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船会”送来的合作草案,在《弈天筹》的解析下,条款字斟句酌,看似优厚规范,实则留有余地,透着试探与谨慎。鹿笙并未立刻回应,她深知,在归墟这等地方,任何看似规范的文本背后,都可能藏着吃人的陷阱。
“墨”的回应:技术展示与风险定价
她没有就草案本身进行纠缠,而是让鬼面修士带回了一件东西——一枚她自己炼制的、结构极其复杂精密的“罗盘”。这并非法宝,而是一件纯粹的“技术演示品”。
罗盘核心,是以古碗提炼的一丝“空间道韵”为引,外围嵌合了七重微型预警、避障、能量流向指示阵法,其炼制手法融合了《弈天筹》的精确计算与《寂灭真解》的道韵稳定技术。它只有一个功能:在特定混乱能量环境中,更稳定地指示安全路径方向,并提前预警空间裂缝。
随罗盘附上的,只有一句话:“此物赠予贵会,可在‘幽冥裂隙’外围一试。若觉有用,再谈合作不迟。另,合作基础,需加上一条:信息共享对等,技术顾问拥有行动自主权与最终解释权。”
这一手,极其高明。
1. 展示肌肉:无声地宣告了自身在符箓之外,于炼器、阵法领域同样深厚的“技术底蕴”,提升自身价值与谈判地位。
2. 实地验证:让对方自己去测试罗盘效果,用事实说话,比任何承诺都更有力。
3. 设定底线:明确提出“行动自主权”和“信息对等”,划定了红线,避免成为被随意支配的棋子。
4. 转移焦点:将对方的注意力从“是否合作”暂时转移到“此物价值几何”上,为自己争取更多观察时间。
(商业谈判:以无可辩驳的技术实力作为谈判基石,主动设定游戏规则,掌握对话主导权。)
黑莲的“饥饿感”与资源压力
与此同时,识海中的黑莲传递来的“饥饿感”愈发清晰。持续供应“初级寂灭源气”如同杯水车薪,仅仅能维持其不“退化”,距离满足蜕变需求依旧遥远。《弈天筹》推算,按目前古碗的合成效率,要积累够黑莲初步蜕变的能量,至少需要十年,这显然无法接受。
资源压力,迫使鹿笙必须寻找更高效的“养料”来源。星图上,“幽冥裂隙”的光点在她眼中变得更加诱人。那里是已知的高风险寂灭区域,必然存在更高品质的寂灭能量,但也意味着更大的危险。
《弈天筹》更新了风险评估:
「目标:幽冥裂隙。预估收益:高品质寂灭能量(可能满足黑莲需求)、未知遗迹线索、与‘幽冥船会’建立潜在合作关系。」
「预估风险:环境极端危险(空间裂缝、寂灭风暴、未知生物)、‘幽冥船会’不可控、可能遭遇其他探索势力。」
「结论:风险与收益并存,建议在获得足够多‘幽冥裂隙’真实情报,并确保至少三条可靠退路的前提下,谨慎考虑介入。」
韩管事的异动与“鲁家”的阴影
就在鹿笙权衡之际,鬼面修士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韩管事近期活动频繁,似乎在暗中调查“葬星谷”事件中几个陨落修士的确切死因,尤其是其中一位与“鲁家”有些许牵连的修士。同时,黑市中关于“鲁家残部”的零星信息也开始增多,有传言说他们并未离开归墟深处,似乎在寻找什么。
这两条信息看似无关,却在《弈天筹》的关联分析下,显露出一丝不寻常。
「可能性推测:韩管事或其背后势力,可能并未完全相信‘传承已毁或已被陨落者带走’的结论,仍在暗中调查。鲁家的动向,可能与之有关,或另有所图。」
「对宿主影响:需警惕调查可能波及‘墨’的身份。鲁家的目标若也是寂灭遗迹,则可能成为潜在竞争对手或冲突源。」
鹿笙眼神微冷。看来,“葬星谷”的尾声,并未真正落下。她必须加快步伐,要么彻底隐匿,让“墨”消失;要么,就趁势而为,利用眼前的局面,主动布局。
落子:接受有限合作
几天后,“幽冥船会”的回复来了。语气明显更加热切,对那枚罗盘的效果赞不绝口,几乎全盘接受了鹿笙提出的合作基础条款,并附上了一份比之前详细得多的“幽冥裂隙”外围区域情报,包括几处已知的空间陷阱分布图和一种名为“幽冥煞风”的能量潮汐周期表。
诚意十足。
鹿笙知道,对方这是真正认可了她的价值。
《弈天筹》综合现有所有信息,给出了最终建议:
「建议:接受‘幽冥船会’邀请,以‘技术顾问’身份参与其对‘幽冥裂隙’的初步探索。」
「行动原则:
1. 保持‘墨’之身份,维持重伤未愈人设,实力控制在金丹二层表象。
2. 目标优先级:收集‘幽冥裂隙’真实环境数据与资源信息 > 与幽冥船会建立信任 > 寻找黑莲养料 > 探索遗迹线索。
3. 预留至少三种独立撤离方案,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可随时脱身。
4. 密切关注韩管事与鲁家动向,防范潜在风险。」
“回复他们,”鹿笙对鬼面修士吩咐道,“‘墨’接受邀请。具体行程与联络方式,另行通知。”
她决定入局。但不是作为棋子,而是要以“技术顾问”这个超然身份,成为棋局中的变量。幽冥船会需要她的技术开路,她则需要船会的资源、人力以及对裂隙的熟悉度作为跳板。
潜龙受邀,将入幽冥。此行非是委身投靠,而是借船出海。风浪险恶,亦蕴藏着化龙的契机。她将携归墟灯、黑莲与《弈天筹》,于这新的棋盘之上,再布迷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