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时的阳光暖得刚好,透过共生树的枝叶洒在圣坛,在石阶上织出细碎的光斑。树周孩子们种下的新苗已长到半尺高,带着剑纹、月华纹和稻穗纹的叶片舒展着,风一吹就轻轻晃,更奇妙的是——共生树顶那根嫩红的新枝,竟像藤蔓般缠上了孩子们种的小树苗,枝桠间还挂着几颗未成熟的小果,像是树在牵着“小徒弟”一起长。
“古籍又有新动静啦!”苏云提着裙摆跑向树旁,怀里的古籍被阳光晒得暖洋洋的,她指尖划过书页上新浮现的墨字,声音里满是欢喜:“‘童脉初成,柔可润生,与苗同长,方助脉兴’,孩子们练出的融脉气,能跟着这些小树苗一起,反过来滋养共生树了!”
小阿蛮正蹲在苗旁,用小手指戳着带星纹的叶片,一听这话立刻蹦起来,攥着磨得发亮的小木剑跑到陆崆面前:“陆崆叔,我也能给树送脉气了吗?就像去年冬天我们给树暖炉那样?”陆崆笑着蹲下身,拿过他的木剑,在小树苗和共生树之间画了道浅浅的弧线:“比暖炉更巧呢。你试着像上次学的那样,把星气和月华缠在一起,顺着苗茎往树的方向送,慢慢来,别着急。”
小阿蛮点点头,站在苗旁凝神,小脸绷得圆圆的。他慢慢提起木剑,剑端的淡金星气渐渐裹上一层薄银月华,轻轻贴向苗茎——起初气还晃了晃,旁边的石头赶紧小声喊:“稳住!像扶我那次一样!”小阿蛮深吸一口气,气团稳稳落在苗叶上,瞬间,苗叶的三族纹亮了起来,顺着缠在树苗上的共生树枝桠,像小蛇似的往树身钻,树身的星纹也跟着闪了闪,像是在回应。“成啦!”小阿蛮跳起来,木剑上的光都跟着颤,惹得周围的孩子都围过来,吵着要试试。
这时,苏芷提着个竹篮匆匆赶来,篮里装着刚采的清暑果嫩叶,翠绿的叶子上还沾着晨露。“童脉刚成,得掺点草木的清润气,才不容易散。”她蹲下来,教孩子们把嫩叶放在掌心轻轻揉碎,“你看,揉出汁来,混着温水擦在木剑上,脉气就会更柔,能顺着苗儿走得更远。”孩子们立刻学起来,小阿蛮揉得太用力,汁沾了满手,苏芷笑着帮他擦掉:“轻点,叶子也会疼的。”石头揉好叶子擦在剑上,再引气时,星气竟顺着苗根钻进了土里,周围几株刚冒芽的花苗立刻晃了晃,冒出了新的嫩尖,引得孩子们惊呼连连。
王伯扛着个竹编的蚕筐,身后跟着两个村民,筐里铺着带星纹的桑叶,几十只雪白的蚕宝宝正趴在上面慢慢爬。“养脉和养东西一个理,得用心陪着!”王伯把蚕筐放在苗旁的石台上,“这桑叶是树周摘的,沾了你们的脉气,蚕儿吃了长得壮,反过来,蚕儿的生气也能让苗儿更旺,这才是互相养着。”小阿蛮凑过去,小心翼翼地碰了碰蚕宝宝,软乎乎的触感让他眼睛一亮。王伯教他们把蚕宝宝轻轻挪到新的桑叶上,小阿蛮担心蚕饿,悄悄往桑叶上引了点脉气,蚕宝宝像是闻着了味,立刻爬过来,啃得桑叶沙沙响,旁边那株小树苗的叶尖,也跟着绿得更鲜亮了几分。
忽然,共生树缠在小树苗上的新枝轻轻颤了颤,枝桠间冒出几颗圆滚滚的小果子——那是“童脉果”,果皮是淡淡的粉白色,上面印着一个个小小的孩童手掌纹,摸起来软乎乎的,像刚蒸好的糯米团。孩子们好奇地捏开一颗,里面的脉气竟和他们掌心的光丝一模一样,带着淡淡的草木香。小阿蛮握着童脉果,再挥木剑时,剑上的星气里多了份嫩芽的鲜活,他对着刚埋下的花种引气,种子竟“啪”地裂开,冒出嫩白的芽尖;石头则把童脉果放在蚕筐旁,桑叶上的星纹瞬间亮了起来,蚕宝宝啃叶的速度都快了些,没多久就把一片桑叶啃出了整齐的缺口。
傍晚的阳光渐渐柔和,孩子们坐在苗旁的干草堆上,陆崆拿着树枝在地上写脉术口诀,教他们念“童脉柔,润生息”,小阿蛮念得太快,把“息”念成了“西”,引得大家笑成一团;苏芷坐在一旁,拿出彩色的绒线,帮孩子们把童脉果串成小链子,每个果子间还系着小小的星纹结,孩子们挂在脖子上,低头就能闻到果子的清香;王伯在田埂边架起了小火堆,烤着玉米和土豆,焦香混着草木气飘过来,他把烤得外焦里嫩的玉米递给孩子们,看着他们啃得满脸渣,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树顶那片刻着三族印记的叶子上,残魂的微光悄悄飘了下来,化作几个小小的孩童身影——穿着剑修的小劲装、月蛊的小绒衣,还有村民的粗布小褂,他们踮着脚凑到蚕筐旁,伸手碰了碰蚕宝宝,又跑到小树苗边,学着孩子们的样子,用小手轻轻拍了拍苗叶,而后笑着跑向共生树,身影渐渐融进苗叶的星纹里,让叶片的光更暖了。
苏清寒站在田埂边,看着孩子们追着一只蝴蝶跑,脖子上的童脉果链晃来晃去,小树苗的枝桠跟着他们的身影轻轻摆。她转头对身边的林砚轻声说:“以前总觉得传脉是教给孩子们成套的脉术招式,现在才明白,是看着他们把刚学会的脉气,融进揉叶、养蚕、护苗这些小事里,跟着苗儿一起长,跟着蚕儿一起盼,这份带着烟火气的成长,才是最扎实、最能传下去的薪火。”
林砚望着共生树缠在小树苗上的新枝,像极了大人牵着孩子的手,轻轻点头。春阳洒在孩子们的笑脸上,洒在带着星纹的苗叶上,也洒在那颗颗挂在颈间的童脉果上——新岁的传薪,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仪式,而是藏在孩童掌心的嫩叶里,藏在蚕筐旁的碎桑叶上,藏在他们望着新苗发芽时,眼里闪着的那片温柔的光里,一点一点,把童脉的暖,润进了圣坛的每一寸生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