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西南为坤,坤体顺,东北为艮,艮体险止,此言于蹇难之时,利处平易之地,不利止于危 险,今人遇险而止,不知因险而止,乃更险也。
象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
蹇有险阻之难也,因险在前,止而不进状。处蹇之道,乃能见险而止,此知蹇难也,此止 非真止也,乃不犯险而进之意。
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蹇之时,唯利处平易之地,乃得中正之位, 东北为山,险阻在前,犯险而进,道必穷。
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蹇难之时,唯圣贤能济天下之蹇,故用贤人能往求而成功,在位之人坚心执意如此,必能 正家邦,此即知蹇之时任用贤人,适时而动,量险而行,使至正之大道能济天下之蹇。今之为 政者,不知蹇之时难,乃因不知古圣先哲之智慧也。
象 曰 : 山 上 有 水 , 蹇 ; 君 子 以 反 身 修 德 。
山已为险阻,上又有水,故有上下险阻状,为蹇,君子观蹇象,知此时乃反求于己修身进 德,故必省自身,以待时之至也。
一、蹇卦到底是啥?其实就是生活里的“进度条卡住了”
先问个扎心的问题:你最近有没有过这种时刻?
上班堵在三环上,看着前面望不到头的红灯,想弃车跑路又怕迟到扣钱;
减肥卡平台期,吃一口米饭都怕反弹,饿到半夜爬起来啃黄瓜;
谈恋爱谈到“相敬如冰”,想分手怕伤感情,继续处又像嚼蜡;
甚至打游戏卡boSS,闪现躲技能结果撞墙,复活读秒时盯着屏幕直叹气……
别慌,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易经》,早把这些破事儿总结成了俩字——蹇(jiǎn)。
《说文解字》说“蹇,跛也”,本意是走路一瘸一拐,后来引申成“遇到坎儿、卡进度条、生活突然变难”。
再看卦象:“山上有水”——艮为山,坎为水,山本来就挡着路,上头还浇盆水,滑溜溜的更难走。
放现在,这不就是你加班到十点赶地铁,电梯坏了只能爬楼梯,还踩了一双湿鞋的崩溃现场吗?
或者更扎心的:追了半年的剧突然下架,收藏的美食店关门大吉,连奶茶店的隐藏菜单都换了——生活处处是“蹇”,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一)“蹇”的甲骨文藏着古人的吐槽
假如时光倒流,你穿越回到了商朝,面对那些古老的文字和文化,你可能会感到茫然无措。当你好奇地向老祖宗询问“蹇”字如何书写时,他们可能会拿起一把尖锐的石头,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刻下一个奇怪的图案。
这个图案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大的“人”字,下面踩着一只“止”(脚),而在这个人的旁边,还有一座巍峨的山。这个图案所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想要向前行走,但是他的脚却被一座山挡住了去路,无法动弹。
这哪里是什么卦象呢?这简直就是古人版的“前方施工,禁止通行”的路牌啊!它生动地描绘了一种被阻碍、无法前进的状态,让人一目了然。
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后来,周文王对八卦进行了演绎和发展,他将“山”和“水”这两个元素叠加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更为绝妙的图案。
山代表着静态的阻碍,而水则象征着动态的危险。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种“双重暴击”,仿佛精准地戳中了人们生活中所有的“卡壳时刻”。无论是遇到困难、挫折还是危机,这个图案都能形象地表达出那种被困住、无法突破的感觉。
(二)现代人比古人更懂“蹇”
古人遇到蹇,可能是赶考迷路、商队遇匪;咱们现在更“高级”——
学生党:数学最后一道大题,草稿纸写满还没思路;
打工人:方案改了八版,甲方说“还是第一版好”;
宝妈:娃夜醒三次,哄睡后自己睁眼到天亮;
连宠物主人都有“蹇”:猫主子突然绝食,医院检查说“没病,就是耍脾气”。
但别急着emo,《易经》早说了:“蹇”不是惩罚,是提醒。就像手机弹出“内存不足”,不是手机坏了,是该清理缓存了。
二、卦辞里的“避坑手册”:往平路走,别跟险滩较劲
蹇卦的卦辞就八个字:“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翻译成人话就是:遇到坎儿,往平的地方跑,别往死胡同钻;能找明白人帮忙就找,守正道准没错。
先唠最接地气的“利西南,不利东北”。
古人用方位代指性质:西南是坤卦,坤为地、为顺、为柔软;东北是艮卦,艮为山、为止、为坚硬。
放现代语境里,西南就是你家楼下的奶茶店(甜分治愈)、能绕开堵车的辅路(灵活变通)、能躺平摸鱼的周末(充电回血);
东北就是老板的“紧急任务”(高风险高压力)、减肥时的“断碳食谱”(反人性易崩溃)、跟杠精的“辩论赛”(费力不讨好)。
(一)“往西南”不是躺平,是“战略性撤退”
有人说:“利西南,那我不是一直躲着困难?”
大错特错!《易经》里的“止”是“不犯傻往前冲”,不是“摆烂”。
就像你打游戏卡boSS,别急着按“复活键”硬刚,先回城买装备、查攻略——这叫“见险而止,知矣哉”!
举个真实例子:我朋友小周创业做餐饮,第一炉蛋糕烤糊了,第二炉甜度超标,第三炉直接被顾客投诉“没法吃”。
要是硬撑着继续卖,估计半年就得关门。他倒好,跑去学了三个月烘焙,又调研了本地口味,改做低糖中式糕点,现在门店都开三家了。
这就是“不利东北(硬刚),利西南(换赛道)”——换个方向,困难可能就成了转机。
(二)“东北”的坑,古人踩过,我们也常踩
东北是艮卦,代表“险止”,犯了险还停在那儿,只会更惨。
《三国演义》里,马谡守街亭,诸葛亮让他占南山,他偏要上北山(东北方的高地)。
结果张合断了水源,蜀军渴得拿马尿解渴,最后惨败——这就是“不利东北,其道穷也”。
放现在,多少人跟马谡似的?
