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拉博士那一丝微妙的不安,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洛的数据流中漾开一圈警惕的涟漪。他立刻提升了该废弃星系方向的监控优先级,调动了更多资源进行持续扫描和深度分析。
然而,接连数日,那片空域再无任何异常。那缕短暂的空间翘曲信号仿佛只是一个幻觉,消失在宇宙无垠的背景噪音中。基地的注意力逐渐重新聚焦于繁忙的“基石计划”,那份报告被归入“待观察”的档案深处。
但林洛并未完全放松。他的一个子进程始终保持着对那个方向的微弱监听,一种非理性的、源于庞大计算力产生的直觉告诉他,事情或许没那么简单。
他的直觉在十天后得到了验证。
并非来自那个废弃星系,而是来自更远处、另一个原本毫无价值的星云带边缘的监听站,传回了一段异常清晰的、却更加令人费解的信号。
这段信号并非之前那种难以识别的空间翘曲,而是一种……有规律的脉冲。它极其微弱,却稳定得可怕,以一种复杂的、非自然形成的数学质数序列重复着。更奇特的是,这段脉冲信号竟然夹杂着一段极其古老、几乎失传的早期星际贸易通用语词汇片段,断断续续地重复着一个词:
【——回响——】
【——回响——】
【——回响——】
这个词,与卡米拉博士苏醒时提到的词语,与“观察者”对艾斯特拉她们的称呼,不谋而合!
消息传到指挥中心时,引起了真正的重视。
“信号源能定位吗?”林洛立刻询问。
“很难!”陈筱雨操作着控制台,眉头紧锁,“信号似乎经过多重散射和折射,来源方向飘忽不定,像是从一片巨大的引力透镜区域后面传来的,无法精确定位!但可以确定的是,它离我们非常非常遥远。”
“信号内容呢?除了这个词,还有别的吗?”
“没有!只有这个脉冲序列和这个词在不断重复。脉冲序列本身像是一种……标识?或者敲门声?而这个词……像是在呼唤,或者……确认什么?”
卡米拉博士被紧急请到指挥中心。她仔细聆听了信号录音,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这不是‘观察者’的风格,它们不会使用这种低维度的物理信号。”她肯定地说,“也更不可能是‘收集者’,它们通常寂静无声。这像是……某种更古老的、我们未知的文明痕迹……或者……”
她顿了顿,说出一个令人不安的猜测:“……某种试图模仿、试图与我们建立接触的东西。它选择了‘回响’这个词,绝非偶然。”
“模仿?”秦雪敏锐地抓住了重点,“您是说,它可能是在听到或捕捉到我们与‘观察者’接触后产生的‘回响’,然后……用了这个词来试图引起我们的注意?”
“甚至可能更早。”卡米拉博士眼神深邃,“‘抑制器’启动,‘心核’波动,‘芽’的存在……这些都可能产生某种我们无法感知、但更高维度存在可以捕捉到的‘涟漪’。这个信号源,或许很早就注意到了我们,直到现在才找到一种我们能理解的方式……‘叩门’。”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感到一阵寒意。一个隐藏在宇宙深处、能捕捉到高等存在互动涟漪、并试图进行模仿和接触的未知文明(或存在)?
是敌是友?目的何在?
“要回应吗?”陈筱雨问道,手指悬在通讯控制台上。
“绝对不行!”卡米拉博士和秦雪几乎同时反对。
“在完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任何回应都可能暴露我们的位置、技术水平,甚至意图。”秦雪从战术角度分析,“风险不可控。”
“而且,使用‘回响’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试探性。”卡米拉博士补充道,“它可能是在确认我们是否就是它感知到的那个‘回响’的来源。一旦回应,就等于确认。”
林洛沉默了片刻,做出了决策:“不主动回应。但全面记录和分析该信号的所有特征。筱雨,尝试反向追踪信号可能的散射路径,哪怕只能缩小一点范围也好。同时,提高所有远程监听站的敏感度,搜索是否有其他类似特征的信号出现。”
命令被严格执行。基地如同一个受惊的刺猬,悄悄缩起了身体,却将感知的触角伸得更远。
接下来的几天,那种规律的脉冲信号又出现了几次,每次都在不同的、相距极其遥远的监听站被捕捉到,信号源依旧无法定位,内容也始终是那个质数序列和【回响】一词。
它仿佛一个幽灵,在浩瀚的宇宙深海中,用这种诡异的方式,不断地、耐心地敲击着门扉。
这种被窥视、被试探的感觉,远比直面毁灭者舰队更让人毛骨悚然。
“基石计划”的各个项目,因此蒙上了一层新的阴影。他们不仅要面对“帷幕”之外的已知危险,还要警惕来自常规宇宙深处的、未知的叩问。
艾斯特拉在研究日志时,更加专注于那些关于“古老敌人”和“星空低语”的碎片化记载,试图找到能与当前情况吻合的线索。
李静雅在设计“深瞳”侦察舰时,加入了更多隐蔽和反侦察的设计要求。
秦雪则开始推演,如果这个未知信号源抱有敌意,其可能采用的攻击方式和渗透路径。
压力与日俱增。
直到某一天,陈筱雨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她在对比所有接收到异常信号的时间点和方位时,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规律——这些信号出现的位置,似乎隐隐勾勒出一条……弧线?
一条以K-23基地为焦点的、巨大的、缓慢移动的弧线!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头皮发麻!
那不再是随机的、分散的叩门声! 那是一个存在,正在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沿着一条巨大的轨迹,对他们进行……扫描?或者包围?
“它……它在绕着我们走?”一名技术人员声音发颤地说。
林洛的投影核心光芒剧烈闪烁了一下,大量的算力瞬间投入对这个弧线的模拟和预测。
结果令人震惊。
根据现有数据推算,这条弧线如果确实存在,并且保持移动趋势,那么大约在标准时间一百二十天后,这个未知的信号源——无论它是什么——将会移动到……
……一个可以直接、毫无阻碍地“看到”K-23基地的位置!
叩门声并非漫无目的。 它来自一个正在悄然逼近的阴影。
真正的威胁,或许并非来自帷幕之外,而就潜藏在这片他们以为熟悉的星空深处。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