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卦符的警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在鹿笙(石历)心中圈起了层层涟漪。“东北藏锋,暗伏杀机”的卦象让她对刑堂方向的动向保持了最高级别的警惕。接下来的日子,她愈发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劳作,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耗在了堆放点的小屋之内。
外在的表现,则是一如既往的平庸,甚至因为大比结束后宗门事务逐渐恢复正常,她这个“不起眼”的杂役更显得无人问津。然而,在这极致的低调之下,是鹿笙对自身气息收敛功夫的进一步锤炼。
那枚得自资源殿废弃库房的敛息术改良心得残简,此刻发挥了作用。其上记载的并非什么高深法门,而是对一些细微处,如灵力波动与呼吸、心跳乃至周身毛孔开合的联动控制,提出了更为精妙的见解。鹿笙结合自身《戍土归藏诀》厚土载物的特性,以及“坤载万物,厚德可依”的卦象提示,开始尝试一种更深层次的“敛息”。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隐藏修为波动,而是试图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最低,如同路边的一块顽石,墙角的一坯尘土,与周围环境彻底融为一体。运转功法时,刻意引导土行之气包裹周身,模拟出废料堆放点那种沉滞、晦涩的气息;行走坐卧间,肌肉控制细微到极致,消除一切不必要的声响和动作;甚至连目光都刻意保持一种底层杂役特有的麻木与涣散。
这种状态,被她称之为“坤元敛迹”。并非隐身,却胜似隐身,是一种精神与气息层面的彻底“归寂”。
与此同时,她对体内五行符种的温养也未曾停歇。五脏之气循环不息,不断滋养着“厚土”、“锐金”、“清心”、“生机”四大符种,使其与经脉络穴的结合更为紧密,激发更为迅捷隐秘。对于心火“焚邪符种”的推演也未曾停止,虽未凝聚实体,但对黑莲寂灭之力的理解与控制却加深了一分。
这一日,她正借助古器碗转化废料中的能量,小心翼翼地引导那一丝得自“废种”的木行生机融入肝木符种,试图增强其疗愈与感知效果时,《弈天筹》猛然传来预警!
推演显示,有三道属于刑堂的、带着明显搜查意味的气息,正不疾不徐地朝着堆放点方向而来!目标明确,并非路过。
“来了!”鹿笙心头一凛,瞬间收功。所有符种气息内敛,“坤元敛迹”状态提升至极致。她迅速扫视小屋,确保没有任何显眼的、与“石历”身份不符的物品遗漏。那几块沉阴木和蚀刻银粉被藏在最不起眼的废料堆下面,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衍卦符的残骸早已化为飞灰。她本人则立刻拿起一把破旧的扫帚,开始慢吞吞地清扫小屋门口的空地,脸上挂着那种长期劳累形成的麻木表情。
不多时,三名身着刑堂服饰的弟子出现在堆放点入口。为首一人面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这片荒凉的区域,最终落在了正在扫地的石历身上。
“你,就是石历?”冷峻弟子开口,声音不带丝毫感情。
石历(鹿笙)似乎被吓了一跳,连忙停下动作,转过身,脸上堆起敬畏和一丝惶恐,躬身道:“是……是,小的石历,见过几位师兄。”
“据查,你与近期几起事件均有间接关联。西山矿洞任务,以及之前库房旧物整理。”另一名弟子拿出卷宗,冷声道,“我等奉命前来核查,你需如实回答。”
“是,是,小的明白。”石历连连点头,腰弯得更低了。
接下来的问询,无非是重复之前赵坤执事问过的问题,关于矿洞见闻,关于捡到的“破铁片”等。鹿笙的回答与之前毫无二致,语气、神态甚至那点细微的惶恐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在“清心符种”的加持下,她心神澄澈,应对自如,没有丝毫破绽。
问话间隙,那名冷峻弟子的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缓缓扫过石历全身,又蔓延至小屋内部。鹿笙心中冷笑,全力维持着“坤元敛迹”,将自身灵力波动压制在练气九层那斑杂虚浮的状态,甚至模拟出一丝因长期接触废料而产生的晦涩死气。
那神识在她身上停留数息,又仔细探查了小屋的每个角落,甚至掀开了几处废料堆,最终一无所获。小屋内的气息浑浊不堪,充满了各种废弃材料的驳杂灵气和腐朽味道,完美掩盖了古器碗和沉阴木等物极其微弱的特异波动。
“哼,看来确实只是个运气不好的杂役。”冷峻弟子收回神识,眼中闪过一丝不耐,显然认为在这地方浪费时间是徒劳的。他又随意问了几个关于日常劳作、接触人员的问题,鹿笙皆是对答如流,符合一个底层杂役的视角。
“好了,近期安分些,莫要惹是生非。”冷峻弟子丢下一句话,便带着另外两人转身离去,似乎多待一刻都嫌污浊。
直到三人的身影彻底消失,鹿笙才缓缓直起身,继续慢吞吞地扫地,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段无关紧要的插曲。但她的后背,已被冷汗微微浸湿。刚才那道筑基中期的神识探查,若非她提前预警且“坤元敛迹”之功大成,恐怕很难完全瞒过。
“震雷乍响,静守为宜。” 卦象再次应验。这场突如其来的搜查,便是那“震雷”。而她凭借提前预警和充分的准备,成功“静守”过关。
危机暂时解除,但她心中清楚,刑堂的疑窦并未完全消除,只是暂时找不到证据。自己仍需如履薄冰。
她回到小屋,感受着体内平稳运转的五行循环和温顺的符种,心中稍安。这次风波,也让她意识到“坤元敛迹”的重要性。在这龙蛇混杂的宗门,藏得住,才能活得久。
将扫帚放回原处,她如同什么事都未发生一般,继续投入到转化废料、滋养符种的修炼中。只是这一次,她更加注重对自身一切气息、痕迹的收敛与控制。
远处的刑堂方向,依旧暗流涌动。但她这片“坤元之地”,暂时风平浪静。潜龙之隐,在于能承受风雨,更能于风雨过后,将痕迹彻底抹去,深藏于九地之下。接下来的路,她将走得更加谨慎,也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