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星大渊深处,一片由古老星骸与寂灭罡风共同构筑的复杂区域内,鹿笙藏身于一道横贯虚空的巨大星尘涡流阴影中。涡流缓缓旋转,吞噬着光线与神识,其内部充斥着斑驳杂乱的星辰残力与归墟死气,形成了天然的隐匿屏障。
她并未急于远遁,而是选择此地作为测试新得力量与验证《弈天筹》推演的实验场。心神沉静,《弈天筹》清光流淌,结合“源初寂灭”传承带来的更高维度视角,对自身状态与周边环境进行着极致精密的扫描与建模。
“源初拟态”——她心念微动,体内混沌色的“源初寂灭”灵力随之流转,其外在表现与能量波动开始飞速变幻。时而模拟出烈阳宗功法的炽热暴烈,时而化作影渊之力的诡谲阴蚀,时而又呈现出星痕阁星力的清冷纯净,甚至能短暂模拟千机商会那种精于算计的特殊灵力属性。几种截然不同的气息在她周身交替闪现,惟妙惟肖,若非亲眼所见,仅凭神识感知,几乎难以分辨真伪。此举不仅能极大增强尘影符与坤元迹敛术的隐匿效果,更在未来伪装身份、嫁祸引战时拥有无穷妙用。
“归寂涟漪”——她并指轻轻向前一点,指尖混沌灵光微闪,一道无形无质、仅能通过《弈天筹》感知的细微波动,如同水纹般向前扩散。波动过处,星尘涡流中几缕原本无序飘荡的毁灭性能量细丝,轨迹悄然发生偏转,无声无息地缠绕上远处一块恰好路过的、毫无价值的陨石碎片。下一刻,陨石碎片悄无声息地化为齑粉,而波动本身也已消散,未留下任何属于鹿笙的灵力痕迹。此术并非强攻,而是于细微处引动环境之力,借力打力,杀人于无形,尤其适合在混乱环境中制造“意外”。
“薪火同尘”——识海中那缕“未熄薪火”微微摇曳,苍白的火光与她新得的混沌道韵交融,散发出的“存在”意念不再仅仅守护道心,更开始主动与她周身的环境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她感觉自身仿佛要化作这星尘涡流的一部分,不再是隐匿于背景,而是即将“成为”背景的一部分。此法尚在初步摸索阶段,但已展现出彻底融入环境、化身万物的惊人潜力,远非简单的隐匿术法可比。
三种源自“源初寂灭”传承的新能力初步尝试,虽未尽全力,却已让鹿笙对自身力量的掌控与运用有了全新的认知。她如同最严谨的工匠,反复测试、微调着新工具的性能,务求了然于胸。
《弈天筹》并未停止工作,它持续监控着遥远后方。灰袍人断臂后那怨毒滔天、却明显虚弱了许多的气息,依旧在不依不饶地试图搜寻,但速度明显放缓,且轨迹因伤势和愤怒显得有些紊乱。星痕阁与千机商会的探查波动,则变得更加隐晦、谨慎,似乎在重新评估风险与收益,暂时未有强行逼近的迹象。
“是时候彻底摆脱了。”鹿笙目光扫过《弈天筹》推演出的三条潜在路径。一条相对平稳但路程较远;一条需要穿越一片不稳定的“碎星带”,风险中等;最后一条,则需借力前方一片规模更大、能量更为狂暴的“寂灭星云”,风险最高,但若能成功利用,不仅能极大加快速度,更能借助星云爆发时的能量乱流彻底抹除一切行进痕迹。
几乎没有犹豫,她选择了第三条。《弈天筹》清光锁定星云外围一处能量即将喷发的薄弱点。
就在她即将动身的刹那,心头警兆微生!并非来自后方追兵,而是源自侧前方那片“寂灭星云”!《弈天筹》捕捉到一丝极其隐晦、与星云本身毁灭气息格格不入的“秩序”波动,一闪而逝!
“有人?还是……其他东西?”鹿笙瞬间压下动用新能力前去探查的冲动。好奇心在危机四伏的葬星大渊中是取死之道。她的首要目标是安全脱离,而非节外生枝。
她当机立断,身形如电射出,并非直线冲向星云,而是沿着一条迂回的弧线,同时双手连弹,数道模拟了不同属性(烈阳、影渊、星痕)的微弱灵力印记,被她射向另外几个方向。这些印记如同受惊的鱼儿,在虚空中留下短暂的、指向不明的轨迹后便自行消散。
也就在她完成误导、真正冲向星云薄弱点的同时,侧前方那“秩序”波动再次出现,并且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一道凝练无比、带着探究意味的银辉,如同触手般悄无声息地扫向她方才停留的区域,却只捕捉到了那几道正在消散的伪造印记,以及她融入星云背景前最后一道几不可查的混沌遁光。
银辉在原地盘旋片刻,似乎有些疑惑,最终缓缓收回,连同那“秩序”波动一起,再次隐没于狂暴的星云深处,仿佛从未出现。
鹿笙无暇他顾,全力催动遁光,在《弈天筹》的精准指引下,如同冲浪般险之又险地切入“寂灭星云”能量喷发的潮头!浩瀚的毁灭性能量瞬间将她吞没,却也成为了她最好的掩护。尘影符、坤元迹敛术与初步掌握的“薪火同尘”交替运用,让她在这片死亡风暴中如鱼得水,速度激增。
当灰袍人拖着伤体,沿着零星痕迹艰难追踪到此地时,面对的只有那片刚刚经历了一次剧烈喷发、能量紊乱到极致的“寂灭星云”,所有指向鹿笙的痕迹,都已在此刻被狂暴的星云之力彻底搅乱、抹除。
灰袍人独臂紧握残破权杖,望着眼前这片连他全盛时期也不敢轻易涉足的绝地,发出不甘的低沉咆哮,却终究未能再踏出一步。
而鹿笙,已借助星云喷发之力,远遁至数日行程之外。她寻了一处新发现的、由古老星兽骸骨形成的天然寂灭空洞,再次隐匿下来。此次,她需要一段时间,真正消化所得,将“源初寂灭”的诸般玄妙,彻底化为自身行走于星海、履行“守望”职责的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