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博物馆的众人后,风挽歌和张灵渊没有立刻投入新的戒备,反而借着晨光里的松弛,决定在余杭多留几日。
既是给紧绷的神经松绑,也是想好好看看这片他们拼命守护的土地,到底藏着多少烟火气的温柔。
.........
两人先去了余杭宋城。刚走到入口,就被扑面而来的宋式风情裹住。
青灰色的城墙爬着藤蔓,城楼上挂着朱红的灯笼。
穿着襦裙,长衫的工作人员往来穿梭,偶尔还能听见街角传来的叫卖声:“糖葫芦嘞,甜掉牙的糖葫芦!”
张灵渊盯着一个扎着双丫髻、提着食盒的姑娘看了半天,直到风挽歌拍了他一下才回过神。
耳根微红:“师兄,他们穿的衣服,跟龙虎山藏经阁里古画里的一模一样!”
风挽歌笑着点头,拉着他往里走。
城里的街道铺着青石板,两侧是飞檐翘角的店铺,有的卖着宋式糕点,有的摆着手工簪子,还有的搭着戏台,正演着《白蛇传》的片段。
台上的“白素贞”水袖一甩,台下立刻响起阵阵掌声,张灵渊看得入迷,连手里的糖画都忘了吃,那是风挽歌刚给他买的,画的是条小青龙,糖衣脆得咬一口能甜到心里。
走到“风月阁”前,刚好赶上抛绣球招亲的戏码,二楼的“小姐”将绣球往人群里一抛。
张灵渊下意识伸手去接,却被旁边一个穿汉服的小姑娘抢了先,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
他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风挽歌却递给他一个刚买的定胜糕:“尝尝,宋城的特色,糯米做的,甜而不腻。”
张灵渊咬了一口,软糯的糕体裹着豆沙馅,确实好吃。
两人又去看了皮影戏,演的是《岳飞传》,黑色的皮影在灯光下灵活舞动,配音的老艺人声音铿锵有力。
张灵渊看得眼睛都不眨,直到散场还在念叨:“那皮影怎么能那么灵活?比我用雷法操控符纸还厉害!”
风挽歌没解释,只是笑着看了看张灵渊,有些凡人的手艺,虽没有灵力加持,却藏着千年的匠心,这正是余杭最动人的地方。
......
第二日,两人去了垂云通天河。刚到洞口,就感觉到一股清凉的水汽扑面而来,与外面的暖阳形成鲜明对比。
洞口立着一块石碑,刻着“垂云通天河”五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是古人留下的痕迹。
“听说这里是地下暗河,要坐船进去看。”
风挽歌指着不远处的乌篷船,船夫正撑着竹篙在岸边等候。
张灵渊跟着他上船,刚坐稳,船就缓缓驶入溶洞,洞口的光线渐渐变暗,只剩下船头挂着的小灯,发出暖黄的光。
溶洞里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有的像倒挂的冰锥,有的像腾空的飞龙,还有的像层层叠叠的莲花。
船夫手里的手电筒照过去,钟乳石瞬间染上不同的颜色。
红色的像火焰,蓝色的像深海,绿色的像翡翠,流光溢彩,仿佛闯进了幻境。
“哇!师兄你看那个!”
张灵渊指着一块巨大的钟乳石,形状像极了展翅的凤凰,“好像真的要飞起来一样!”
风挽歌点点头,指尖轻轻划过船舷的水汽。
他能感知到,这些钟乳石里藏着极淡的灵韵,是千万年水流冲刷沉淀下来的自然之气,纯净得不含一丝杂质。
“这是自然的馈赠,比任何修士炼制的法器都要珍贵。”他轻声说,声音在溶洞里回荡,带着淡淡的回响。
船行到半途,遇到一处“暗河瀑布”,水流从头顶的钟乳石上倾泻而下,落在船边溅起细小的水花。
张灵渊伸手去接,冰凉的水溅在指尖,让他忍不住笑出声:“好凉!比龙虎山的山泉还凉!”
船夫笑着解释:“这水是地下泉眼来的,能直接喝,甜得很。”
张灵渊真的掬了一捧,尝了尝,果然带着清甜,比城里的井水还爽口。
出溶洞时,阳光刚好斜照进来,张灵渊回头看了一眼,还在念叨:“里面的钟乳石太好看了,下次要是带师父来,他肯定喜欢。”
......”
第三日,两人去了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刚进山门,就被一片茂密的竹林挡住了视线。
竹子长得笔直,高达十几米,竹叶在风里轻轻摇晃,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欢迎他们。
“这里的竹子非常不错啊!”
