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那片“锐金符”残片深深埋入水属性废料堆下,鹿笙的心脏仍在胸腔里沉稳而有力地跳动着。她强迫自己呼吸保持平缓,压下所有可能外露的情绪波动,重新变回那个动作迟缓、神情麻木的杂役。
监工弟子巡查的目光扫过这片角落时,果然没有丝毫停留。此地灵气紊乱污浊,本就是感知中最令人不适的区域,如今又多了一层水汽的包裹和混乱灵机的天然屏蔽,那丝被刻意隐藏的金锐之气,几乎被完美湮灭。
成功了。暂时。
鹿笙不敢有丝毫放松。她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那片残片如同一个微小的火种,虽被湿泥覆盖,却依然存在。一旦幕后之人清点货物,发现数目或品质对不上,风波必将再起。届时,整个废符室都会被更严密地审视,这个角落也未必安全。
她必须尽快将其彻底处理掉。而唯一能无声无息消化此物的,只有那枚神秘的令牌。
然而,“投喂”令牌绝非易事,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在人多眼杂的废符室进行,风险极高。她需要一个相对稳妥且不易被打扰的时机和环境。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几处残留着古老意韵的阵眼节点上。
明面的禁锢敛息阵虽已半废,但基础功能犹存,尤其是那敛息之效,多少还能起到一些混淆、遮蔽微弱气息的作用。若她身处节点附近,是否就能借助这残存阵力,遮掩住“投喂”令牌时可能产生的些微迹象?
这个想法让她心中微动。
但节点位于石柱或墙壁结构内部,她无法直接接触。如何借力?
她再次将心神沉静下来,凭借与古器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以及自身远超普通杂役的敏锐灵觉,仔细感知那最近一处节点(对应“天枢”位)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
一遍,两遍……
终于,她隐约捕捉到一丝规律。那残留的古韵虽深藏内里,但其无形中散发出的极微弱的场域,并非静止,而是如同静水微澜,有着难以言喻的韵律。而明面的残阵灵力,也受其无形影响,在节点附近形成了一片感知上更为模糊、灵力流动更显滞涩的区域。
这片区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收和混淆附近非常微弱的异常波动!
“或许可以一试。”鹿笙心中暗忖。
她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既靠近这片特殊区域,借其掩护,又不至于引起任何注意。
接下来的几天,鹿笙的工作区域“自然而然”地开始向那“天枢”节点所在的石柱附近偏移。她清理附近的废料格外“卖力”,动作缓慢却覆盖了每一个角落,最终,她常待的分拣位置,固定在了距离石柱几步之外的一个地方。
这个位置,恰好处于那片感知模糊区域的边缘!
她耐心等待着时机。需要一个监工弟子最松懈、其他杂役最无心关注周遭的时刻。
这一日,午后闷热,监工弟子靠在门口昏昏欲睡。其他杂役也大多被这沉闷天气和枯燥工作熬得精神萎靡,动作机械。
就是现在!
鹿笙看似笨拙地弯腰,从脚边的废料筐里拾取符纸残片。她的动作极其自然地将手探入了那堆刚刚清理过来、特意堆放在此的、气息相对温和的水属性废料之下。
指尖触碰到那枚以油布包裹的锐金符残片。
她全神贯注,沟通古器,同时将自身灵觉调整到最敏锐状态,隐隐呼应着“天枢”节点外那片特殊的滞涩场域。
一种极其细微的、仿佛融入环境背景噪音中的晦涩感弥漫开来。
就在这晦涩感最为明显的瞬间,鹿笙毫不犹豫,引导着古器,极其迅速地将那锐金符残片中残存的危险金灵之力剥离、抽出,化作一道无形气流,猛地引入袖中隐藏的令牌之上!
整个过程迅疾而隐蔽,且所有的能量引动迹象,绝大部分都被那节点周围特殊的滞涩场域所吸收、混淆!
令牌依旧是那般冰冷死寂,吞噬了这股能量后,表面那“寂”字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金属冷光,便重归平静。
成了!
鹿笙甚至没有时间去细究令牌的变化,立刻将手中那枚彻底失去灵性、变得灰暗脆弱的残片悄然捏碎,混入眼前的水属性废料中,再也分辨不出。
她缓缓直起身,继续慢吞吞地分拣,仿佛只是弯腰捡了个东西。
周围依旧沉闷,监工弟子的鼾声细微而规律,无人察觉方才那隐秘的一瞬。
直到收工的钟声响起,鹿笙随着人流走出废符室,感受到夕照的阳光落在脸上,她才在心底真正松了一口气。
后背的衣衫,内侧早已被冷汗浸透,紧贴着皮肤,带来一丝冰凉的黏腻感。
风险极大,但回报也值得。不仅处理掉了眼前的隐患,更重要的是,她验证了一个重要的猜想——她可以借助那隐藏节点周围的特殊环境来掩护自己的隐秘行动!
这无疑为她后续在废符室的“觅食”与“避险”,提供了多一种可能。
然而,福兮祸所依。
就在她以为一切天衣无缝之时,她却未注意到,废符室屋顶阴影角落,一只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指甲盖大小的青铜机关复眼,微微转动了一下,其表面闪过一抹极其黯淡的灵光,旋即彻底熄灭,仿佛从未存在过。
那幕后之人,显然并非全然信赖人力监管。
鹿笙的谨慎,让她避开了明处的耳目,却未必能完全避开某些不为人知的隐秘窥探。
暗处的目光,或许从未离开。
(第47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