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的天色还笼罩在靛蓝色的阴影中。张晓云被志远轻轻摇醒时,窗外的街灯还在亮着,在玻璃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晓云,该起来了。\"周志远已经穿戴整齐,手里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豆浆,\"楼下买的,趁热喝。\"
张晓云揉了揉眼睛,温热的豆浆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她快速洗漱完毕,穿上那件红色羽绒服,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行李里掏出一个小布包。
\"给你,\"她递给周志远,\"我妈昨晚偷偷塞给我的,说是路上吃的。\"
志远打开一看,是十几个小巧的糯米糍粑,表面还沾着新鲜的桂花。他拿起一个咬了一口,香甜软糯的味道让他想起家乡的清晨。
\"真好吃,\"他含糊不清地说,\"你妈手艺真好。\"
收拾好行李,两人匆匆赶往火车站。清晨的街道上只有零星几个行人,清洁工正在打扫马路,发出\"沙沙\"的响声。张晓云的布鞋踩在潮湿的水泥地上,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
火车站比昨天的汽车站还要大上好几倍。高大的穹顶下,人群像蚂蚁一样川流不息。电子显示屏上不断滚动着车次信息,广播里传来女播音员机械的报站声。
\"K127次列车开始检票......\"
\"就是这趟!\"周志远一把抓住张晓云的手,拎着行李往检票口挤去。
穿过拥挤的人群,终于来到站台。一列墨绿色的火车静静地卧在铁轨上,车身上\"广州铁路局\"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张晓云仰头看着这个钢铁巨兽,不自觉地往周志远身边靠了靠。
\"别怕,\"周志远捏了捏她的手,\"跟着我走。\"
他们的座位在车厢中部,是面对面的硬座。志远把行李塞到座位底下,又帮张晓云脱下羽绒服挂在衣钩上。车厢里已经坐了不少人,空气中弥漫着泡面、汗水和香烟混合的复杂气味。
\"哐当\"一声,火车缓缓启动。张晓云紧贴着车窗,看着站台一点点后退。几个没赶上车的旅客在站台上奔跑挥手,最终变成了小小的黑点。
\"饿不饿?\"周志远从包里掏出煮鸡蛋和烙饼,\"等会儿餐车来了,咱们再去买点热乎的。\"
张晓云小口啃着烙饼,眼睛却一直盯着窗外。城市的建筑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田野和起伏的山丘。偶尔经过一些小站,能看到站台上卖零食的小贩和等车的旅客。
\"看,那是长江!\"周志远突然指着窗外喊道。
张晓云赶紧凑过去,只见一条宽阔的大河在朝阳下泛着金光,几艘货船缓缓行驶在水面上。这是她第一次见到长江,比想象中的还要壮观。
\"真大啊......\"她不由得感叹。
\"深圳靠海,那里的水更蓝更宽阔。\"周志远笑着说,\"等安顿下来,我带你去大梅沙看海。\"
火车继续向南行驶,窗外的景色也在不断变化。北方的枯黄渐渐被南方的青翠取代,连空气都变得湿润起来。张晓云脱下了毛衣,只穿着一件单衣还觉得有些热。
中午时分,餐车推着小推车经过。\"盒饭盒饭,十元一份!\"乘务员的吆喝声在车厢里回荡。
周志远买了两份盒饭,打开一看,里面有米饭、青菜和几片腊肠。虽然简单,但在摇晃的车厢里能吃上热乎饭,已经让张晓云很满足了。
\"我去接点热水。\"周志远拿着保温杯往车厢尽头走去。
张晓云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突然注意到对面座位上的一位老太太正盯着她看。老太太约莫六十多岁,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但眼睛却很有神。
\"姑娘,第一次出远门?\"老太太开口问道,带着浓重的南方口音。
张晓云点点头:\"嗯,去深圳。\"
\"跟对象一起?\"老太太瞥了眼正在接水的周志远,\"小伙子长得挺精神。\"
张晓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
\"我儿子也在深圳,\"老太太从布包里掏出个橘子递给张晓云,\"去了三年了,今天说接我去看看。\"她叹了口气,\"老了,本不想折腾,可儿子非要让我去看看大海......\"
周志远端着热水回来,见两人聊得热络,也加入了谈话。原来老太太姓陈,儿子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车间主任。
\"深圳好啊,\"陈婆婆眯着眼睛说,\"我儿子说那里到处都是机会,只要肯干,没有饿肚子的。\"
正说着,车厢那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穿着破旧西装的中年男人正挨个座位询问着什么,脸上写满了焦急。
\"怎么了?\"张晓云小声问。
陈婆婆摇摇头:\"估计是遇到难处了。\"
那男人走到他们跟前,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问道:\"请问有没有看到一个小女孩?五岁左右,扎两个小辫,穿红棉袄......\"
\"孩子丢了?\"周志远立刻站起来,\"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刚才,\"男人急得满头大汗,\"我去上厕所,让她在座位上等着,回来就不见了......\"
