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穿透琥珀色能量场的刹那,主控屏幕突然切换成分形几何界面——山脉的轮廓拆解成无数自相似的科赫雪花纹路,河流则化作无限延伸的谢尔宾斯基曲线,连空气中漂浮的能量粒子都呈现出门格海绵结构。“这颗星球的每一寸都遵循分形法则构建。”林默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斐波那契数列,将萨尔那加钥石贴近控制台,立方体表面的符文立刻与星图产生共振,投射出一道螺旋状的光轨,直指星球赤道处的巨型峡谷。
刚降落峡谷边缘,星熵晶石便发出尖锐的嗡鸣。峡谷底部的“分形迷宫”正渗出淡紫色的熵晶辐射,原本规整的几何岩壁被侵蚀出不规则的孔洞,那些孔洞中隐约可见扭曲的时空碎片,碎片里重复播放着硅基文明被熵能吞噬的最后画面。更诡异的是,迷宫入口处的石柱会随观测角度改变形态,从三角形切换为五边形,最终坍缩成无法定义的多维轮廓。
“传承印记有反应了。”眉心的灼烧感突然加剧,林默的视网膜上浮现出重叠的星图:迷宫核心的坐标与虚空裂隙的源头完全重合,而维系两者连接的,正是一块嵌在岩壁中的黑色晶体——其表面的螺旋纹路与暗枢星核形成诡异的镜像对称,“是熵之楔!”守巢者的通讯突然切入,声音带着罕见的急促,“初代建造者用影渊本源锻造的禁忌武器,能加速时空坍缩成熵的尘埃。”
林默刚踏入迷宫,身后的入口便瞬间闭合,岩壁上浮现出无数鎏金面具的虚影,每个面具的眼窝都悬浮着微型黑洞,它们发出的低频嗡鸣与熵晶辐射共振,试图干扰星熵晶石的能量场。更棘手的是,迷宫的路径每17秒便按考夫曼量子钟重新排列,重力方向随之翻转,前一秒的地面转眼变成垂直的墙壁。他果断将萨尔那加钥石嵌入掌心,立方体释放的琥珀色光芒在前方织成稳定的路径,符文投影出的分形公式与迷宫结构产生共鸣,那些变幻的岩壁竟暂时固定成可通行的阶梯。
深入迷宫核心时,熵之楔的轮廓愈发清晰。这块半米高的黑色晶体悬浮在能量穹顶中央,表面缠绕的暗紫色触手正不断抽取地核的星脉能量,注入虚空裂隙的方向。周围的地面上,无数被熵能污染的暗灵残魂凝成半透明的茧,茧中隐约可见熵蚀共生体的雏形——它们的肢体呈现出扭曲的分形结构,仿佛是几何法则崩塌后的产物。
“必须切断熵之楔与裂隙的能量连接。”林默将星熵晶石与暗枢星核同时抛出,两种能量在熵之楔周围形成螺旋状的隔离场。但就在此时,穹顶突然破裂,数十个银灰色的“熵寂者”从时空碎片中涌出,它们表面流转的液态金属能扭曲所有能量攻击,正是传说中以吞噬宇宙秩序为生的高维生物。更危急的是,熵之楔的辐射强度突然倍增,迷宫的岩壁开始崩解成混沌的粒子,整个星球的分形结构即将瓦解。
千钧一发之际,萨尔那加钥石突然升空,表面的符文与熵之楔的螺旋纹路产生对冲。林默瞬间明白,钥匙的真正作用不是封印,而是重构——他将自身的灵能注入钥石,立方体绽放出刺眼的光芒,在熵之楔与星熵晶石之间搭建起能量桥。奇迹发生了:熵蚀共生体的茧开始透明化,暗灵残魂从中脱离,重新恢复成纯净的淡紫色光带;熵之楔的黑色晶体表面浮现出银灰色的星脉纹路,其吞噬能量的特性竟被逆转成稳定场。
当最后一缕熵晶辐射被净化,迷宫的岩壁重新凝固成规整的分形结构,鎏金面具的虚影随之消散。熵之楔化作无数光粒融入地核,虚空裂隙的源头开始闭合,星途罗盘的第十七枚光点彻底亮起,投射出一张新的星图——遥远的星空中,一颗被十二道光环环绕的星球正发出柔和的白光,其表面刻满了与萨尔那加钥石相同的符文。
“裂隙源头的能量波动稳定了,但熵之楔的核心碎片还在逃逸。”守巢者的声音传来,“那片‘环星圣地’或许藏着最后的答案,那里可能是萨尔那加文明的观测者圣殿。”
林默捡起地面上残留的熵之楔碎片,发现其纹路与星途罗盘新亮起的光点完全吻合。他望向舷窗外重新稳定的琥珀色能量场,握紧了手中的萨尔那加钥石——宇宙轮回的谜题,似乎即将在环星圣地揭开最终的面纱。星舰引擎轰鸣着升空,朝着新的航向驶去,身后的分形迷宫在能量场中逐渐隐没,只留下满地闪烁的符文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