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稻田也是咱村的宝贝,好多手工灵感都来自这儿,你看那稻穗的形状,就能编进竹篮里。”苏明指着稻田说。
小杨一边拍照一边点头:“苏叔,您说得太对了,老手艺和乡村生活本来就是分不开的。”
路过荷花池,小杨又拍了起来,池子里的荷花虽然开得不多了,但荷叶依然翠绿。
“这荷花池也是苏叔提议修的,现在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游客都爱在这儿拍照。”阿杰跟小杨介绍。
到了博物馆,苏明给小杨讲解每件老物件的故事,从爷爷留下的竹筐,到陈爷爷的木雕。
“这件竹筐是我爷爷年轻时候编的,跟着他几十年了,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苏明摸着竹筐说。
小杨听得认真,还拿出本子记下来:“苏叔,这些故事太珍贵了,得好好记录下来。”
正在这时,小石头和小宇带着他们设计的木雕玩具过来了,想让苏明看看。
小杨一看,眼睛一亮:“这玩具太有特色了,既有老手艺的元素,又很时尚,孩子们肯定喜欢。”
苏明笑着说:“这俩小子越来越有想法了,以后老手艺就得靠他们创新。”
傍晚,小杨要走了,宝妈们给她装了满满一袋面条和桂花糕。
“苏叔,张奶奶,谢谢你们的招待,这次来收获太大了,报道肯定能拍得很好。”小杨感激地说。
苏明摆摆手:“不用谢,以后常来看看,咱村随时欢迎你。”
送走小杨,小林拿着手机跑过来:“苏叔,国外客户又追加订单了,这次要五百件木雕玩具!”
苏明点点头:“好啊,让小石头和小宇好好干,质量一定要把好关,不能马虎。”
没过几天,村里来了个特殊的客人,是个残疾人,坐着轮椅,想跟苏明学竹编。
“苏叔,我从小就喜欢竹编,可惜腿脚不方便,听说您这儿教手艺,就想来试试。”客人眼里带着期待。
苏明赶紧把他请进工坊:“欢迎欢迎,腿脚不方便没关系,我给你找个舒服的位置,慢慢教你。”
马大爷也过来说:“我教你编最简单的杯垫,坐着就能学,不难。”
客人高兴得热泪盈眶:“谢谢苏叔,谢谢马大爷,我以为没人会愿意教我呢。”
苏明说:“只要你真心喜欢手艺,不管啥情况,我都愿意教,手艺面前人人平等。”
接下来的日子,客人每天都来工坊学竹编,苏明和马大爷轮流教他。
刚开始,他的手不太灵活,编得很慢,还经常出错,但他从来没放弃。
苏明鼓励他:“别急,学手艺没有捷径,多练练就熟练了,我当年学的时候比你还慢。”
慢慢的,客人的手艺越来越熟练,还能独立编出简单的竹篮和杯垫了。
他拿着自己编的竹篮说:“苏叔,我终于学会了,以后我也能靠手艺赚钱了,不用再靠家人养活了。”
苏明拍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只要肯努力,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以后有啥困难就说。”
入秋后,村里的核桃熟了,村民们都忙着摘核桃,工坊里的年轻人也帮忙。
苏明提议搞个“核桃节”,让游客体验摘核桃、砸核桃,再结合竹编、木雕做核桃主题的手工制品。
村支书举双手赞成:“苏叔,这主意好,既能让游客体验丰收的乐趣,又能卖掉村里的核桃,一举两得。”
大伙儿说干就干,阿杰负责线上宣传,村民们搭建采摘区和体验区,手艺人则创作核桃主题的作品。
核桃节那天,村里来了好多游客,有的在核桃树下摘核桃,有的在工坊里学做手工,热闹得很。
有个游客砸了好多核桃,还买了个核桃形状的木雕摆件:“这村里的活动太有意思了,既能玩又能学,还能买到这么有特色的纪念品。”
苏明看着热闹的场景,心里暖暖的,突然看见那个学竹编的残疾人也来了,还带着他编的竹篮在文创角售卖。
“苏叔,我今天卖了三个竹篮,赚了一百多块钱!”他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苏明点点头:“太好了,以后你就常来文创角卖,我给你留个专属摊位。”
他心里明白,手艺不仅能传承文化,还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尊严。
核桃节结束后,村里的核桃和手工制品卖了不少钱,村支书召集大伙儿开会商量分红。
“苏叔,这次赚的钱,除了给村民分红,还想给村里的残疾人搞个手艺培训班,让他们也能学门手艺赚钱,你看咋样?”
苏明举双手赞成:“这主意太好了,我全力支持,培训班就设在工坊,我来教他们。”
大伙儿都同意,纷纷说苏明是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分红那天,村民们拿着钱,脸上都笑开了花,那个学竹编的残疾人也来了,还分到了红利。
这天,苏明正在工坊里给残疾人培训班的学员上课,突然接到了小杨的电话。
“苏叔,报道已经播出了,反响特别好,好多人都留言说想来村里学手艺、旅游!”小杨兴奋地说。
苏明笑着说:“太好了,谢谢你啊小杨,辛苦你了。”
挂了电话,阿杰拿着订单报表过来:“苏叔,报道一播,订单就爆了,这一个月的订单比以前三个月还多!”
苏明接过报表看了看:“订单多是好事,但咱不能贪快,质量得保证,不能砸了咱村的招牌。”
他跟大伙儿说:“咱们分批次做,先做急单,慢工出细活,一定要让客户满意。”
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冷,苏明想着给残疾人培训班的学员们添点取暖设备。
他自己掏腰包买了两个取暖器,还让马大爷给学员们编了竹编坐垫,坐着暖和。
学员们感动地说:“苏叔,您对我们太好了,比家人还亲。”
苏明说:“不用谢,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你们好好学手艺,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张奶奶也经常给学员们送点心和热水,还教他们做简单的面塑,让他们多学一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