张晓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她想起村里去年也有个孩子走丢,全村人找了一整夜,最后在河边找到了吓得直哭的孩子。
\"我们帮你找,\"她二话不说站起身,\"陈婆婆,麻烦您帮忙看着行李。\"
三人分头在车厢里寻找。张晓云仔细查看每一个角落,连座位底下都不放过。当她走到车厢连接处时,隐约听见了细微的抽泣声。
顺着声音找去,她在洗手间旁边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蜷缩的小小身影。女孩扎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辫,红色棉袄上沾满了灰尘,正抱着膝盖小声哭泣。
\"小妹妹,\"张晓云蹲下身,轻声问道,\"你是不是在找爸爸?\"
女孩抬起头,脸上还挂着泪珠,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阿姨带你去找爸爸好不好?\"张晓云伸出手,\"爸爸急坏了。\"
女孩犹豫了一下,最终伸出小手握住了张晓云的手指。那小手冰凉冰凉的,让张晓云心里一软。
当她把女孩带回座位时,那四川汉子激动得差点跪下,一个劲儿地道谢。周围的乘客也都松了口气,有人递来糖果,有人送上热水。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汉子抹着眼泪说,\"要是娃儿丢了,我回去怎么跟她娘交代......\"
这件小插曲让张晓云和志远成了车厢里的\"名人\"。周围的乘客开始主动跟他们搭话,分享各自带的食物。一位广东来的大叔甚至拿出珍藏的普洱茶,请大家品尝。
夜幕降临时,火车穿过一片灯火通明的城市。志远告诉张晓云,那是长沙。窗外的霓虹灯在夜色中闪烁,高楼大厦的轮廓如同巨人的剪影。
\"睡会儿吧,\"周志远把羽绒服叠成枕头,\"明天还有一天呢。\"
张晓云靠在硬邦邦的座椅上,怎么也睡不着。车厢里的灯已经调暗,但鼾声、孩子的哭闹声和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此起彼伏。周志远看她翻来覆去,轻轻把她的头按在自己肩上。
\"这样舒服点。\"他小声说。
张晓云闻着志远身上淡淡的肥皂味,突然觉得安心了许多。她闭上眼睛,听着耳边有节奏的\"咔嚓咔嚓\"声,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躺在床上听雨打瓦片的声音。
第二天清晨,张晓云被刺眼的阳光唤醒。她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整个人都靠在了周志远怀里,赶紧红着脸坐直身体。
\"醒啦?\"周志远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膀,\"快到了,已经进广东了。\"
窗外的景色与北方截然不同。翠绿的山峦间点缀着白色的民居,田野里是张晓云从未见过的作物。空气更加湿热,车窗上甚至凝结了一层水珠。
\"那是什么?\"张晓云指着田里一排排高大的植物问道。
\"香蕉树,\"周志远笑着说,\"等到了深圳,我带你去吃刚摘下来的香蕉,比北方卖的好吃多了。\"
火车在一个又一个的小站停靠,上车的人越来越多,车厢里挤得水泄不通。张晓云紧紧抱着自己的行李,生怕被人群冲散。周志远用身体为她撑出一小块空间,额头上的汗水滴落在她手背上。
\"坚持一下,\"他喘着气说,\"再有两小时就到了。\"
当广播里终于响起\"深圳站到了\"的报站声时,张晓云几乎要哭出来。两天一夜的火车旅程,让她浑身酸痛,衣服上也沾满了各种气味。
随着人流挤出车站,张晓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川流不息的车流,五颜六色的广告牌,衣着时髦的行人......这一切都超出了她的想象。
\"这就是深圳......\"她喃喃自语。
周志远拎着行李,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欢迎来到特区!\"
他拦了辆出租车,用不太标准的广东话对司机说了个地址。车子穿行在繁华的街道上,张晓云把脸贴在车窗上,贪婪地看着窗外闪过的景象:街心花园里盛放的鲜花,玻璃幕墙反射的阳光,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
\"到了,\"周志远付完车费,指着前方一栋六层的楼房,\"那就是咱们的宿舍。\"
楼房看起来有些旧,但比张晓云想象的要好很多。他们爬上三楼,周志远掏出钥匙打开304的房门。
\"有点小,\"他不好意思地说,\"等以后挣钱了,咱们换大的。\"
张晓云走进这个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屋,却觉得无比温馨。一张双人床,一个小衣柜,还有张折叠桌和两把塑料椅。最让她惊喜的是,窗台上摆着一盆绿油油的植物,在阳光下生机勃勃。
\"喜欢吗?\"志远紧张地问,\"我提前收拾了好几天......\"
张晓云突然扑进他怀里,眼泪打湿了他的衣襟。这一路上的忐忑、不安、恐惧,在这一刻全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她知道,这里将成为她在异乡的第一个家,而身边这个男人,将是陪伴她走过风雨的依靠。
窗外,深圳的天空湛蓝如洗,一架飞机拖着长长的尾云划过天际,向着更远的南方飞去。张晓云站在窗前,深吸一口气,闻到了海风的味道。新的生活,就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