历三月初八,黄道吉日,宜嫁娶。
金陵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典。全城张灯结彩,从紫禁城到新兴的工业区,处处红绸招展,洋溢着喜庆。今日,是\"忠义侯\"、工业发展部侍郎王卓,与安庆公主的大婚之日。
更不寻常的是,朱元璋特旨,所有在外就藩的亲王,皆需返回京师参加婚礼。一时间,金陵城内冠盖云集,太子朱棣、秦王、晋王、周王、楚王、齐王等诸位藩王齐聚,加上在京的勋贵文武,场面之隆重,仅次于皇帝寿辰与新年大朝会。
婚礼的礼仪极为繁琐庄重,严格遵循《大明集礼》中亲王婚礼的规制,甚至在某些细节上犹有过之,以示恩宠。从清晨的“纳采”、“问名”,到午后的“纳征”、“告期”,王卓身着特制的超品侯爵婚服,在礼部官员的引导下,一步步完成各项仪式。他虽觉疲惫,但想到看似柔弱的安庆公主,想到她为自己敲响登闻鼓的决绝,心中便充满了暖意与责任。
黄昏时分,最重要的“亲迎”礼在奉天殿前广场举行。旌旗仪仗陈列,文武百官、宗室藩王、勋贵命妇按品秩肃立。朱元璋端坐殿前高阶,接受新人的叩拜。当王卓与安庆公主行“三跪九叩”大礼时,整个广场鸦雀无声,唯有礼官的唱喏声在宫墙间回荡。
“礼成——!”随着司礼太监悠长的宣告,鼓乐齐鸣,庆典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盛大的婚宴在谨身殿及两侧配殿举行,珍馐美馔,觥筹交错,一派喜庆。
然而,就在这喜庆的盛宴之上,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如同一颗惊雷炸响。
晋王朱棡,这位以勇武刚烈着称的塞王,在向新人敬酒后,并未立即归座,而是手持金杯,走到御阶之前,朗声说道:“父皇,今日乃安庆妹妹与王侍郎大喜之日,儿臣心中欢喜,更有一事,欲借此吉日,禀明父皇与诸位叔伯勋贵!”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晋王身上。
朱棡深吸一口气,胸膛起伏,声音愈发激昂,字字如金铁交鸣:“自我大明立国,父皇神武,北驱蒙元,历次北伐,浴血奋战,边患虽未根除,然已大定!如今太子殿下坐镇中枢,威德远播;王侍郎更带来神兵利器、治国良方!儿臣深信,北疆彻底平定,扫清寰宇,指日可待!此乃父皇洪福,亦是大明国运昌隆!”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中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与一丝不甘:“然而,儿臣就藩太原,镇守北塞,每思及此,常感惶恐!若只固守祖宗基业,承平享乐,不过是坐食父皇与将士们浴血打下的江山,碌碌无为!此非但愧对父皇常年的教诲训诫,更愧对儿臣身上流淌的太祖血脉!朱家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能安于守成,做那笼中豢养之虎豹?!”
他猛地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金杯重重顿于身旁内侍高举的托盘之上,发出铿锵之音。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战鼓擂响:
“因此,儿臣在此郑重向父皇请旨:恳请父皇允准儿臣放弃部分塞地守土之责!儿臣愿亲率王府锐士,筹集海船,扬帆出海,为我大明开疆辟土!寻那海外沃土良田,觅那无尽财富机缘!将我日月龙旗,插遍那未知的万顷波涛之上!”
轰——!
此言一出,无异于在殿内投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殿内落针可闻的死寂仅仅维持了一刹那,旋即被更大的、压抑不住的惊骇议论声浪所覆盖!藩王就藩,镇守一方,屏藩帝室,乃是太祖定下的万世不易之国策!主动请求放弃守土之责,扬帆出海开拓?这在大明立国以来,简直是闻所未闻,骇人听闻!
这番惊世骇俗的宣言,在勋贵集团中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震动!魏国公徐允恭与曹国公李景隆对视,彼此看到了对方眼中掀起的滔天巨浪!
他们这些开国勋贵二代,太清楚宗室藩王坐拥兵权对中枢的潜在威胁了!晋王朱棡此举,若成风气,意味着什么?——那些手握重兵、雄心勃勃的藩王都将目光投向海外未知的疆域,他们庞大的野心将被引向辽阔的海洋而非觊觎神器的宝座!这将从根本上杜绝未来的宗室内斗、皇权动荡!这对大明江山的稳定,简直是釜底抽薪般的妙招!
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头!
