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天水。
随着曹魏西线主力的彻底崩溃,整个雍凉大地,再无任何成建制的抵抗力量。在锦马超那面白色大旗的号召之下,无数的羌、氐部落,纷纷望风而降。他们牵着战马,赶着牛羊,来到天水城下,向这位他们心中如同神明般的将军,献上最崇高的敬意与忠诚。
雍凉,至此,尽数归附。
汉军的赤色龙旗,第一次,在这片广袤而苍凉的土地上,高高飘扬。
马超站在城楼之上,看着下方那些曾经与他父亲、与他并肩作战的部落首领们,看着他们那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又无比真挚的脸,他那颗被仇恨冰封了多年的心,终于,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他做到了。他光复了故土,为死去的族人,报了大仇。
然而,就在这场盛大的庆功宴上,就在他举起酒杯,准备接受众人祝贺的那一刻,一股突如其来的眩晕,让他眼前一黑,手中的青铜酒爵,轰然落地。
马超,病倒了。
他倒下得是如此突然,如此猝不及-防。
军医们用尽了浑身解数,却只能得出一个令人绝望的结论:骠骑将军,多年的征战,无尽的悲恸,早已将他这具铁打的身躯,掏空了。
陆瑁站在马超的病榻之前,看着这位曾经威震天下的西凉雄狮,如今却面色枯槁,气息微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惋惜与悲凉。
“子璋……”马超用虚弱的声音,抓住了陆瑁的手,“超……怕是……不能再为陛下效力了……”
“孟起,安心休养。”陆瑁握紧他的手,强忍着心中的酸楚,“你为大汉,立下了不世之功。陛下会记住。”
捷报与马超病倒的消息,一同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了成都。
汉帝刘备在接到战报时,先是欣喜若狂,为这前所未有的大胜而抚掌大笑。但当他看到马超病危的消息时,那份喜悦,瞬间被巨大的悲痛所取代。
“孟起……孟起啊……”他老泪纵横,哀叹不已。
悲痛过后,是现实的问题。谁来接替马超,镇守这片比荆州还要复杂、还要难以驾驭的土地?
朝堂之上,众说纷纭。
有人举荐赵云,认为子龙将军性情沉稳,仁德服人,可以安抚胡汉。
有人举荐魏延,认为文长将军勇猛知兵,足以震慑不臣。
然而,刘备与诸葛亮,在经过了彻夜的商议之后,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传朕旨意!”刘备的声音,回荡在成都的宫殿之中,“朕,命车骑将军张飞,为雍凉牧,总督雍、凉二州诸军事!”
此令一出,满朝哗然!
让三将军去镇守雍凉?那个性如烈火,动辄鞭挞士卒的猛张飞?他……他能行吗?
诸葛亮手持羽扇,缓步出列,为众人解惑。
“诸位大人,雍凉之地,非中原可比。此地,民风彪悍,崇尚勇力,不服教化。若派一文臣或儒将前往,反会被其轻视,难以立足。”
“而三将军,威名早着,勇冠三军,其声名,足以震慑羌、氐各部!更有甚者,”诸葛亮的目光,扫过众人,“街亭一战,三将军以三万兵力,大破张合五万大军,其用兵之法,已有大将之风,早已非吴下阿蒙。以其威,镇抚其民;以其勇,威慑其心。三将军,正乃镇守雍凉的,不二人选!”
众人听完,这才恍然大悟。
于是,一道新的圣旨,向着陇右而去。
而另一道圣旨,则是给此次北伐的最大功臣。
“……中都护陆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功高盖世。今雍凉已定,边事自有车骑将军张飞处置。命陆瑁,即刻班师,回成都复命!”
在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张飞,这位年过半百的虎将,竟像个孩子一样,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知道,这是兄长,是他一生追随的主公,对他最大的信任!
他来到马超的病榻前,紧紧地握住这位昔日同僚的手,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的语气说道:
“孟起,你放心!有俺老张在,这雍凉的天,就塌不下来!你马家的威名,俺,替你守着!”
陆瑁,也完成了他最后的交接。
他将雍凉及陇右五郡的防务图、人口册、以及与各部落首领的盟约,一一交到了张飞的手中,并再三叮嘱三叔,凡事,不可冒进,当以安抚为上,若有疑问,可咨询天水太守姜维。
做完这一切,陆瑁终于,踏上了归途。
他没有带走太多的军队,只带了数千亲兵卫队。
当他率军离开天水时,无数的百姓、羌氐的牧民,自发地,在道路两旁,为他送行。他们没有呼喊,只是用最淳朴,最敬畏的目光,目送着这位为他们带来和平与新生的,白袍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