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贾璋思绪翻飞之际,俞承领着两个身着劲装、腰佩绣春刀的汉子走了进来。
俞承恭敬禀报:“大人,司中诸位大人都到齐了。”
贾璋点了点头,淡淡道:“很好,你先退下吧。”
“是!”俞承躬身退了出去。
刚进来的两人,其中一位约莫四十来岁,身形异常魁梧,比常人高出一个头不止,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子,肌肉虬结,将身上的劲装撑得鼓鼓囊囊,一看便是孔武有力之辈。
他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卑职南镇抚司百户乔工,参见镇抚使大人!”
另一位则年纪稍轻,约三十出头,脸型方正,皮肤黝黑,眉宇间带着一股刻板严肃、不苟言笑的气质。
他也紧随其后抱拳行礼,声音中带着一股冷硬:“卑职百户方不阿,参见大人!”
贾璋的目光在四人脸上缓缓扫过,笑道:“很好,人都到齐了!”
“诸位都是南镇抚司的栋梁之材,本官初来乍到,往后司中事务,还要多多仰仗诸位鼎力相助。”
佥书和光连忙笑着说道:“大人言重了!为大人效力,为太上皇和陛下尽忠,本就是下官等的本分!”
贾璋收起笑容,正色道:“本分这个词,说得好!本官最喜欢的就是‘本分’!”
“本官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自己的‘本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信任,也不要……让本官难做。”
他面色一沉,目光锐利如刀,缓缓从和光、方圆、乔工、方不阿四人脸上逐一扫过,声音冷厉:“本官喜欢将丑话说在前面,谁让本官难做,那也就别怪我不顾体面,做出一些难看的事情来。”
说话间,一股无形的、凌厉的气势如同潮水般以贾璋为中心散发开来,瞬间笼罩了整个房间。
堂中四人,皆是心中一凛,面色发白,仿佛被什么凶兽盯上了一般。
他们万万没想到,贾璋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威势!
这气势,可比上一位南镇抚使强横多了!
尤其是乔工和方不阿,他们自身也有修为在身,更能清晰地感受到贾璋那如同汪洋般深不可测的气血之力,远在他们之上!
这无声的威慑,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过了两三个呼吸,贾璋将浑身气势一收,脸上再次露出随和的笑容,语气也缓和下来,“当然了,只要诸位能恪尽职守,让本官满意,该有的功劳,一个也不会少!”
“重赏厚赐,向陛下推荐,破格提拔,都是有可能的。”
“至于以前司里的一些……嗯,‘惯例’、‘潜规则’,只要做得不太过分,不影响大局,本官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话一出,众人心里都不由松了口气。
贾璋这番话,先以雷霆之势震慑,再以怀柔之策安抚,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玩得炉火纯青。
堂中四人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自然知道贾璋的用意,要完全掌控南镇抚司。
新官上任三把火,听话的,有肉吃,不听话的,就把你烧得灰飞烟灭!
四人不敢怠慢,连忙齐声应道:“是!大人!下官(卑职)定当谨遵大人教诲,恪尽职守,为大人效力!”
贾璋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几分,“刚才和佥书已经简单介绍过司中两大事务。”
“下面,就请诸位再详细说一下各自的职责和分管的具体事务,也好让本官心里有个底,日后分派差事,也能有的放矢。”
四人闻言,依次上前一步,开始介绍。
听着他们的介绍,贾璋对这几个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和光,佥书,从五品,主要职责是协助镇抚使处理司内日常事务,协调各方关系,管理文书往来,相当于是副手。
方圆,知事,正六品,主要负责司内各类文书的起草、誊录、归档;管理档案卷宗;若遇内部监察案件,也负责前期文牍调查、证据整理等事宜。
乔工,百户,正六品,负责管理军匠处,按时、按质、按量打造好规定的武器,他本人也是个技艺高超的匠人。
方不阿,百户,正六品,负责管理南司诏狱,以及执行缉拿、审讯、看押等任务,相当于是南司的打手,实力在炼骨境巅峰。
简单来说,佥书和光是副手,知事方圆管文书,百户乔工掌“生产”,方不阿负责“监察”。
分工明确,各管一摊。
这四个人,就是南镇抚司的核心班底了。
当然,他作为镇抚使,在南司内拥有绝对的权力。
“很好!”听完之后,贾璋微微颔首,“今儿,咱们就算是正式认识了!”
“以后,大家便是在一条船上的人了,当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为陛下效力!”
“司内事务,还是一切如常,若本官有事,再另行通知!”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四人:“现在,诸位随我一起去校场,见见司中的校尉和力士们。”
“是!大人!”四人齐声应道。
一行人出了二堂,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位于衙门后方的校场。
校场占地颇广,地面以黄土夯实,四周插着旌旗,迎风招展。
此刻,校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人,近千名身着各色锦衣卫服饰的校尉、力士、军匠已经列队站好,正等他训话。
刚一到校场,俞承就屁颠屁颠地小跑着迎了上来。
他满脸堆笑,躬身道:“大人!司中人员,除部分在外执行公务或因特殊原因告假者外,均已集合完毕!请大人示下!”
贾璋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你一个门子,组织调度能力不错嘛。这么快就将近千人集合完毕,井井有条。”
俞承脸上笑容一僵,露出讪讪之色,连忙解释道:“回大人,卑职……卑职是小旗,只是方才正好在门口遇到您,有幸第一个迎接到大人……”
贾璋饶有兴趣地打量了他一番。
俞承身上穿的衣服,确实和其他守门的力士不同,只是他初来乍到,还认不出锦衣卫的官服品级,方才误以为他是门房的小头目。
小旗,从七品,是锦衣卫体系中最低品级的官职。
但是,即便品级再低,好歹也是个官。
“哦?原来是俞小旗。”贾璋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那倒是本官误会了!”
他微微颔首,没有点破其中刻意的“巧合”,只是摆了摆手,“行了,你做得很好,归队吧。”
“是!谢大人!”俞承如蒙大赦,心中更是狂喜。
镇抚使大人没有反感他刻意的逢迎讨好,还肯定了他的能力!
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他连忙躬身退下,小跑着回到自己的小队前面站好,腰杆挺得笔直。
贾璋心里了然,哪有那么多“正好”?
这俞承必然是心思活络,想要抓住机会在他面前露脸。
不过,贾璋却并不打算和他计较。
初来乍到,根基未稳,他确实需要提拔一批愿意向他靠拢,且能力尚可的下属。
这和光、方圆、乔工、方不阿四人,官职都已不低,人脉盘根错节,要让他们死心塌地听话,难度不小。
而且,几人刚才言语间都是说的“太上皇和陛下”,由此可见,他们并不完全忠诚于隆正帝。
反倒是俞承这种底层小官,更容易收服,而且看上去倒是个机灵的,可以考虑培养一下。
当然,给他机会,还要他有能力,能抓得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