晋王朱棡目光如电,瞬间扫向勋贵云集的席位,声音充满了鼓动性与难以抗拒的诱惑:
“本王深知,在座诸公府上,英才辈出,非止嫡长!孤在此,诚邀各家子弟同行!”他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海洋,“汪洋大海,天地何其广阔!正是我辈好男儿挣脱樊笼,凭手中刀剑与胸中韬略,建功立业、搏取封侯之机!黄金遍地,沃土无垠,岂不远胜困守京畿,蹉跎岁月?孤愿与诸君子弟并肩,共襄此开万世太平之伟业!”
哗——!
勋贵集团彻底炸开了锅!如果说之前的震动是惊涛骇浪,此刻就是火山喷发!那些勋贵席位上,非嫡长子、注定与家族爵位和核心权力无缘的次子、庶子,甚至是颇受家族重视但苦无独立功业机会的侄子、旁支子弟们,眼中瞬间爆发出足以点燃整个大殿的炽热光芒!出路!
一条前所未有的金光大道!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彻底摆脱家族无形的束缚和长久的压抑,可以凭借自身的勇武、才干和军功,在海外那片广袤无垠的新天地里,堂堂正正地获取属于自己的地位、财富和荣耀!
秦王朱樉“霍”地一声站起,这位同样以勇猛着称、坐镇西安的塞王,声若洪钟,带着西北特有的豪迈与野望:
“好!三弟好志气!好男儿正当如此!待朝廷大军彻底荡平瓦剌、永绝后患,本王也要向西北进军!凿空西域,打通古道,复我汉唐雄风!让日月之辉,再次照耀那片黄沙瀚海!”他的话语充满了金戈铁马之气。
周王朱橚也跟着起身,这位以仁厚博学、精研医药着称的藩王,声音平和却清晰:“二位兄长雄心壮志,气吞山河,弟万分钦佩,却自知才疏学浅,难效此开疆拓土之伟业。弟愿留在大明境内,潜心协助朝廷完善医政,建立公共卫生体系,以一身医术,济世安民。”
这番藩王间的对答,如同火上浇油,让勋贵们心头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开海!拓边!这不仅仅是藩王的出路,更意味着无数新的封赏、新的领地、新的商业航线、新的资源... 无穷无尽的机会!
既能让这些不安分的藩王龙归大海、各展所长,远离中枢旋涡;又能让自家那些“多余”的、桀骜的、有才干的子弟找到施展抱负、光耀门楣(哪怕是新门楣)的战场,为家族开辟新的支脉和财富来源!这简直就是一举数得的天赐良机!
御座之上,朱元璋的面容依旧如古井深潭,难以窥测其喜怒。但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缓缓扫过阶下神色各异、激动难抑的藩王、勋贵和文武百官,深邃的目光仿佛要穿透每一个人的内心。他那骨节分明的手指,在冰冷的九龙鎏金扶手上,有节奏地、轻轻地敲击着,笃...笃...笃... 如同寂静战场上的战鼓前奏,默默观察着这场由他儿子亲手投下的惊雷所引发的滔天巨浪。
这场原本纯粹的皇家婚礼,因晋王朱棡这石破天惊、挑战祖制的宣言,瞬间蒙上了一层浓厚而复杂、足以改写帝国未来的政治色彩。大海的诱惑与未知,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猛烈姿态,冲击着这个古老帝国传承千年的陆地思维、固有的权力结构与价值观念。
婚宴结束后,新人回到精心布置的侯府新房。
红烛摇曳,安庆已卸去凤冠,只着大红中衣,更显娇美。王卓轻握她的手,郑重道:
\"公主,有一事我必须坦言。我并非此世之人,而是来自数百年后的世界。\"
安庆睁大美目,却不见惊慌,反而露出理解的神色:\"我早有所感。那些神奇机械,那些前所未闻的知识...夫君不必为难,既已结为夫妻,你来自何方并不重要。\"
王卓心中感动,想起后世的一段话:你若拥我入怀,疼我入骨,护我周全,我愿意蒙上双眼,不去 分辨你是人是鬼,你待我真心或敷衍,我心如明镜,我只为我喜欢的装傻一程,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三生有幸遇见你,纵使悲凉也是情。
抱住安庆说道:\"得妻如此,是我之幸。我王卓在此立誓,此生必不负你。无论身处何地,你都是我唯一的妻子。\"
安庆眼中泪光闪动,坚定回应:\"夫君以诚相待,安庆必以真心相报。此生此世,永不相负!\"
红帐低垂,烛影摇红。殿外,一场关于大明未来的变革正在酝酿;帐内,一段跨越时空的姻缘就此缔结。这个古老的帝国,正在新婚的喜庆中,悄然开启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