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晶印记剩余的紫光节点中,一处紧邻牧民冬牧场的“青苇荡”正微微发烫。林砚与苏清寒赶到时,往日随风摇曳的青芦苇半数枯黄倒伏,水面漂浮着一层灰紫色的雾气——正是浊灵积聚形成的“浊灵瘴”,风一吹,瘴气便朝着不远处的冬牧场飘去,几只牦牛吸入后,立刻甩着脑袋原地打转,呼吸变得急促。
“再过半个月,牧民们就要把牛羊赶到冬牧场了,这瘴气要是散不去,牲畜根本没法待。”负责看管冬牧场的卓玛姑娘急得眼眶发红,她指着芦苇荡深处,“昨天还只是一小片雾,今天就漫了大半个荡子,连水下的鱼都翻了肚皮。”
苏清寒迅速翻开《水脉纪要》,目光锁定“浊灵瘴”的条目:“湿处生瘴,需取晨露未干时的‘芦苇芯露’,混合净化活水煮沸,蒸汽可驱散瘴气。芦苇芯藏在枯黄芦苇秆中,是浊灵瘴的天然克星。”
“我去收集芦苇芯露,你先稳住瘴气扩散!”林砚说着,催动星晶力在冬牧场与芦苇荡之间筑起一道金色屏障,暂时挡住瘴气。苏清寒则跟着卓玛钻进芦苇荡,弯腰寻找枯黄的芦苇秆——轻轻掰开秆子,里面藏着一滴透明的露珠,正是芦苇芯露。可浊灵瘴越往深处越浓,苏清寒的月华力消耗极快,额头渐渐沁出冷汗。
“这边的芦苇芯露多!”卓玛指着一片倒伏的芦苇丛,拉着苏清寒过去。两人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收集芯露,不一会儿就攒了小半瓶。可就在这时,芦苇荡中心的浊灵瘴突然翻涌起来,金色屏障被冲击得微微晃动,林砚的声音传来:“瘴气在往屏障冲,快回来!”
苏清寒和卓玛立刻往回跑,将收集到的芦苇芯露倒入装有净化活水的铁锅中。林砚见状,立刻分出部分星晶力注入锅底,火焰瞬间燃起,锅里的液体很快沸腾,白色的蒸汽带着淡淡的芦苇清香,朝着浊灵瘴飘去。奇妙的是,瘴气一遇蒸汽便开始收缩,灰紫色渐渐褪去,化作细小的水珠落入水中。
“再加把劲!把剩下的芯露都加上!”卓玛喊着,又带着几个闻讯赶来的牧民,钻进芦苇荡收集芯露。越来越多的芦苇芯露混入锅中,蒸汽愈发浓郁,不仅驱散了芦苇荡的瘴气,还顺着水面渗入水下,原本翻肚皮的鱼渐渐恢复了活力,摆动着尾巴游向深处。
金色屏障撤去时,青苇荡的芦苇竟慢慢挺直了腰杆,枯黄的叶片边缘泛出淡淡的绿意。卓玛抱着一捆新鲜的芦苇,笑着说:“我们打算每天来收集芦苇芯露,在荡边支起锅,要是再有瘴气,就能自己处理了。”她还和牧民们一起,在芦苇荡入口插了木牌,上面写着“守护青苇,守护冬牧场”。
林砚望着掌心的星晶印记,青苇荡对应的紫光已然消散,《水脉纪要》的书页上,又添了一行新的字迹:“万物皆为脉,人在脉中居,护脉者,亦是脉之养者。”苏清寒望着重新焕发生机的芦苇荡,轻声道:“原来每一种草木、每一片水域,都有守护自己的方式,而我们和牧民,只是帮它们找回了力量。”
夕阳洒在青苇荡上,芦苇随风摆动,像是在回应着什么。林砚与苏清寒收拾好东西,朝着星晶印记指引的下一个节点驶去。车窗外,卓玛和牧民们正围着铁锅忙碌,蒸汽袅袅升起,与远处的炊烟交织在一起——这便是“共生”最鲜活的模样,在水脉与人间的羁绊里,温暖而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