张灵渊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竹身,冰凉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
两人沿着竹林间的石板路往上走,路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和游动的小鱼。
走到一处浅滩,张灵渊停下脚步,蹲在溪边玩起了打水漂。
他捡起一块扁平的石头,手腕一甩,石头在水面上跳了五六下,才沉下去。“师兄,你也来试试!”他递了一块石头给风挽歌。
风挽歌笑着接过,轻轻一抛,石头竟在水面上跳了八九下,引得张灵渊惊呼:“师兄你太厉害了!比我还会玩!”
两人沿着小溪往上走,还遇到了一处小瀑布。
水流从几米高的岩石上落下,砸在下方的水潭里,溅起白色的水花。
水潭边有几块平整的石头,风挽歌坐在上面,掏出随身携带的伏羲琴,轻轻拨动琴弦。
琴音在竹林间回荡,与溪水声、竹叶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自然的乐章。
张灵渊坐在旁边,闭着眼听着,连呼吸都放轻了,他从未觉得琴音这么好听,好像连心里的烦躁都被涤荡干净了。
“师兄,以后要是有空,我们还来这里弹琴吧。”张灵渊轻声说,语气里满是向往。
风挽歌点点头,指尖的琴音渐渐放缓:“好,下次来,我们带点吃的,在这里待一整天。”
几日游玩下来,两人最难忘的还是余杭的吃食。
他们去吃了西湖醋鱼,刚端上桌时,鱼身泛着淡淡的金黄色,浇着琥珀色的醋汁,看起来很诱人。
张灵渊夹了一块,刚放进嘴里,就皱起了眉头,小声对风挽歌说:“师兄,这鱼怎么这么酸啊?比龙虎山的醋还酸。”
风挽歌忍不住笑了,自己尝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带着鱼肉的鲜嫩:“西湖醋鱼就是这个味道,酸甜口,解腻。你要是吃不惯,一会儿我们点别的。”
后来他们又点了东坡肉,大块的五花肉炖得软烂,红亮的酱汁裹在肉上,用筷子一夹就能分开。
风挽歌夹了一块,入口即化,咸甜适中,带着黄酒的香气。
这味道让他想起母亲炖的红烧肉,心里暖暖的。
“这个好吃。”他难得多吃了两块,连张灵渊都忍不住尝了一口,觉得比醋鱼合胃口。
最让张灵渊喜欢的是余杭酱鸭。刚端上来时,酱鸭的皮呈深红色,散发着浓郁的酱香。
他撕了一块鸭肉,肉质紧实,咸香入味,连骨头缝里都带着酱汁的味道。
“这个好吃!比龙虎山的卤鸭还香!”他一边吃,一边点头,嘴里塞得满满的。
离开前一天,张灵渊还特意去那家酱鸭店,打包了一大包,装在油纸袋里,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回去路上可以吃,还能给师父和师兄弟们带点尝尝。”
转眼就到了张灵渊离开的日子。风挽歌送他去车站,路上,张灵渊还在念叨着这几天的经历:“宋城的皮影戏、垂云通天河的钟乳石、大奇山的竹林,还有酱鸭,我都记着呢。”
风挽歌笑着听他说,手里提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刚买的定胜糕和东坡肉:“这些你带着路上吃,定胜糕放凉了也好吃,东坡肉我让店家真空包装了,回去加热一下就行。”
到了车站门口,张灵渊接过袋子,又摸了摸背包里的酱鸭,才有些不舍地看着风挽歌:“师兄,我走了,你在余杭要照顾好自己!”
风挽歌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会的。你回去路上注意安全,到了龙虎山记得报平安。”
“嗯!”
张灵渊用力点头,又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小的雷符,递给风挽歌,“这个给你,要是遇到危险,捏碎就能引雷,虽然威力不大,但能帮你争取时间。”
风挽歌接过雷符,指尖传来熟悉的雷力气息,心里暖暖的:“好,我收着。下次见面,我们再一起去大奇山弹琴。”
“一言为定!”
张灵渊笑了,露出一口白牙,转身跑进了车站。他走了几步,又回头挥了挥手,直到看不见风挽歌的身影,才加快脚步去检票。
风挽歌站在车站门口,看着张灵渊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手里还捏着那枚雷符。
晨风吹过,带着淡淡的酱鸭香气,他想起这几天的时光。
宋城的热闹、溶洞的奇幻、竹林的宁静,还有张灵渊吃酱鸭时满足的模样,心里满是温暖。
他转身离开车站,沿着街道慢慢走。阳光正好,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卖早点的小贩吆喝着,孩子们追着打闹,一派烟火气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