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那瞬间惨白的脸色,如同最好的确认函,印证了林小满心中那个大胆的猜想。她心中了然,不再追问那些可能早已“被消失”的宫人,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可能留存蛛丝马迹的方向——太医院。
“大人,玉妃娘娘的卷宗我看得差不多了。”林小满语气轻松,仿佛刚才问了个再寻常不过的问题,“接下来,我想看看先帝晚年,特别是玉妃娘娘去世前后那段时间,太医院的存档,尤其是……关于先帝龙体的记录。”
京兆尹刚刚缓过一口气,闻言心又提了起来。查先帝?!这林姑娘的胆子,真是比天还大!可事已至此,他已是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引着林小满来到了存放太医院存档抄录本的区域。
这里的卷宗更加庞杂,弥漫着一股更浓郁的草药和陈旧纸张混合的气味。林小满目标明确,直接找到了先帝晚年,特别是玉妃暴毙前后那三五年的记录。
她埋首于浩如烟海的脉案、药方和太医奏折之中。【微表情分析术(高级)】全力运转,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过每一行看似枯燥的官方文字,分析着其背后书写者的“笔迹情绪”。
大部分记录都显得平淡无奇,无非是“圣躬安”、“略感风寒”、“进补汤药”之类的套话。但林小满知道,真相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程式化的文字之下,需要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发现。
突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份由时任太医院院判,首席太医张明德所上的奏折上。这份奏折的时间,恰好在玉妃暴毙前约三个月。
奏折的前半部分依旧是老生常谈,汇报先帝近日身体状况,用了“精神矍铄”、“脾胃调和”等词。然而,当林小满的目光落到最关键的那四个字时,她的瞳孔猛地一缩!
“龙体安康”。
就是这再普通不过的四个字,此刻在她眼中,却显得格外诡异!
她的【微表情分析术】清晰地“读”出了书写者落笔时那微妙的心理波动:
“龙” 字,笔力雄健,墨迹饱满,下笔果断。这符合张明德作为首席太医的自信和对皇权的敬畏。
“体”字,略显平稳,墨色均匀。
“安”字,起笔尚可,但收笔处墨迹明显变浅、变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和……虚浮?
“康”字,最为明显!整个字的墨色都比前面三个字浅了不少,尤其是最后一笔,更是显得纤细无力,甚至带着点仓促收笔的意味,与前面“龙”字的沉稳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四个字连在一起,墨迹的深浅、笔力的轻重,竟然呈现出一种 “强 - 平 - 弱 - 极弱” 的递减趋势!
这绝不是书写时笔墨偶然不足能解释的!这分明是书写者内心情绪的直观反映!
林小满的呼吸微微急促起来。她仿佛能透过这纸张,看到当年那位张太医,在写下“龙体安康”这四个字时,内心经历的挣扎与压力。
写下“龙”字时,他或许还能维持表面的镇定。
写到“体”字时,心态尚算平稳。
但到了“安”字,某种不安和心虚开始冒头,导致笔力减弱。
而最后的“康”字,则彻底暴露了他内心的不确定,甚至是……他知道自己在说谎!所以落笔时充满了矛盾和无力感!
“龙体安康……”林小满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张太医,您这‘安康’,说得可有点底气不足啊。”
这几乎可以肯定,在先帝晚年,至少在这份奏折呈上的时间点,先帝的身体绝不像奏折上描述的那么“安康”!张明德是在隐瞒真相!他为什么要隐瞒?是受人指使,还是……不敢如实上报?
这个发现,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虽然还不能直接证明玉妃之死与太后有关,但却揭示了先帝晚年健康状况可能被刻意掩盖的事实!这背后牵扯的,可能不仅仅是妃嫔间的争斗,甚至可能关系到……先帝的死因本身!
林小满感觉自己的血液有些发热。这个“项目”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在不断提升,但与之对应的,那种抽丝剥茧、揭开层层迷雾的刺激感,也让她无比兴奋。
她将这份奏折小心地放在一边,作为关键证据之一。然后,她开始更加仔细地翻阅先帝最后几个月的记录,特别是关于先帝起居和用药的细节。
她需要找到更多佐证,来支撑张太医奏折造假的推断,并试图拼凑出先帝晚年真实的健康状况。
同时,一个更大的疑问在她心中升起:如果先帝的身体早已出现问题,却被太医隐瞒,那这隐瞒的背后,最大的受益者会是谁?
是当时圣宠正浓、却突然暴毙的玉妃?显然不是。
是当时身为皇后,如今已是太后的那位吗?
林小满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她感觉自己正在接近一个巨大的、盘根错节的阴谋核心。玉妃的死,或许只是这个庞大阴谋中,一个不那么起眼的环节?
“有意思……”她轻轻敲着桌面,眼中闪烁着棋手遇到难题时的专注光芒,“这KpI的难度,真是层层加码啊。不过……我喜欢!”
她深吸一口档案库中陈旧的空气,再次埋首于卷宗之中。她知道,接下来要寻找的,将是能将所有疑点串联起来的那根,最关键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