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顶的山门还没完全映入眼帘,就见韦一笑踩着轻功迎上来,手里挥着一张纸条:“教主!陈友谅那两百残部没跑远,躲在黑木崖下的山洞里,还在抢村民的粮食,附近分坛的弟子已经把山洞围了,就等您回来定夺!”
谢辉勒住马,目光扫过身后的弟子 —— 从应天府回来一路奔波,弟子们虽有些疲惫,眼里却满是劲气。他翻身下马:“不用硬拼,陈友谅残部本就是临时拼凑的,大多是被胁迫的村民,咱们用计收服就行。”
常遇春立刻请命:“教主,我带几个弟子去山洞前喊话,晓以利害,让他们知道跟着陈友谅没活路,跟着咱们抗元才有奔头!”
“好!再让丁敏君准备些干粮,告诉他们,只要投降,不仅不追究之前的事,还能分给他们粮食,愿意抗元的就留下,想回家的也不拦着。” 谢辉补充道。
没一会儿,山洞方向就传来动静 —— 先是几个村民打扮的汉子举着刀出来,见外面没有刀光剑影,只有常遇春手里的干粮袋,犹豫着放下了刀。很快,两百多人全从山洞里走出来,对着常遇春拱手:“我们也是被逼的,只要能有口饭吃,愿意跟着明教抗元!”
解决完残部,谢辉回到圣火殿,杨逍早已等着,手里捧着明教各分坛的名册:“教主,这是各分坛的弟子人数和粮草统计,江南分坛因为您救了应天府,主动提出支援五百石粮食,西北分坛也愿意调派骑兵,就是有些分坛主不服管教,觉得您太年轻,不愿听令。”
谢辉接过名册,翻到有异议的分坛页面 —— 是西南分坛,坛主是明教老人,一直觉得该由杨逍当教主。他放下名册:“明天召开分坛大会,我亲自跟他们说。小昭,你把咱们这次去应天府的战绩、收编的弟子数、缴获的粮草都整理出来,让各分坛主看看,咱们不是靠嘴说抗元,是真能打胜仗。”
小昭立刻点头,转身去整理文书。周芷若端着刚温好的茶水走进来:“教主,您一路辛苦,先喝口茶。我刚才教弟子练剑时,发现不少人只会硬砍,不会卸力,我想把您教我的‘分花拂柳’编成简化版,教给普通弟子,这样对付元兵的弯刀更管用。”
“好主意!” 谢辉接过茶,“就交给你负责,需要人手随时跟我说。殷离呢?怎么没看到她?”
“殷离姐去训练斥候了!” 小昭从文书堆里抬头,“她说以后侦查元兵得更仔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漏了埋伏,现在正带着十几个弟子在山后练追踪呢。”
谢辉笑着点头 —— 身边的人各有分工,倒省了不少心。刚歇口气,赵敏戴着镣铐走进来,手里攥着一张草图:“我画了汝阳王在附近的布防图,标了三个粮草中转站,都是元兵防守薄弱的地方,你们要是想打,先从最西边的那个下手,那里只有三十个守军。”
谢辉接过草图,上面的标记清晰准确,连守军换岗的时间都标了出来。他看向赵敏:“你怎么知道这么详细?”
“我以前跟着爹去过几次,记下来的。” 赵敏垂眸,“我知道你们还信不过我,但我想帮着抗元,也想让我爹早点回头,别再帮元兵做事。”
小昭走过来,拉了拉谢辉的衣角:“谢公子,赵姑娘画的布防图,跟分坛送来的情报能对上,应该没说谎。带她一起商量战略,说不定还能想起更多元兵的弱点。”
谢辉沉吟片刻,解开赵敏的镣铐:“暂时信你,但要是敢耍花样,后果你知道。晚上分坛大会,你也来,帮着分析元兵的布防。”
赵敏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眼里闪过一丝感激。
傍晚时分,分坛大会在圣火殿前召开,十几个分坛主站在台下,西南分坛主李奎站在最前面,一脸不服:“谢教主,不是我不服你,你年纪太轻,又刚当教主没几天,凭什么让我们听你的?杨逍左使跟着老教主多年,比你更适合带我们抗元!”
