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闻声,顿时看向黛玉,笑道:“林妹妹!哪里不巧?你来得正好!”
“快进来看看,这些玩意儿里有没有你喜欢的,尽管拿去玩罢!”
黛玉莲步轻移,身姿袅娜地走了进来,目光在那几箱打开的贺礼上扫了一眼,撇了撇嘴角,淡淡道:“又不是送我的,我不要!”
她走到香菱身边,问道:“香菱,我昨儿让你看王摩诘的那几首诗,可看完了?”
香菱连忙回道:“已经读完了!只是其中有些典故和深意,我资质愚钝,原本不甚明了,幸好今儿宝姑娘来了,给我细细讲解了一番,这才理解其意。”
黛玉闻言,眼波流转,不经意地瞥了贾璋一眼,声音幽怨:“我说呢,往日这个时辰,你早来了,原来是被宝姐姐绊住了。”
“宝姐姐好为人师,又学问渊博,肯屈尊教你,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可惜了,宝姐姐以前竟没早些发现你这块璞玉,如今倒来抢我的学生了。”
薛宝钗闻言,丝毫不恼,反而上前亲热地拉着黛玉的手,打趣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我不过是闲来无事,碰巧见香菱妹妹在看书,便随口和她聊了几句,哪里就谈得上‘抢’学生了?”
“该是你的,任谁怎么抢也抢不走!”
香菱看林姑娘和宝姑娘你来我往,两位姑娘说的话,怎么听上去怪怪的,让她一头雾水。
她呆呆地问道:“林姑娘、宝姑娘,难道这学诗,也讲究个师承门户,只能跟着一个先生学?”
她这懵懂天真的一问,让原本有些微妙的气氛顿时一松。
黛玉轻笑道:“倒是没有这个规矩。只是怕你学得杂了,博而不精,两边都没学到精髓,反倒走了弯路。”
香菱闻言,笑道:“原来是这样。不过我觉得,两位姑娘讲的都很好,虽然有些地方说法不太一样,但细细想来,道理却是相通的。”
“林姑娘讲得好,宝姑娘也好,都好!”
贾璋在一旁听着,不由得发出一声轻笑,心中默默给这个“呆香菱”点了个赞,真是无意间化解了一场小小的“交锋”。
黛玉听到他的笑声,眼波流转,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贾璋则回以一个无奈的微笑。
薛宝钗将两人默契的互动都看在眼里,心中微涩,面上却依旧保持着端庄得体的笑容。
“宝兄弟倒是偏心,颦儿一来,你就忙不迭地问她喜欢什么。”
“我在这儿看了好半晌,宝兄弟却是连问都不曾问我一句呢。”
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玩笑和醋意。
贾璋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讪讪之色,解释道:“宝姐姐快别这么说。”
“我是想着宝姐姐性情高洁,一向不喜这些金银俗物,所以才没敢唐突。”
“宝姐姐若是有看得上眼的,只管拿去就是。”
薛宝钗的目光在那些礼品中逐一扫过,最终落在一块质地温润、雕工精美的玉佩上。
她用肌骨莹润的手指指着这块玉佩,嘴角噙着一抹浅笑,大大方方道:“既然宝兄弟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这块‘琼琚’,玉质通透,雕纹古雅,我看着就喜欢。”
“宝兄弟,可舍得给我?”
贾璋心中顿时一凛!
薛宝钗选什么不好,偏偏选了一块玉佩!
选这东西,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谁不知道他出生时便衔着一块“通灵宝玉”,薛宝钗此刻向他要玉佩,还能是什么意思?
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而且,她不说“玉佩”,还偏偏说“琼琚”,生怕大家听不懂似的。
《诗经·卫风·木瓜》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赠我木瓜(微薄之情),我回赠你美玉(厚重之礼),并非只是为了答谢你,而是珍重我们之间的情意,希望永远和你相好。
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很大胆地表明心迹了。
贾璋装作什么都没听懂,爽朗一笑:“宝姐姐喜欢,尽管拿去便是。”
说着,他俯下身,先是将薛宝钗指的那块玉佩拿起,接着目光在箱中搜寻,很快便挑出一支通体洁白、细腻无瑕的羊脂白玉做成的玉簪。
他站起身,先将那枚玉佩递给薛宝钗,笑道:“宝姐姐慧眼,这玉佩正配姐姐的端庄娴雅。”
随即,他转向黛玉,拿着那支玉簪,真诚道:“林妹妹,我看这支玉簪清雅灵秀,正合你的气质。”
说罢,他不等黛玉拒绝,便走到黛玉身前,自然而然地将这支玉簪轻柔地插在黛玉的发髻上。
发簪!乃女子束发之物!
