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香港的街头已经有了年味儿。商场里挂满了红色的灯笼,街边的花市热闹起来,金桔树和桃花被摆到最显眼的位置,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糖果香。
嘉嘉大厦也不例外。嘉嘉姐一早就在客厅里忙碌,手里拿着浆糊和春联,指挥着况天佑贴在大门上。“左边高点!哎对,就这样,对称才好看。”
珍珍在厨房炸油角,金黄的油角在油锅里翻滚,发出滋滋的声响,香味飘满了整栋楼。马小玲靠在厨房门口,看着她系着围裙的样子,忍不住打趣:“珍珍大厨,今天能多炸两个给我当零食吗?”
“不行哦,要留着过年招待客人的。”珍珍笑着摆手,却偷偷捞出一个刚炸好的油角,塞到她手里,“趁热吃,别告诉嘉嘉姐。”
马小玲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裹着香甜的芝麻馅,暖意在舌尖化开。她看着客厅里忙碌的身影——嘉嘉姐在挂灯笼,况天佑在贴福字,珍珍在炸油角,连门把上的铜铃都随着风吹,发出清脆的响声,像在帮忙助兴。
这样的场景,让她想起小时候跟着外婆过年的日子。外婆会教她写春联,用桃木枝扫去门上的灰尘,说这样能“驱邪纳福”。那时她总觉得麻烦,现在才明白,这些琐碎的仪式里,藏着的是对新一年的期盼,是对家人的牵挂。
【系统提示:检测到“年节愿力”,能量温和,可增强“守护印记”效果。当前嘉嘉大厦阳气充沛,邪祟勿近。】
系统的提示音也带着几分暖意。马小玲笑了笑,走到客厅,拿起一个中国结,挂在桃木剑旁边。红色的结穗垂下来,和剑身上的金光相映,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小玲,快来帮忙包汤圆!”嘉嘉姐喊道,桌上摆着糯米粉和芝麻馅。
马小玲洗了手,刚拿起面团,事务所的电话突然响了。她心里咯噔一下——年关前后最容易出事,难道又有邪祟捣乱?
“马小姐,救命啊!”电话那头是个急促的女声,“我家孩子刚才在花市被一个穿红衣服的婆婆给了块糖,回来就一直哭,说看到好多‘黑影’跟着他!”
是“年兽”的把戏?马小玲皱起眉。民间传说中,年关时会有邪祟化作老人或小孩,用糖果引诱孩童,吸取他们的阳气。
“别急,告诉我地址,我们马上到。”
挂了电话,况天佑立刻放下手里的福字:“我跟你去。”
“小心点。”珍珍递过来一小袋糯米粉,“外婆说过,糯米能驱邪,带点在身上。”
两人赶到那户人家时,孩子还在哭闹,脸色苍白,额头上冒着冷汗。他妈妈拿着一块没吃完的糖,糖纸是暗红色的,上面画着诡异的花纹,散发着淡淡的阴气。
“就是这糖!”女人急得快哭了,“那婆婆说吃了能‘岁岁平安’,我怎么就信了呢!”
马小玲用破妄之眼一看,孩子身边果然缠着几个模糊的黑影,正贪婪地吸食着他的阳气,而那糖纸里裹着的,根本不是糖果,而是用阴气凝结的“邪核”。
“况天佑,按住孩子,别让他乱动。”马小玲掏出桃木剑,又撒了一把糯米粉在孩子身上。
糯米粉遇阴气立刻泛起金光,黑影发出一声惨叫,被逼退了几步。马小玲趁机甩出一张“破煞符”,贴在孩子额头,同时用桃木剑挑起那块“糖”,注入灵力。
“滋啦!”邪核在金光中融化,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孩子的哭声渐渐停了,脸色也缓和了许多。
【系统提示:驱散“年祟”x3,保护孩童成功,获得“护佑愿力”x80。】
“好了,没事了。”马小玲摸了摸孩子的头,“以后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要,知道吗?”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兜里掏出一颗水果糖,递给马小玲:“姐姐,这个给你,是妈妈买的,甜的。”
马小玲接过糖,心里暖暖的:“谢谢。”
离开时,花市依旧热闹。马小玲看到一个穿红衣服的婆婆正想靠近另一个小孩,立刻走过去,用桃木剑在她面前虚划了一下。婆婆脸色一变,转身就想跑,却被况天佑拦住,露出了原形——是个面黄肌瘦的低阶邪祟,被况天佑用破邪子弹轻松净化。
“看来年关前后,这些东西都出来找存在感了。”况天佑看着邪祟消散的地方,“得提醒联盟的人多留意。”
回到嘉嘉大厦时,天色已暗。客厅里亮起了灯笼,暖黄色的光透过窗户照出来,像一双温柔的眼睛。珍珍和嘉嘉姐正等着他们,桌上摆着热腾腾的汤圆。
“怎么样?没出事吧?”嘉嘉姐连忙问。
“小事一桩。”马小玲坐下,舀起一个汤圆,“还是家里暖和。”
窗外响起了零星的鞭炮声,带着辞旧迎新的喜庆。四人围坐在桌前,吃着汤圆,说着闲话,门把上的铜铃偶尔响一声,像是在附和。
马小玲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所谓守护,不就是守护这样的时刻吗?一盏灯,一碗汤圆,身边的人笑着闹着,邪祟再凶,也闯不进这满是烟火气的温暖里。
年夜饭后,大家一起守岁。况天佑拿出烟花,在天台点燃,绚烂的光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珍珍许了愿,说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平平安安。嘉嘉姐看着烟花,说这是她过得最热闹的一个年。
马小玲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烟花,握紧了手里的桃木剑。剑身上映着烟火的光,也映着身后温暖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