这话一出,几个和李奎交好的分坛主也跟着附和。杨逍刚想开口,谢辉抬手拦住他,走到李奎面前:“李坛主觉得我没资格?那我问你,你西南分坛上个月被元兵劫了粮草,是谁帮你抢回来的?你坛里的弟子受伤,是谁让丁敏君送去伤药的?”
李奎脸色一僵:“那是明教该做的!”
“那我再问你,” 谢辉掏出小昭整理的战绩册,“咱们这次去应天府,断了汝阳王的粮草,保住了江南义军的根基,让元兵三个月不敢南下,你西南分坛能做到吗?你说杨逍适合当教主,那杨逍刚才为什么没反驳?因为他知道,咱们要的不是谁资历老,是能带着大家打胜仗、活下去的人!”
李奎看着战绩册上的数字,又看了看身边沉默的杨逍,脸涨得通红,突然对着谢辉拱手:“是我糊涂!谢教主有勇有谋,我西南分坛以后全听您的!”
其他分坛主也纷纷表态,之前的异议瞬间消散。谢辉趁热打铁,宣布新规:“从今天起,明教弟子实行奖惩制度 —— 立战功的,赏粮食、升职位;偷懒耍滑、不听命令的,轻则罚站岗,重则逐出明教!常遇春、徐达,你们负责训练各分坛的精锐弟子,统一编成‘抗元军’,分骑兵、步兵、斥候三队;小昭,你管文书档案,各分坛的粮草、人数每月上报一次;丁敏君,你继续管后勤,确保每个弟子有饭吃、有衣穿、有药敷;周芷若、殷离,你们帮着训练弟子,芷若教剑法,殷离教斥候追踪术。”
众人齐声领命,丁敏君站在后勤弟子中间,声音比以前响亮:“请教主放心!我保证让大家吃饱穿暖,不会耽误抗元大事!”
夜幕降临时,圣火殿内还亮着灯,谢辉、杨逍、韦一笑、常遇春、徐达围在地图旁,赵敏站在一侧帮忙指点。韦一笑指着最西边的粮草中转站:“教主,这地方我侦查过,周围是树林,适合埋伏,咱们派五十骑兵绕后,一百步兵正面进攻,再让殷离带斥候盯着元兵援军,肯定能拿下!”
常遇春点头:“拿下中转站后,咱们把粮草分给附近村民,让他们也支持咱们抗元,这样元兵再来,村民会给咱们报信。”
杨逍补充道:“我再让江南分坛派船,把缴获的粮草运回来,充实咱们的储备,为接下来打元兵的据点做准备。”
谢辉看着地图,又看了看身边齐心协力的众人,心里满是底气:“就这么定!三天后动手,常遇春、徐达负责带军,韦一笑负责侦查援军,周芷若、殷离带弟子接应,小昭整理粮草分配清单,丁敏君准备伤药 —— 咱们这一战,不仅要拿下粮草,还要让附近的人知道,明教是真心抗元,跟着咱们有活路!”
众人齐声应和,赵敏站在角落,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心里第一次有了归属感 —— 没有王府的勾心斗角,没有爹的野心算计,只有一群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的人。她悄悄走到小昭身边,小声说:“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去中转站,我知道元兵的粮仓在哪,能帮你们更快找到粮草。”
小昭笑着点头:“好啊!有你帮忙,咱们肯定能更快拿下!”
圣火殿的灯亮了大半宿,地图上的标记越来越清晰,抗元的计划也越来越具体。谢辉站在地图前,看着身边的伙伴,又看了看窗外的星空,心里清楚 —— 整顿教务、收服人心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抗元大战才是真正的考验,但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抗元建国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