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笑着摇了摇头,哈维自以为说得很隐晦,其实还不如直接说要黑对方呢,听起来还坦荡一点。
不过吕文没纠结这些,而是看向哈维,“你准备怎么做?”
“各个击破!”哈维胸有成竹,“我们先从最难的来。”
“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
哈维脸上的轻松之色敛去,微微点头,“他是我们最大的对手,霍夫曼是真正的演技派,也是学院的宠儿,几年前刚凭《卡波特》封帝。正面碰撞,我们占不到任何便宜。”
吕文眉毛一挑,这些他也知道,他想听听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哈维摩挲着下巴,眼中精光爆闪,“对付他,我们要用差异化对比和角色边缘化的策略。”
吕文一脸懵逼,这些词他都明白是什么意思,连起来就听不懂了……
哈维解释道,“首先,我们会极力避免将你们两个人的表演放在同一个维度上对比,这对你比较不利……”
见吕文脸色不太好看,哈维连忙说道,“我不是说你的演技不好,而是奥斯卡那些该死的老白男们,更喜欢霍夫曼这种表演风格。”
吕文没说话,示意哈维继续,哈维清了清嗓子,“我们会引导舆论,强调你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演风格。霍夫曼的表演是内敛和厚重,而你的小丑是爆发、癫狂、充满想象力和哲学思辨的创造性演技。”
哈维用手指虚空在划了一条线,“我们要让评委们觉得,这不是苹果和橙子哪个更好的问题,而是传统表演和类型片表演革命之间的选择。我们会不断强调,奥斯卡是否已经准备好,去认可一种在商业电影中诞生,却达到了如此艺术高度的非传统表演?给你投票,就是在拓宽表演艺术的边界……”
吕文差点笑出声,哈维这就是典型的扯犊子。
从表演上讲,其实吕文和霍夫曼都属于方法派,只是两人用的方式不同,霍夫曼更多是内敛,而吕文大部分时间都是外放。
但两人也有反过来的时候,只是不仔细看发现不了罢了,不仅是普通观众,很多奥斯卡学院的人也看不出来。
别以为奥斯卡学院就是专业,里面也有很多人不懂表演,投票的时候很容易被外人影响。
哈维针对的就是这一点,不过确实有用。
哈维继续说道,“其次,我们会削弱霍夫曼角色的重要性。弗林神父虽然是关键人物,但在很多关键场景中,他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而非戏剧风暴的中心。”
“我们会通过影评和分析文章,不断提醒评委,霍夫曼的表演一如既往的优秀和沉稳,但这个角色没有给予他如同《卡波特》那样足以碾压全场,令人彻底重塑认知的发挥空间。同时,反复凸显你的小丑是如何定义并主宰了《黑暗骑士》的整个叙事氛围和主题深度,你是如何成为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叙事发动机……”
“总而言之,对于霍夫曼,我们不去质疑他的能力,而是去质疑他这次角色的突破性和核心程度。我们要让评委们在认可他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念头,霍夫曼很好,但或许没那么不可替代;而你的小丑,才是独一无二和划时代的角色。”
吕文连连点头,相比直接攻击,这种将对手捧高再巧妙隔离的策略,确实更高明,也更具操作性,同时避免了引火烧身的风险。
“小罗伯特·唐尼呢?”
哈维愣了一下,“他?他是最没有威胁的。”
“啊?”
吕文也愣了一下,原时空不是都说,小罗伯特·唐尼是遗珠,生不逢时遇到了希斯·莱杰吗?怎么在哈维口中,他反而一点威胁都没有?
这就是立场不同了,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小罗伯特·唐尼没能拿奖,确实很遗憾,但是在学院和专业人士眼中,他就拿不了奖,甚至入围都算是爆冷了……
不是说小罗伯特·唐尼演得不好,而是他涉嫌歧视。
“啊?”
吕文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跟不上节奏了,小罗伯特·唐尼歧视,他歧视谁了?
哈维脸上露出一丝不屑,不是针对吕文,而是针对小罗伯特·唐尼的,“他演了一个为了角色故意把自己染黑的白人演员,这本身就是个火药桶。虽然电影是在讽刺,但是在当前越来越讲究政治正确的风向下,这就是小罗伯特·唐尼最大的雷区!”
哈维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我们不需要直接攻击唐尼歧视,我们要做的是持续提醒。我会让一些非裔媒体人和社群领袖自发地讨论这个问题,反复质疑小罗伯特·唐尼这种表演形式是否恰当,是否在消解严肃的种族议题。让学院那些老白男评委在投票的时候,心里始终有那么一根刺。投给唐尼,会不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唐尼过去的黑历史,比如嗑药,也会被适时地重新提及,所以他的威胁是最小的,完全不用在意。”
吕文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
好莱坞有时候看起来很包容,但大部分时候比其他国家扯淡多了,非裔可以随便说“内个”,但是白人和黄种人不行,只要说了,那就是大麻烦,就算不得不说,也只能用N-words来代替。
比如《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男主角拉米·马雷克,他在颁奖季宣传的时候,开玩笑说了一句“内个”,然后就被人抓住了小辫子,直接失去了争夺奥斯卡影帝的资格。
言论自由?
谁在乎啊……
既然说到了小罗伯特·唐尼,哈维又顺便提了一嘴迈克尔·珊农,“他是实力派没错,但没什么名气,角色也比较边缘。只要在公关材料和媒体引导中,尽量减少你们两个人的名字出现在竞争语境中的次数,就可以轻松将他边缘化。”
这个……吕文倒是明白一点,就是媒体常用的“等人”这个词,这一“等”,有时候就是一辈子。
“乔什·布洛林。”哈维用笔点着布洛林的照片,“他是丹尼尔·戴-刘易斯的教子,人脉深厚,角色本身是历史人物,也很讨巧,正面攻击他很难。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质疑他的含金量。”
“我们会通过关系密切的影评人,在专业评论和社交媒体上引导一种论调,布洛林的表演更多是依赖于模仿和化妆,而非真正的内心挖掘。我们会不断强调,他的角色在电影中更多是作为主角哈里森·福特的陪衬和剧情工具人,其表演空间和复杂性,远不如你的小丑那样具有独立,震撼人心的艺术价值。”
吕文看着哈维,这家伙果然深谙如何利用社会敏感议题来制造压力,华纳还真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