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的表彰大会结束后,喧嚣与掌声渐渐散去。沈青云婉拒了同事们庆祝聚餐的邀请,将那枚沉甸甸的一等功奖章和红头任命文件仔细收好,独自一人回到了省厅为他安排的临时宿舍。
房间里很安静,与不久前会场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他站在窗前,望着省城滨州璀璨的夜景,心中百感交集。重生以来的点点滴滴,如同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闪过——从富民县火车站广场那个青涩的报到新警,到如今站在省厅领奖台上一战成名的年轻警官,这其中的艰辛与风险,唯有他自己深知。
手机在寂静中响起,打破了沉思。屏幕上显示着“妈妈”两个字。
沈青云脸上冷硬的线条瞬间柔和了下来,他按下接听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温暖:“妈。”
“青云!”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李婉晴急切又充满喜悦的声音,“刚才……刚才你爸接到他老战友的电话,说在内部的通报上看到你的名字了!立了一等功?还当上副支队了?是真的吗?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先跟家里说一声!”
母亲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带着浓浓的关切和骄傲。
“妈,是真的。刚开完会,正准备给您和爸打电话呢。”沈青云语气温和,带着安抚的意味,“事情比较突然,之前一直在保密阶段,不方便说。”
“你这孩子……总是这样,报喜不报忧。”李婉晴的声音带着哽咽,“上次打电话还说在派出所挺好的,这转眼就跑到省厅办那么大的案子去了……多危险啊!我在新闻上看到那个曹……那个人的消息,心里就直打鼓,没想到我儿子就在办这个案子……”
“妈,我没事,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嘛。”沈青云连忙安慰,“案子很顺利,大家都很好。”
“好好好,没事就好,立功就好!”李婉晴絮絮叨叨地嘱咐着,“在省里工作,不比在县里,要更加注意身体,按时吃饭,别总熬夜……对了,你爸要跟你说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接着,一个沉稳而略带威严的声音传了过来,正是沈青云的父亲,在省政法委担任研究室主任的沈振邦。
“青云。”
“爸。”沈青云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对于这位一向严谨、甚至有些古板的父亲,他心中始终存有一份敬畏。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似乎在斟酌词句。半晌,沈振邦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关切,有骄傲,或许还有一丝如释重负:
“事情,我都听说了。做得……不错。”他顿了顿,似乎在克服某种习惯性的严厉,“这个案子,牵扯很深,水也很浑。你能顶住压力,坚持原则,凭借自己的能力打开局面,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证明了你是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警察!没有辜负组织,也没有辜负……我和你妈妈的期望。”
这几乎是沈青云记忆中,父亲对他最高、最直接的褒奖。他知道,以父亲的性格和所处的位置,能说出这番话,已是极其不易。
“谢谢爸。”沈青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不过,也不要骄傲自满。”沈振邦的语气恢复了惯有的严肃,“荣誉只代表过去。省厅平台更高,挑战也更大。到了新的岗位,要戒骄戒躁,虚心学习,团结同志,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守纪律底线。明白吗?”
“明白,爸,我会牢记您的教诲。”沈青云郑重回答。
“嗯。”沈振邦应了一声,语气缓和了些,“你妈妈念叨你好久了。这个周末要是没什么紧急任务,就回家一趟吧,你妈妈给你包你最爱吃的三鲜馅饺子。”
“好,我一定回去。”沈青云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家的温暖,永远是卸下所有盔甲后最柔软的归宿。
挂了电话,沈青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亲的认可,母亲的牵挂,让他感觉所有的付出和风险都是值得的。他并非孤军奋战,他的身后,始终有一个温暖而坚实的港湾。
他想起前世,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忽略了家庭,直到父母离去才追悔莫及。这一世,他绝不会重蹈覆辙。
正当他沉浸在家庭温馨的思绪中时,手机又响了一下,是短信提示音。他拿起一看,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内容很简单:
“沈大英雄,恭喜高升!还记得火车站那个被你帮忙抢回钱包的失主吗?:-) —— 周晓卉”
后面还附了一个可爱的笑脸表情。
周晓卉?沈青云略微回忆,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梳着利落马尾、眉眼飒爽的姑娘。没想到她还留着我的电话?他微微一笑,回复道:“谢谢。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很快,对方又回了过来:“对你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我可是帮了大忙!一直想好好谢谢你,不知沈大英雄明天晚上是否有空?我知道一家很地道的本帮菜馆。”
看着这条带着几分俏皮和试探的短信,沈青云沉吟了片刻。他对这个爽朗、知恩图报的姑娘印象不错。或许,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适当地接触一下工作之外的人和事,也不错?
他回复道:“好,地址发我。”
放下手机,沈青云感觉肩上的疲惫似乎都减轻了不少。事业上取得了阶段性的大捷,家庭关系融洽温暖,似乎……还可能有新的际遇在眼前展开。
这一切,都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问鼎之路,固然充满挑战与孤寂,但若有温情相伴,或许会走得更稳、更远。
他拿起笔,在新的工作笔记本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了今天的日期,以及一行字:
“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省城滨州的夜,温柔而深邃。对于沈青云而言,一个全新的篇章,正伴随着家的温暖和未来的期许,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