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樊星阁总部的灯光依旧亮着。林娜将最后一批文件归档完毕,正准备离开时,手机震动了一下。她低头一看,是陆轩发来的信息:明天洽谈会务必提前两小时到场。
她轻轻点头,将这条信息转发给了孙明和张涛。
第二天清晨,阳光尚未完全洒满城市,会议室已经布置妥当。长桌两侧整齐摆放着资料包,每一份都经过反复核对,确保无误。林娜站在门口,神情专注地翻阅着手中的文件,耳边传来脚步声——是孙明,手里抱着几本厚厚的财务报表。
“昨晚又熬夜了?”林娜轻声问。
“不熬不行啊。”孙明苦笑,“对方提出的条件太苛刻,我们必须拿出最有力的数据支撑。”
张涛随后也赶到了,脸色有些疲惫,但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已经联系了几位专家,他们愿意在关键时刻提供支持。”
会议开始前半小时,陆轩走进来,西装笔挺,神色沉稳。他扫了一眼众人,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今天这局棋,我们要下得稳、看得远。”
十点整,国际城市发展联盟(IcUd)代表和市政府官员陆续抵达。双方落座后,气氛立刻变得凝重起来。
艾琳·史密斯女士坐在主位,身后跟着几位顾问和翻译。市规划局的副局长也在场,显然这次洽谈不仅关乎合作,更是一次实力与信誉的较量。
开场寒暄过后,艾琳便直入主题:“我们非常欣赏樊星阁在智慧城市项目上的成果,但为了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并且希望利润分成比例能够达到五成。”
此言一出,现场空气仿佛凝固。
张涛眉头紧皱,低声对陆轩道:“这是狮子大开口。”
陆轩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缓缓翻开资料,语气平稳:“我们理解贵方的顾虑,但在实际运营中,我们承担了绝大部分风险和执行成本。如果按照这个分成比例,我们的团队将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
艾琳微微扬眉,目光锐利:“陆先生,我们不是在谈感情,而是在谈规则。只有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透明度,才能获得更大的信任和支持。”
会议陷入短暂沉默。
“我们可以接受部分监管条款。”陆轩继续说道,“但利润分成的比例必须调整到三成以内,并且我们希望保留项目的主导权。”
艾琳身后的顾问低声交流几句,其中一位微微皱眉。
“陆先生,”副局长开口,“政府方面也希望看到一个平衡的合作模式。你们是否有能力在有限资源下完成任务?”
陆轩站起身,走到投影屏幕前,调出一组数据:“这是我们过去一年的项目回报率和执行效率分析。可以看到,在同等条件下,我们的投入产出比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百分之三十以上。这不是空话,是实打实的成绩。”
屏幕上的图表清晰明了,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努力。
艾琳的目光略显动容,但仍保持冷静:“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潜在的风险。”
会议进入僵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谈判桌上火药味渐浓。
“我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陆轩忽然开口,“由他们对项目进行全面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这样既能保障贵方的利益,也能让我们在公平的环境下推进合作。”
艾琳沉思片刻,点了点头:“这个提议值得考虑。”
谈判暂时休会,众人各自离席稍作休息。
趁着这段时间,马亮迅速行动起来。他通过多方渠道,搜集了关于艾琳团队的背景信息,发现他们在过去半年内确实面临不小的业绩压力,特别是在亚洲区的城市项目上进展缓慢。
“他们需要一个成功的案例来撑起年度报告。”马亮低声向陆轩汇报,“所以才会提这么高的要求,想用高分成换取快速见效。”
陆轩听完,眼神微闪:“那就让他们看到我们能带来的价值。”
重新回到会议室后,陆轩调整了策略,不再纠缠于分成比例,而是重点强调樊星阁的执行力和创新性。
“我们可以承诺,在未来六个月内完成三个试点区域的升级工程,并保证每一项指标都优于合同预期。”他说,“同时,我们会开放部分管理权限,让贵方随时掌握项目进度。”
艾琳终于露出一丝笑意:“陆先生,你的诚意我感受到了。”
最终,双方达成了初步共识:利润分成定为三成半,监管机制采用双轨制,项目主导权由樊星阁保留,但需定期提交详细报告。
会谈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陆轩站在窗边,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若有所思。
“你觉得他们会真心合作吗?”张涛走过来问道。
陆轩轻轻一笑:“合作的基础从来都不是信任,而是利益。只要我们足够强大,就没人敢轻易动摇。”
这时,林娜递来一份刚刚收到的邮件:“清澜科技研究院那边有新动向,他们希望尽快推进环保项目的合作。”
陆轩接过邮件,目光坚定:“那就安排下一次会议。”
夜幕再次降临,樊星阁的灯光依旧明亮。城市的繁华背后,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这一次,他们已不再是被动的一方。
他们是规则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