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益勾结巡防营谋反,证据确凿,被梁帝下诏处死,参与谋反的巡防营将士全部被诛灭了九族,整个金陵城血流成河。
巡防营谋反过程中,城防军中不少将士不明实情,擅离职守,甚至被牵扯其中。大半的将领被撤职调查,城防军原本有五万人左右,经过此次暴乱,锐减至了两万左右。
还有前朝的荣阳公主趁乱谋反,最终被梁帝下诏禁足,永生不得踏出崔府一步,整个崔府被连累其中。全府上下原有的下人都被流放边境,禁军副统领崔旭更是被打入大牢,等待梁帝最后的裁决。
因为崔旭的原因,皇城的禁军也经历了一场大洗牌,与崔旭关系密切的都被调查降职,升上去的都是一批新选拔的将领,各方势力的人都有。
崔府,
荣阳公主冷漠地听着三德子宣布圣旨,圣旨念完之后,她满腔怒火无处发泄,暗地里咬紧了牙关,止不住地浑身颤抖,说道:“萧庶人接旨。”
荣阳公主早在多年前就被梁帝下旨贬为了庶人,虽然崔府上下依旧尊称她为公主,但是在接受圣旨这种公共场合,她必须要以庶人自称。
三德子将圣旨轻轻地放在荣阳的手心中,和颜悦色地说道:“您快起来吧,千万别坏了身子,陛下还是想念您这位姐姐的。”
荣阳像是一塑雕像,就这么一直跪着,对于三德子的示好并不说话,甚至一个眼神都没有给他。三德子见状也不再自找没趣,带着几个内监便离开了崔府,临走前还叮嘱了一句,让荣阳管好崔府上下,不要再惹出是非。
三德子走出崔府大门,随后一队禁军士兵小跑了进去,沉重的大门缓缓紧闭,不出意外的话,这里将是荣阳一辈子的监牢。
三德子叹息着摇了摇头,转头对着身边几个内监说道:“你们都给咱家记住了,以后做人做事都要低调些,皇亲国戚犯了错都要被惩罚,咱们更是要谨慎做事。”
几个内监纷纷低头哈腰,一脸赔笑,“谨遵三公公教诲。”
此刻的三德子俨然一副大总管的模样,现在宫中名义上是有两个大总管,一个曹成守着太皇太后,基本不管理宫中事务。另一个就是梁帝的心腹高湛,他年事已高,过不了几年就要退下来。
几个地位低下的小内侍都清楚,三德子如今管理着宫中大半的事务,已经是有着实际权力的大总管了,他们这次是在众人中挤破了头,才能跟着三德子出宫一趟,就是为了巴结这位未来的大总管。
崔府中的荣阳缓缓地站起身来,她虽然被梁帝终身禁足,但是她怎么会甘心就这么失败。她捧着圣旨,仿佛被抽走了灵魂一般,一步一步地走回了房间。她的女儿崔明月担心地跟在身后,母女两人进了房间后,荣阳的眼神逐渐变得狠厉。
她回头看向正值妙龄的崔明月,长得娇艳可人,眼神中透露了一丝希望,喃喃说道:“我还没有输。”
崔明月疑惑地看向母亲,还以为自己母亲接受不了打击,情绪陷入了崩溃,她不清楚的是,此刻的她已经成为了一颗棋子。
这场暴乱的另一批受害者,大渝、东海、南楚等国家的使团,他们在惊魂未定下,纷纷请求离开大梁。尤其是心虚的南楚使团,宇文暄自知他勾结凌益的行径,并且宇文念还将他勾结凌益的事情告诉了萧景渊。
宇文暄还是害怕到时候被萧景渊揭穿,于是连上了三封请辞折子,想要尽快离开大梁返回南楚。
不过宇文暄离开大梁前,还是动了一点歪心思,他准备将娴玳郡主宇文念留了下来,他将宇文念叫来,问:“念念,我就要回南楚了,你想继续留下,还是跟我回去?”
“放心,不管你怎么选择,我都会支持你的。”
宇文念说道:“陵王殿下,我想留下来,我还要接哥哥回家。”
宇文暄点头,欲言又止,宇文念看穿了他的小心思,说道:“我不会将那晚的所见所闻告诉别人的。”
“念念。”陵王复杂看向宇文念,心中不禁有些羞愧。
一场暴乱之后百废待兴,对于梁帝来说,没有精力去决定将她许配给谁,所以一直将这件事情搁置。
而梁帝思考了许多天的事情,就是金陵城的军事守备力量,他最终决定重建巡防营,重组城防军。
梁帝将一干重臣聚集起来商讨事情,其中就有兵部尚书王猛,问道:“王猛,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推荐的人选?”
王猛道:“陛下,城防军主将和巡防营主将这两个位置关乎京城安危,以往我们选拔都是根据功勋与才能。选拔出来的这些人却是有才无德,这也是导致这一次暴动的原因,臣以为陛下可以委派有资历的重臣出马,或者任用一位皇子担任。”
梁帝一听有了些兴趣,问道:“你心里有人选了?”
王猛说道:“前不久在边境调回来的老长林王萧庭生、勇毅侯燕牧,还有万松柏将军、宁国侯谢玉,他们都是身经百战、忠心耿耿的老将,都可以胜任两个位置中的任意一个。”
王猛所提到的谢玉、万松柏就在当场,他们听到自己的名字后,不禁有些意外。尤其是谢玉,那天在朝堂上,王猛为了萧景渊与谢玉对立,现在却又举荐了他。
梁帝问道:“朕要是没听错的话,你还说可以任用皇子,怎么没听见你说的人选?”
王猛镇定地答道:“微臣心里想,诸位王爷皇子的心性才能,陛下作为父亲是最了解的,恐怕您的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忠臣举荐人才,这是国事,微臣已经做了,而老子安排儿子,那是家事,无需臣多言了。”
梁帝哈哈大笑,“王卿说起话真是有意思,怪不得李林他如此看重你,当初死活都要推荐你坐尚书之位。”
他直勾勾地盯着王猛,故意道:“朕是看好秦王的,但是他还是太年轻了,靖王就不错,比秦王要成熟稳重。”
王猛并没有露出梁帝想要看到的神情,他只是笑了笑,说了一句陛下英明,谦逊地行了一礼,退到了一边。
梁帝又将视线看向了万松柏和谢玉,最终一番考量之后定下了人选。
一道道旨意下达,一封封任命出宫,梁帝任命马上就要回京的靖王萧景琰为巡防营主将,将曲陵侯程始提拔到了巡防营的副将,将万松柏任命为城防军主将,燕牧成为了城防军副将。
除此之外,梁帝还提拔任命了一批武官,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荀飞盏顶替了崔旭的副统领之位,掌管了大半禁军兵力,在禁军中的地位仅次于蒙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