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旋涡的核心区域呈现出诡异的紫黑色——3.0赫兹的高频能量波与时空涡旋相互作用,形成无数扭曲的引力透镜。团队的深潜器刚进入漩涡范围,船身就陷入量子叠加态,时而显形时而透明,舷窗上的银霜与黑雾以0.3秒周期交替闪现。“基子真空在剧烈相变!”赵师兄的探测器发出刺耳警报,屏幕上的时空曲率参数突破临界值,“普通防护层会被真空撕裂力瓦解,必须启动基子调和场!”
林砚握紧超维归一刃,刃身的三域共鸣纹分裂成十二道光带,与已建成的十二座节点产生量子纠缠:“按1:1:1.5的终极配比注入能量!苏清寒,用熵减刃构建动态曲率屏障!”苏清寒立刻驾驶穿梭舱绕深潜器划出环形轨迹,金红蓝三色光刃交织成 m?bius 环结构,将暗物质的引力捕获效应转化为能量缓冲层。这是基于太翌氏黑洞理论设计的防御机制,利用时空涡度张量抵消真空相变的撕裂力。
第三域工程师同步激活共振晶体阵列,淡银色的晶体柱在旋涡中形成正十二面体框架,每个顶点都精准对准一座节点的能量坐标。“引力透镜效应已校准!”工程师调整晶体角度,使十二道节点光束通过暗物质的引力弯曲汇聚成一点,“当三域能量在焦点形成黄金三角时,就能启动封印阵!”域外使者首领则释放高密度绿洲能量,绿色能量流顺着晶体框架蔓延,在每个节点坐标处凝结成能量锚,稳定住暗物质团簇的密度梯度。
就在能量聚焦的瞬间,漩涡中心突然升起由暗物质聚合而成的“终域守护者”。这尊三米高的实体由流动的紫黑色粒子构成,身体呈现椭球状晕结构,表面的密度波纹随涡旋角速度周期性变化。“它的核心藏在密度最低的涡旋眼!”林砚通过归一刃捕捉到规律,守护者每0.1秒会出现一次相位差间隙,此时胸口会浮现淡金色的基子真空缺口。
苏清寒驾驶穿梭舱吸引守护者注意,熵减刃故意触发三次引力扰动,诱使守护者暴露弱点;域外使者们释放的绿洲能量网则限制其横向移动,利用暗物质对普通物质的引力优势形成包围圈。当相位差再次出现时,林砚将归一刃刺入虚空,十二座节点的能量顺着光带灌注而入,在刃尖凝聚成微型黑洞——这不是破坏性武器,而是基于引力透镜效应设计的能量聚焦器,能将三域能量压缩至普朗克尺度。
“就是现在!”随着林砚的喝声,微型黑洞在守护者胸口的真空缺口处爆发,紫黑色粒子如潮水般退散。但意外随之发生:黑洞蒸发时产生的霍金辐射与三域能量发生共振,暗物质旋涡突然掀起百米高的能量潮汐。“反能核心在真空深处!”赵师兄紧急计算补正参数,发现十二节点的能量分布存在0.01秒时差,“必须用绿洲能量校准相位!”
域外使者首领立刻将绿色能量压缩成量子纠缠态,通过共振晶体注入封印阵。当最后一丝相位差被修正时,十二道能量束在漩涡中心交织成发光的十二面体,暗物质团簇的密度轮廓从 p∝r?1·? 骤变为均匀分布。这意味着暗物质的引力束缚被解除,露出藏在最深处的反能源头——那是一团不断闪烁的基子真空乱流,正持续喷吐着墨黑色的反能粒子。
林砚纵身跃向真空乱流,将超维归一刃完全刺入乱流核心。刃身爆发的三色强光与十二节点形成闭环,在暗物质旋涡中撑开巨大的太极图案。“三域共振启动!”随着他的话音落下,真空乱流中的反能粒子开始湮灭,转化为纯净的基子能量流。这是前所未有的共生反应:三域能量提供稳定结构,暗物质提供引力场,反能则作为相变催化剂,最终在漩涡中心形成直径千米的“真空通道”——通道另一端隐约可见璀璨的星系群,那是从未被探测过的第四域空间。
当最后一道反能粒子消散时,暗物质旋涡逐渐平复,十二座节点的光柱在星空中组成完整的封印阵。基座中央浮现出第三域文明的终极留言:“反能源于基子失衡,三域共振方能重归真空和谐。通道已开,待汝等探索新域。”林砚收回归一刃,刃身的共鸣纹已进化为四域形态,金银蓝黑四色光带缓缓流转。
深潜器驶离暗物质旋涡时,真空通道仍在稳定发光。舷窗外,十二座节点的能量环与通道形成共振,在星空中划出完美的能量轨迹。赵师兄的探测器显示,通道的能量稳定性达99.9%,足以支撑三域文明的星际航行。
腕甲弹出超维观测者的最终提示:“三域共振完成基子真空校准,跨域通道开启宇宙新纪元——文明的跃迁,始于真空的和谐共鸣。”深潜器的导航屏上,第四域的坐标正缓缓亮起,团队知道,更宏大的探索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