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八转的修为在寂灭源点这等绝佳环境中迅速稳固。鹿笙能清晰地感受到,丹元之中的灵力愈发凝练厚重,带着暗沉的金属光泽,运转间隐有风雷寂灭之象,与周遭无处不在的寂灭道韵呼应更为紧密。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对石碑基础符文理解的加深,一种全新的感知能力,正悄然孕育。
她将这种能力命名为——“寂灭灵觉”。
不同于神识的主动扫描探查,“寂灭灵觉”更近乎一种被动的、基于寂灭法则共鸣的超然直觉。无需刻意催动,她便能隐约感知到一定范围内,与寂灭本源相关的能量流动、法则涟漪,乃至……某些深藏的“印记”。
此刻,她便闭目凝神,将刚刚萌芽的“寂灭灵觉”缓缓铺开,如同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融入庭园之外的源点大地。
起初是一片混沌的、浓郁的寂灭道韵背景。但很快,一些极其微弱、却与背景韵律存在细微差异的“点”,开始在她的感知中浮现。它们如同投入墨池的几滴不同质地的暗色油彩,不仔细分辨几乎无法察觉。
这些“点”大多静止,散发着古老而沉寂的气息,似乎是源点自身结构的一部分,或是某种未知的沉淀。然而,就在她的灵觉扫过庭园东南方约三里外的一处区域时,一个极其隐晦的、带着一丝非本源“活性”的波动,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波动微弱到极致,且一闪而逝,仿佛错觉。但鹿笙的“寂灭灵觉”却牢牢锁定了那一丝异常。那不是源点自然产生的韵律,更像是一个……外来者留下的、即将彻底消散的“痕迹”?
她心头一凛。难道在她之前,还有其他人到达过这“归墟之眼”?还是说,在她深度修行期间,有未知存在短暂窥探过此地?
没有任何犹豫,【尘影符】与【坤元迹敛】瞬间叠加到极致,她的存在感降至冰点。同时,《弈天筹》已根据那瞬间捕捉到的波动特征,开始疯狂推演。
「波动分析:能量属性复杂,混杂部分经过伪装的星痕阁功法痕迹,以及……一丝极其淡薄的、类似‘衍卦符’使用后的残留道韵?」
「推演结论:有超过七成概率,曾有精通卜算之道、且与星痕阁关系匪浅者(或就是星痕阁成员),在近期(依据残留道韵消散程度判断,约在宿主突破金丹八层前后)以某种特殊手段,短暂投射意念或分身至此区域进行探查。其手段高明,且对寂灭道韵有一定抗性,故未能触发源点明显排斥。」
「风险评估:对方探查范围有限,未能深入,且痕迹正在快速消散,表明其未能久留或建立稳定连接。但宿主存在已存在潜在暴露风险,需提高警惕。」
星痕阁的人?还能动用类似衍卦的手段?鹿笙眼神微冷。看来星痕阁主并未完全放弃,即便无法直接锁定“归墟之眼”,也在通过各种隐秘渠道进行排查。对方能短暂将触角伸到这里,其手段和决心都不容小觑。
幸好自己一直保持着最高级别的隐匿,突破时的异动也被源点环境自然掩盖。否则,刚才那一下,恐怕就已经被发现了。
“还真是阴魂不散。”鹿笙心中冷哼,属于社畜精英的那份敏锐和谨慎瞬间提升至最高级别。她不会因为身处看似安全的“归墟之眼”就放松警惕。领导的盯梢、同事的挖坑,她见得多了,这种远程、间接的探查,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借力打力?不,现在还不是时候。对方在暗处(相对她而言),手段不明,盲目反击只会暴露更多。
精准站队?这里就她一个活人,没队可站。
挖坑下绊?条件不具备。
目前最优策略,依旧是“苟”。但“苟”不是被动挨打,而是要在绝对隐匿的前提下,掌握更多信息。
她立刻改变策略,不再大规模铺开“寂灭灵觉”,而是将感知集中,如同最精密的探针,重点扫描那处出现异常波动的区域,以及周边类似可能存在“痕迹”的地点。同时,《弈天筹》开始以那丝捕捉到的波动为样本,逆向推演其可能来源的法门特性与极限,并模拟构建对应的“反探测”隐匿模块,准备加载到自身的双重隐匿神通上。
你不是能算吗?不是能探吗?那我就让你算不到,探不着!
接下来的日子,鹿笙的修行重心暂时偏移。一边继续巩固修为、参悟石碑符文,另一边,则化身“网络安全员”,依托《弈天筹》的强大算力和自身对寂灭法则的加深理解,不断优化自身的“防火墙”(隐匿神通)和“入侵检测系统”(寂灭灵觉)。
她甚至在《弈天筹》的辅助下,尝试利用解析出的部分石碑符文,在庭园外围布置了几个极其隐蔽的、带有“法则侵蚀”和“痕迹抹除”效果的微型结界。一旦再有类似的神念或意念投射靠近,便会自动触发,不动声色地将其“消化”掉,并反向干扰其源头。
做完这一切,鹿笙才稍稍安心。她站在庭园边缘,望向那灰暗永恒的源点天空,目光深邃。
星痕阁的探查,像一记警钟,提醒她外界的风波从未平息。这“归墟之眼”也非绝对桃源。
但,那又如何?
她握了握袖中的寂灭令,感受着其中流淌的、与此地同源的力量。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想在老娘的地盘上搞事,先问问老娘同不同意,再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格被坑。
金丹八转灵觉生,源点微澜警心灯。匿影固防织罗网,静待风波自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