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了星尘涡流的扰动的瞬间,一种截然不同的死寂感包裹而来。这里不再是狂暴混乱的暗红风暴,而是如同置身于一片凝固的、无边无际的墨色海洋深处。光线在此地被彻底吞噬,只剩下绝对的黑暗,连神识探出都仿佛陷入粘稠的泥沼,被层层削弱、吸收。
“归墟之喉”。
鹿笙悬浮于这片绝对的黑暗与死寂中,《弈天筹》的清光在识海中稳定流转,如同黑暗中的唯一坐标。她全力运转尘影符与坤元迹敛术,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如同墨汁滴入更大的墨池。
这里并非空无一物。脚下(如果还有方向概念的话)是无边无际、不起丝毫涟漪的漆黑“水面”,质地非液非气,更像是凝固的“死寂”本身。头顶与四周,同样是望不到尽头的黑暗虚空。空气中弥漫着精纯到极致、也沉重到极致的归墟之力,其浓度远超之前经历的任何一处寂灭遗迹,甚至连时间和空间在这里都呈现出一种迟滞、近乎停滞的状态。
寂灭令在她掌心发出持续而低沉的嗡鸣,表面的“寂”字流转着前所未有的乌光,与这片天地产生着强烈的共鸣。它不再仅仅是感应,更像是一个归乡的游子,激动而又带着某种敬畏。
《弈天筹》结合寂灭令的共鸣,开始扫描这片诡异的“喉眼”之地。反馈的信息冰冷而清晰:
· 环境分析:超高密度归墟之力构成稳定“死水域”,常规物理与能量规则部分失效。存在极强的“存在抹消”特性,非寂灭道统者,在此地会迅速被同化、分解,归于虚无。
· 能量流动:整体呈现近乎绝对的静止,但在某些特定节点,检测到极其微弱、却规律性的“塌缩”式能量内流。方向……指向下方“死水”深处。
· 结构探测:“死水”下方存在巨大空腔结构,能量内流最终汇入该结构。初步判定为“归墟海眼”入口。
· 风险评估:直接接触“死水”存在极高风险,需寂灭令庇护。未知结构内部情况不明,存在致命陷阱或守护机制概率极高。
“入口在下面,但这‘死水’……”鹿笙凝视着脚下那片吞噬一切的漆黑。她能感觉到,即便是她身负寂灭道基,若无寂灭令庇护,贸然接触这高度凝聚的归墟死水,恐怕也会被侵蚀、消融。
她尝试着,小心翼翼地将一丝寂灭灵力注入寂灭令。令牌乌光微涨,在她周身形成一层薄薄的、几乎看不见的暗色光膜。光膜与下方的死水接触,发出细微的、如同水滴落入热油的“滋滋”声,但并未被立刻侵蚀。
“有效,但消耗巨大。”鹿笙立刻判断出,维持这层庇护,对灵力的消耗速度远超寻常。以她目前仅恢复两成的灵力,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必须找到更省力,或者更安全的方式。
她将神识集中,全力沟通寂灭令,试图理解它与这片“喉眼”之地的更深层次联系。同时,《弈天筹》以前所未有的专注度,分析着那些微弱能量内流节点的规律。
时间一点点过去(如果这里还有时间概念的话)。维持寂灭令庇护的消耗让鹿笙刚刚恢复的灵力再次快速下降。但她心志坚毅,丝毫不为所动。
终于,在灵力即将跌破安全线的前一刻,《弈天筹》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那些能量内流节点,并非完全随机,它们的出现位置和频率,与寂灭令表面那个“寂”字符文某些细微的、平时几乎忽略不计的能量脉动,存在着某种极其隐晦的——同步共振!
“原来如此!”鹿笙眼中精光一闪。“寂灭令不仅是钥匙,还是……导航仪和通行证!”
她不再盲目地试图硬抗死水,而是将心神彻底沉入寂灭令,主动去迎合、放大那种与能量内流节点的同步共振!
嗡——!
寂灭令发出的乌光骤然变得柔和而稳定,那层庇护光膜的颜色也变得更加深邃,与下方的死水几乎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她感觉到脚下那片原本如同铜墙铁壁的死水,传来一股微弱的……亲和感?
她试探着,向下迈出一步。
脚并未陷入冰冷的死水,而是仿佛踏在了一层无形的、由寂灭令力量构筑的“阶梯”上。同时,前方不远处,一个原本毫无异常的死水区域,悄然泛起一圈微不可查的涟漪,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内塌缩的“通道口”,无声无息地显现出来!那正是能量内流汇入的节点之一!
“找到了!”鹿笙心中一定,毫不犹豫,维持着与寂灭令的深度共鸣,一步踏入了那个通道口。
没有想象中的空间转换感,更像是沉入了一片温暖(相对而言)而沉重的液体。四周是无边的黑暗与精纯的归墟之力,寂灭令的光芒是唯一的光源,照亮前方一条不断向下延伸的、由更加凝实的归墟之力构成的螺旋通道。
通道内寂静无声,只有她自身灵力在寂灭令庇护下运转的微弱声响,以及那持续不断的、来自下方深处的能量内流所带来的微弱牵引感。
她沿着螺旋通道缓缓下沉,心神不敢有丝毫放松。《弈天筹》持续扫描着通道壁,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变故。她知道,这只是进入了“喉咙”,真正的“归墟海眼”,还在更深处。
而随着她的下沉,寂灭令的共鸣越来越强,她甚至能隐约感觉到,在通道的尽头,有什么东西正在“注视”着,或者说,“等待”着她的到来。
是福是祸,终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