减肥偏要跟“三天瘦十斤”的极端食谱死磕,结果反弹到比原来还胖;
追对象偏要“感动自己”,天天送花点奶茶,人家根本不喜欢,最后落得个“舔狗”标签;
工作偏要挤破头进“卷王部门”,天天加班到凌晨,身体垮了还没升职——这不是努力,是“往险处狂奔”。
三、“利见大人”不是让你抱大腿,是找“解题外挂”
卦辞里还有句“利见大人,往有功也”。
“大人”不是指当官的,是懂行的明白人、能帮你破局的高手。
《易经》里“大人”有三重含义:有德行、有智慧、有资源。
遇到蹇,自己死磕不如找“大人”——这不是怂,是“借力打力”的智慧。
(一)“大人”可能是同事,可能是朋友,甚至是你妈
比如你做ppt卡壳,对着空白页抓耳挠腮,这时候“大人”可能是隔壁工位会做动画的小王,他教你个“平滑切换”技巧,五分钟搞定;
比如你跟对象吵架,冷战三天谁也不理,“大人”可能是共同好友小李,他一句“他其实是怕你生气才沉默”,比你自己瞎猜“他不爱我了”强一百倍;
甚至你妈催婚时说的“找个踏实的”,可能也是“大人之语”——她吃过生活的苦,知道“稳定”比“浪漫”更重要(当然,听不听看你)。
(二)“当位贞吉”:领导用对人,公司才能渡劫
《易经》说“当位贞吉,以正邦也”——放在现代就是:领导要是能任用这种“明白人”,公司准能渡过难关。
当年华为被美国制裁,任正非没硬刚,反而找了“大人”:一方面加大研发,挖来全球顶尖芯片工程师;另一方面拓展海外市场,找欧洲运营商合作。
这就是“用大人,正邦也”。
反之,要是领导跟个愣头青似的,非要在寒冬里扩张,比如某教育机构非要顶风做K12,结果政策一来,资金链断倒闭——这就是“不知蹇时,自寻死路”。
四、象辞的终极奥义:遇到坎儿,先撸自己(不是骂自己)
最后看象辞:“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翻译成人话:遇到坎儿,先别急着怪别人,先反思自己。
这里的“反身”不是“自我攻击”,是“找自己的可改进点”。
就像你上班总被骂,别骂老板“眼瞎”,先想想“我是不是报表总出错?”“沟通是不是没说清楚?”;
就像你谈恋爱总吵架,别怪对象“脾气差”,先想想“我是不是总忽略他的感受?”“是不是太任性了?”;
就像你减肥总反弹,别怪“体质不好”,先想想“我是不是偷偷吃了炸鸡?”“运动是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反身修德”是古代版“复盘”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其实和“反身修德”是一个意思。
曾国藩打仗输了,不怪士兵,先写日记骂自己“指挥失误”;
苏轼被贬黄州,不怨朝廷,反而研究美食,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
王阳明龙场悟道,被贬蛮荒之地,不躺平,反而悟出“心即理”——
真正的强者,遇到坎儿先“向内看”,而不是“向外怨”。
(二)“修德”不是当圣人,是“升级装备”
有人觉得“修德”太玄乎,其实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比如你总因为“嘴笨”得罪人,那就学沟通技巧;
比如你总因为“拖延”耽误事,那就用番茄钟法;
比如你总因为“焦虑”睡不着,那就练冥想——
这些都是“修德”,不是为了当圣人,是为了“下次遇到坎儿,我能扛得更稳”。
五、蹇卦不是“躺平说明书”,是“聪明闯关指南”
最后想跟大家说:
蹇卦从来不是告诉你“遇到坎儿就放弃”,而是告诉你“先慢下来,找对方法再冲”。
就像你煮面,水开了先下面条,不是马上捞起来——要等它熟;
就像你种花,种子发芽前要先浇水施肥,不是拔苗助长——要等它长大;
就像你过坎儿,先“利西南”找平路,“见大人”找帮忙,“反身修德”攒力气——等时机到了,再“贞吉”通关。
(一)现代人的“蹇”,大多是“自找的”
现在的我们,太急了。
急着升职、急着买房、急着脱单,稍微慢一点就焦虑得不行。
但《易经》早说了:“蹇,难也,险在前也。”
有些坎儿,是生活给你的“减速带”,逼你慢下来,看看方向对不对。
就像你开车开太快,导航提示“前方弯道,请减速”——不是故意刁难你,是怕你翻车。
(二)“贞吉”不是终点,是“再来一局”的勇气
最后,“贞吉”是什么?是“守正道,得吉祥”,更是“就算失败,也能重新再来”。
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试了上千种材料,最后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找到了上千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就像J.K.罗琳被拒12次,最后写出《哈利波特》——“所有的坎儿,都是为了让我成为更好的作家”;
就像你我,今天遇到的“蹇”,可能就是明天故事里的“勋章”。
最后送大家一句蹇卦的“现代翻译”:
遇到坎儿别慌,先绕开死胡同(利西南),找明白人问问(利见大人),反思下自己哪里能改(反身修德)——
等这些都做了,你会发现:
所谓“蹇”,不过是生活给你的“小考验”,熬过去,就是更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