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风云将起 弈天定静
闲云峰的寂静,被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三年一度的外门大比,将于下月初正式开启。此番大比不同以往,据说涉及一处新发现的小型秘境探索资格分配,奖励之丰厚远超历年,引得无数外门弟子摩拳擦掌,宗门内的气氛也悄然紧张起来。
藏经阁角落,鹿笙看似对着一卷杂书“神游天外”,实则心神正沉入识海,细细体味着寂灭空间那丝“化无”道痕的余韵。周遭弟子们关于大比的兴奋议论、担忧低语,皆如流水般滑过她的耳畔,直至《弈天筹》自发微转,她才缓缓“回神”,脸上适时露出一丝与其他弟子无二的“好奇”与“茫然”。
衍卦初显,察言观色
她并未立刻起身,而是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姿势,耳朵却如最精密的法器,捕捉着流动的信息碎片:大比规则、丰厚奖励、热门人选、潜在黑马…张狂之名被多次提及,志在必得;几位平日低调的炼气六层巅峰弟子也被悄悄议论;执事堂巡逻频率增加,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紧张。
「山雨欲来风满楼。」鹿笙心中暗忖。大规模宗门活动,必是鱼龙混杂,机遇与风险并存。于她而言,高调参赛无异自曝,但完全置身事外,又可能错失暗中观察乃至火中取栗之机。
她如同一个被消息吸引又自知无望的普通弟子,脸上带着些许向往和更多怯懦,慢慢踱出藏经阁。一路“偶然”听到管事抱怨大比后勤压力大、人手紧缺;“恰好”瞥见张狂党羽低声商议,眼神闪烁。
弈天筹算,未雨绸缪
回到居所,闭门。她毫不犹豫祭出“衍卦符”。
「目标:推演此番大比于己身之吉凶祸福及可行之策。」
灵力注入,氤氲之气翻腾。景象显现:擂台术法碰撞激烈,台下人群喧嚣;暗处有不光彩交易;一枚“秘境通行令”玉牌闪过;最终景象定格于一处略显混乱的后勤物资点。卦象显示“讼”卦(天水讼,争执),但爻辞:“讼,元吉,以中正也。” 暗示若秉持中正,巧妙应对纷争,或可获初始之吉。
「推演结果:大比期间是非多,正面冲突不利。然后勤管理存疏漏,此其一;各方势力倾轧,或可借力,此其二;秘境资格为焦点,需避漩涡中心。」
鹿笙眸光沉静,心中计定:不争台前风光,谋乱中遗利,借势避祸。
借力打力,挖坑下绊(于大势)
她开始悄然布局。几次前往符箓堂,她“无意”向相熟执役弟子透露:
“听说这次奖励惊人,张狂师兄他们志在必得,怕是早已打点周全…像我们这样的,凑热闹都得小心,莫要无意间挡了谁的路…” (散布紧张情绪,强化张狂等人“强势霸道”印象,为可能发生的冲突预先铺垫舆论,引导同情。)
同时,她彻底检查自身,将煞灵莲碎片、特殊符箓等一切可能引人窥伺之物,尽数转移至寂灭空间深处。腰间储物袋里,只留些零碎灵石、普通药材和大量符箓废稿,俨然一副穷酸且毫无威胁的模样。
精准“站队”,置身事外
数日后,执事弟子统计参赛意愿。至鹿笙时,她立刻面露惶恐,连连摆手,声带微颤:
“师兄明鉴!弟子这修为…这身子骨…上台岂非献丑添乱?万万不敢参赛!弟子…弟子就在台下为诸位师兄师姐呐喊助威便心满意足…” 情真意切,甚至透出“生怕被强拉充数”的畏惧,将一个自知无用、怯战避祸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执事弟子本就不期待她,记录后漠然离去。
藏锋于鞘,厚积薄发
外界因大比临近愈发喧嚣,鹿笙却愈发沉静。她每日依旧“养伤”、“观书”,实则更多心神用于以《弈天筹》推演大比种种可能:
推演不同对手手段,规划意外卷入冲突时的撤离路线;推演后勤区域布局,寻觅可能的“可乘之机”;推演张狂等热门人选行为模式,预判其可能引发的麻烦,思考如何借力打力,或祸水东引。
她如冷静棋手,于风波将至前,已在心中布下无声棋局,计算着每一步落子与应对。与此同时,她的修炼并未松懈:
· 寂灭观想:神识于绝对虚无中淬炼,愈发凝练敏锐,对力量掌控精妙入微。
· 符衍天机:持续将那一丝“化无”道韵尝试融入基础符箓,失败虽多,然每成一符,效果皆近乎低阶法术,符道根基夯实的可怕。
· 罡元体魄:每日引地火煞气淬体,《九转罡元体》稳步精进,肉身气血暗蕴,力量磅礴。
· 云踪步:融入气流感知、光影利用及“寂静”意境,身形越发鬼魅难测。
(表象:深居简出,修为“停滞”,怯懦避世,资源匮乏 vs 内核:弈天筹算,实力全方位悄然飞跃,底牌深藏,静待时机)
耍锅于人,静待风起
大比前最后几日,她甚至“忧心忡忡”寻到赵管事,唉声叹气:
“管事,大比期间人多手杂,弟子这心里总不踏实…就怕有小人趁机生事,或是…或是往日不慎得罪之人前来寻衅…弟子能否称病,于峰内躲几日清静?” (极致示弱,为大赛期间可能出现的“消失”或“异常低调”提前备好完美理由,进一步固化人设。)
赵管事自然又是一番恨铁不成钢的数落,却也默许了她可更加“龟缩”。
弈天之心,定静制胜
鹿笙回到闲云峰,远眺逐渐喧闹的演武场,目光幽深,如古井无波。
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她不求胜,先求不败;不争利,先避其害。外门大比风云将涌,而她这条藏于九地之下的潜龙,已为自己择定了最安全、亦最能窥见猎物破绽的观测之位。
风波已至,我自岿然。唯需静待,那尘埃落定,或是…火中取栗之机显现的那一刻。
(行动:精密推演,全方位准备,深藏己身 vs 表象:畏缩不前,忧惧避祸,存在感降至最低)
最大的反差,莫过于此:在所有人热血沸腾、摩拳擦掌之际,这个看似最怯懦、最无能的弟子,却正以最冷静的头脑和最充分的准备,俯瞰着即将到来的纷扰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