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的绿色邮筒刚被晨风吹得“吱呀”响,玄夜一行人就看见围在邮筒旁的居民——那只掉了半块漆的绿邮筒歪着门,投递口卡着半张皱巴巴的报纸,邮筒身还凹下去一小块,像被谁撞过似的。李阿姨拎着个蓝布包站在最前面,里面装着要寄给远方孙子的毛衣和信;穿校服的小姑娘攥着张画满小花的贺卡,指尖都捏得发白;连菜市场的王大叔都来了,手里拿着封要寄给老家亲戚的特产清单。
“玄夜小哥!可算等着你们了!”李阿姨一看见他们,赶紧走上前,布包上的纽扣都蹭亮了,“我这毛衣织了半个月,想寄给城里上学的孙子,可这邮筒门歪了,投递口又卡得紧,昨天试了三次都没塞进去,再寄不出去,天就要冷了,孩子该穿不上了!”小姑娘也举着贺卡小声说:“这是给外婆的生日贺卡,后天就是她生日,要是寄晚了,外婆就收不到了……”
玄夜走到邮筒旁,伸手碰了碰歪着的门,门轴处“咯吱”响了一声:“合页变形了,投递口还有铁锈,难怪塞不进信。”王大叔也凑过来,指着邮筒凹下去的地方:“前几天刮风,有棵小树枝砸在了上面,之后就成这样了,里面还积了不少灰和旧报纸,取信都费劲。”
灵汐翻开笔记本,金色文字立刻绕着邮筒画了个圈,标出三个淡绿色的点:“检测到邮筒门合页变形,需用熔焰能量矫正并焊接;投递口铁锈堵塞,水脉能量可清理;外壳凹陷处金属有轻微裂痕,生机能量能让金属结构更稳固,掉漆处也能淡化痕迹。”她抬眼看向小宇,语气里带着信任:“合页的螺丝很小,熔焰得比修钟表时更细,别烫到邮筒的铁皮。”
“放心!我昨晚对着缝衣针练了半宿!”小宇撸起袖子,星芽立刻从他肩膀飞起来,翅膀在邮筒门轴处扫过,洒下一串细碎的星光,刚好照亮变形的合页——像给小宇搭了个迷你“工作台”。玄夜伸手扶住邮筒门,指尖凝出一丝霜能量,稳稳固定住:“我帮你扶着,慢慢来。”小宇点点头,指尖飘出极细的淡橙色熔焰,像根发光的细铁丝,轻轻裹住变形的合页,熔焰温度刚好,没一会儿,歪掉的合页就慢慢矫正,最后精准焊在了邮筒上,门一推一拉,“咔嗒”声清脆又利落。
风澈这时走到投递口旁,指尖凝出清亮的水脉,像根柔软的小刷子,轻轻扫过里面的铁锈和碎纸:“我把堵塞的地方清干净,以后塞信就顺畅了。”水脉刚扫过,他就伸手掏出卡在里面的旧报纸,抖了抖灰,王大叔赶紧接过:“这报纸我还没看呢,正好拿回去翻翻!”小姑娘凑过来一看,投递口变得干干净净,眼睛立刻亮了:“这下我的贺卡能塞进去啦!”
冰汐则走到邮筒凹陷处,手腕上的藤蔓轻轻缠上铁皮。嫩绿的生机能量顺着藤蔓渗进金属里,原本凹下去的地方慢慢鼓起来,细微的裂痕也渐渐收拢,连掉漆的地方都变得不那么明显,绿色的铁皮重新透出温润的光泽。“这样邮筒就结实了,以后刮风下雨也不容易坏。”她还伸手擦了擦邮筒上的灰,藤蔓在上面绕了个小小的树叶图案,和之前玩具、秋千上的装饰呼应着。
“刚烤的奶酥面包来啦!”面包店的刘老板推着小推车过来,车上的保温盒飘出甜香,“知道你们修邮筒累,特意多烤了点,大家都尝尝!”李阿姨也打开蓝布包,拿出一叠油纸包的饼干:“这是我自己烤的核桃饼干,香得很,你们也垫垫肚子!”羊角辫女孩立刻接过饼干,分给大家,还帮小姑娘把贺卡理平:“你的贺卡真好看,外婆收到肯定开心!”小男孩则举着他的玩具钟,在旁边数时间:“现在九点啦!寄出去的话,外婆后天肯定能收到!”
没一会儿,邮筒就修好了——门能顺畅开关,投递口干干净净,外壳的绿色虽还有些斑驳,却透着股精神劲儿。李阿姨第一个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把装着毛衣的包裹塞进投递口,看着包裹滑进去,脸上笑开了花:“这下好了,孙子肯定能按时穿上毛衣!”小姑娘也把贺卡寄了进去,还对着邮筒小声说:“外婆,生日快乐!”居民们排着队寄信,有的寄特产清单,有的寄家书,邮筒旁满是细碎的笑声。
灵汐翻着笔记本,金色文字显示“修复进度:100%”,紧接着,新的文字又跳了出来:“村西头的老磨坊坏了,居民说磨不了面粉,蒸馒头、做面条都不方便,想请人看看。”
“老磨坊?”刘老板咬着面包,想了想,“是不是有个大木轮的那个?我小时候还去那儿帮我妈磨过玉米面,磨出来的面可香了!”
玄夜接过李阿姨递来的饼干,咬了一口,核桃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好,明天去村西头。守护蓝星,就是守护这些能寄出家书、磨出好面的日常,对吧?”
小宇把最后一块面包分给星芽,星芽啄了口面包屑,翅膀上沾了点奶酥:“我明天能修磨坊的木轮吗?熔焰能量能把松动的木轴粘牢,肯定行!”
风澈笑着摸了摸小姑娘的头:“今天先让大家把信寄完,明天再去修磨坊!”小姑娘点点头,拉着羊角辫女孩的手,看着邮筒在晨光里泛着绿色的光,远处钟表店的钟声“咚——”地传来,和饼干的香味、寄信的笑声缠在一起,酿成了满街角的温柔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