要说什么最能表达男子的爱慕,无疑就是发簪了。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而且,除了爱慕之外,还具有“正妻”的意象!
黛玉猝不及防,脸颊瞬间飞起两朵红霞,一直蔓延到耳根。
虽然他们相互知道对方的心意,但这天魔星当着宝钗的面,又何必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
她贝齿轻咬下唇,终究没有拒绝,只是微微低下头,任由那支象征着特殊情意的玉簪留在自己发间,心中如同小鹿乱撞,又是羞涩,又是甜蜜。
薛宝钗站在一旁,手中握着那枚冰凉的“琼琚”,看着贾璋为黛玉簪发的亲昵举动,以及黛玉那含羞带喜的模样,心中顿时泛起一股难以抑制的酸涩。
她岂能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
她早就知道,自己在宝玉心里,无论如何也比不上黛玉。
但是,亲眼见到,并且被区别对待,还是让她心里不是滋味,五味杂陈。
纵使心中酸楚,但她面上依旧维持着端庄的笑容,只是那笑容,略略淡了几分。
香菱看着这几人,更懵了,怎么刚才还在说学诗的事儿,一转眼就突然变成送礼了?
宝二爷、林姑娘、宝姑娘,他们的脑回路也太奇怪了。
袭人、晴雯、平儿等人,虽然听不懂她们具体说的是什么意思,但也能感受到一种微妙的气氛。
就在这时,袭人清点完毕,禀报道:“二爷,所有物品都已核对无误,一样不差。”
贾璋点了点头,从中拿出一个做工精巧、分量十足的金项圈,递给平儿:“平儿,这个你带回去给凤姐姐,就说多谢她为我封爵的事费心操持,一点小心意,请她务必收下。”
他这话刚说出口,宝钗和黛玉的目光瞬间又聚焦到他身上,带着探究和审视。
贾璋连忙解释:“林妹妹,宝姐姐,这就是真的谢礼。”
“你们俩可别想歪了!”
平儿见状,不由掩嘴轻笑,屈膝行礼道:“谢宝二爷,奴婢就代我们奶奶收下了,一定将宝二爷的话带到。”
她双手恭敬地接过金项圈,便带着同行的那几个嬷嬷离开了。
袭人则招呼着院里的丫鬟婆子们,将这几箱贺礼小心翼翼地搬到宝二爷的卧房。
一时间,院子里便只剩下贾璋、薛宝钗和林黛玉三人。
薛宝钗看了看天色,率先开口,语气依旧温和:“时辰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多谢宝兄弟的厚赠。” 她扬了扬手中的玉佩,“我会好好珍藏”。
贾璋也没挽留,将她送到院门口:“宝姐姐慢走,得空再来玩儿。”
待薛宝钗的身影消失在院外,黛玉这才轻哼了一声,“人都没影了,还看呢?”
“得了,人家都走了,我也该回去了。”
贾璋转过身,走到黛玉面前,温声道:“林妹妹,可是生气了?”
黛玉撇着嘴道:“我有什么可生气的?”
“我也犯不着生气,我是什么身份,哪敢生你的气?”
贾璋伸手,轻轻握住黛玉微凉的小手,目光真诚,叹道:“林妹妹,你这么说,可真是伤了我的心了。”
“我对你的心意,天地可鉴,你难道还不明白吗?”
黛玉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心中一暖,“你对我的心意,我自然明白!”
“但是,她对你的心意,难道你就不明白?”
贾璋闻言,非但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反而凝视着黛玉的眼眸,正色道:“我自然明白!”
“可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家族,这又有什么呢?”
他顿了顿,试探道:“你现在叫她‘宝姐姐’,她将来叫你‘林姐姐’,大家和睦相处,难道不好吗?”
黛玉闻言,心湖如同被投入一块巨石,骤然掀起惊涛骇浪!
她一双似泣非泣的含情目瞬间瞪得圆圆的,啐了一口,羞恼道:“呸,你想得倒美!”
黛玉的脑海中不自觉地浮现出薛宝钗那般端庄持重的人儿,将来在她面前伏低做小,唤自己一声“姐姐”的场景……
一想到此,竟让她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噙着一抹淡淡的,带着点恶作剧般的笑意。
好像……仔细想想,还挺有意思的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