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破界」在凝滞的昏暗中艰难穿行,如同在粘稠的琥珀中挣扎。寂灭令的牵引感越来越清晰,几乎化为实质的丝线,拉扯着鹿笙的神魂,指向逆光面深处一片尤为黑暗、连那诡异的黄昏微光都似乎被彻底吞噬的区域。周遭的时间惰性愈发沉重,《弈天筹》的推演速度被压制到极限,神识探查范围已不足百丈。
突然,星槎猛地一沉,仿佛撞入了某种无形的屏障。四周的景象瞬间扭曲、变幻,不再是单一的昏暗,而是破碎的、不断重复的时空碎片在周围飞速流转——那是守陵人陨落前,以其残存伟力布下的最后一道时空迷障。碎片中闪过他浴血奋战、且战且退的景象,闪过他剥离“核心密匙”、将其封存的决绝,最终定格在他力竭自封于此,身躯化为永恒雕像的最后一幕。
《弈天筹》疯狂闪烁,试图稳定方位,解析迷障规律。“迷障结构不稳定,蕴含强烈悲念与守护意志,强行突破可能引发时空坍缩。”
鹿笙目光沉静,没有选择硬闯。她缓缓举起寂灭令,同时引导眉心的“初火之种”散发出温和而坚定的光芒。这不是攻击,而是展示,是宣告——宣告寂灭一脉的正统传承者,循着先辈的足迹而来。
乌光与金红薪火交织,如同投入沸油的冰水,整个时空迷障剧烈震荡起来!那些破碎的时空碎片仿佛找到了核心,开始围绕着星槎旋转、重组,最终在星槎前方铺就了一条由无数悲壮瞬间凝固而成的时光路径。路径的尽头,一具身着残破寂灭袍服、保持着盘坐姿势的晶莹骸骨,静静悬浮于虚空。他指骨间,紧握着一枚非金非玉、表面布满细密裂纹的暗色令牌,样式与寂灭令有七分相似,却更显古老沧桑——那便是“守陵人”的身份凭证,也是他留下的最后信标。
鹿笙驾驭星槎,沿着这条由先辈执念铺就的道路,缓缓来到骸骨之前。她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才以神识小心触碰那枚暗色令牌。
就在神识接触的刹那,骸骨轰然化作漫天晶莹光点,如同最后的星火,彻底融入了这片逆光面。同时,一股庞大却温和的信息流,顺着神识涌入《弈天筹》。
这并非功法传承,而是一份绝望的真相与最后的布局。
信息揭示了“星痕”的前身,竟是寂灭一脉内部最激进、主张以掌控乃至篡改历史来“优化”文明进程的“天演阁”。他们在“第三纪元神陨之战”关键时刻背叛,与“影渊”里应外合,导致防线崩溃。而“归寂之核”,并非单纯的毁灭之源,它是宇宙“生灭循环”的调节器,其“逆光面”正是循环体系中用于“沉淀”与“蓄能”的缓冲地带。
守陵人,便是上一轮循环遗留下的“看守者”,他的使命本是维系此地的平衡,等待新的“执火者”到来。而“时之心”,正是启动或影响“归寂之核”循环状态的关键!它并非单一物体,其碎片散落在多个重要的“历史定锚点”附近。
信息流中还包含了一副残缺的星图,标注了数处可能藏有“时之心碎片”的历史锚点坐标,以及一段关于如何利用“初火之种”在一定范围内“安抚”乃至微弱“引导”归寂之核能量的禁忌法门。
鹿笙还未来得及消化这庞大的信息,《弈天筹》的警报再次尖锐响起!
不是来自后方,而是来自侧面!另一股强大的能量反应,正以极快的速度逼近!这股能量带着一种纯粹的、冰冷的吞噬意味,与“星痕”的扭曲、“影渊”的侵蚀截然不同,更像是……这片逆光面本身的“清道夫”!
与此同时,她手中那枚得自星痕梭舟的装甲板内部,一个极其隐蔽的追踪符文竟在逆光面特殊环境的刺激下,自行激活了!一道微不可查、却无比坚韧的定位波动,瞬间穿透了时空迷障的残余,射向了未知的远方!
前有未知的“清道夫”逼近,后有因追踪符文激活而随时可能追来的“星痕”主力!
真正的杀局,此刻才刚刚合围!
鹿笙眼中寒光一闪,没有丝毫犹豫,双手猛地按在控制台上。《弈天筹》依据刚获得的禁忌法门,强行引导“初火之种”的力量,模拟出守陵人信息中描述的、用于“安抚”归寂之核的特定波动,如同一圈微弱的涟漪,以星槎为中心扩散开来。
她不是要对抗那逼近的“清道夫”,而是要借势!
就在那圈涟漪荡开的瞬间,侧面那股冰冷纯粹的吞噬性能量猛地一滞,似乎产生了一丝困惑,其锁定目标出现了极其短暂的模糊。
而鹿笙,则趁着这千钧一发的间隙,驾驭星槎朝着与“清道夫”和追踪符文指向皆不同的第三个方向——《弈天筹》根据新获星图推算出的、距离最近的一处“时之心碎片”可能坐标,将引擎推力提升至极限,悍然冲去!
她如同在刀尖上起舞,于绝境中利用刚刚获得的情报,撬动了一丝微不足道的规则,为自己争得了又一缕喘息之机。身后,是即将被引爆的混乱漩涡;前方,是关乎宇宙生灭的古老秘辛与新一轮的追杀。
星槎化作一道决绝的流光,再次投入逆光面无尽的昏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