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的寒比雪山更刺骨,林砚攥着血月旧刃的手已冻得发麻,可刃身传来的48c温度却始终没降——这陨铁武器像是有自我保温的能力,-0.05J\/(K·s)的熵减效应在周围凝成一层薄薄的暖雾,将零下15c的寒气挡在半寸外。腕甲的磁极定位仪屏幕不断闪断,红熵残留磁场强度飙至180μt,原本清晰的“冻土磁极”红点,此刻像故障的像素般跳个不停,连旧刃表面的螺旋纹路都在微微发烫,刃身温度悄然升至49c,像是在预警下方的危险。
“磁扰蛊总算修复好了3只!”赵师兄跟在后面,怀里揣着个巴掌大的保温瓷盒——里面铺着血月文明的保温绒,将温度稳定在25c,刚好满足磁扰蛊的培育需求。新孵化的蛊虫通体半透明,触角比之前细了一圈,却仍努力颤动着,将周围的红熵磁场干扰强度从180μt降到150μt。他掀开盒盖,指尖沾了点稀释的去铁胺(浓度0.1μmol\/L)喂给蛊虫,声音压得很低:“但冻土下藏着‘铁晶蚁穴’,我之前用探测蛊扫过,它们的外甲含90%四氧化三铁,硬度10.5 mohs,比红熵战蚁王的鳞片还硬,而且怕热不怕冷——咱们的体温说不定会吸引它们。”
话音刚落,脚下的冻土突然“咔啦”一声裂开一道5厘米宽的缝,几只通体银灰的铁晶蚁猛地窜出来!它们体长约10厘米,前足如镰刀般泛着冷光,速度快得只剩残影,直扑苏清寒的护腕——那里还留着之前被战蚁咬伤的痕迹,血腥味在低温中格外明显。苏清寒反应极快,抽出氮化硼陶瓷剑(9.0 mohs)横挡,“当”的一声脆响,铁晶蚁的前足撞在剑刃上,竟迸出细小的火花。剑刃上原本0.2mm的裂纹瞬间扩大到0.3mm,她赶紧摸出腰间的寒月草汁——只剩小半管,浓度跌到15mg\/ml,挤出时还带着冰碴。药膏在剑刃上凝成的晶层薄了0.2mm,抗冲击率从45%骤降到30%,勉强挡住蚁群的第一轮突袭,却有一只铁晶蚁绕到侧面,在她的裤腿上咬出个小洞,冻土屑瞬间灌了进去。
林砚盯着铁晶蚁窜出的裂缝,突然发现血月旧刃靠近裂缝时,表面的螺旋纹路亮得更明显,刃尖还微微向下倾斜,像是被什么东西牵引着。“碎片在蚁穴深处!”他蹲下身,握着旧刃往冻土上戳——陨铁刃身(硬度11.0 mohs)轻松刺穿冰层,没入地下3厘米,-0.05J\/(K·s)的熵减效应顺着刃身往下蔓延,周围的红熵残留磁场被压制到120μt,腕甲的定位仪终于稳定下来:屏幕上,一块指甲盖大小、泛着淡蓝微光的图腾碎片,正嵌在蚁穴中央的铁晶柱上,周围还围着十几只铁晶蚁,它们正用前足不断敲击柱体,发出“哒哒”的低频声,像是在守护碎片。
“我来引开蚁群!”苏清寒突然把剩余的寒月草汁全抹在剑刃上,故意往蚁穴左侧跑——药膏在低温中散发出微弱的植物香气,刚好能掩盖体温的气息,吸引铁晶蚁的注意。她边跑边挥剑砍向旁边的冰柱,冰碴飞溅,果然有大半铁晶蚁追了过去,只剩下3只还守在铁晶柱旁。林砚趁机钻进裂缝,裂缝深约10米,内壁布满冰棱,他借着旧刃的蓝光往下爬,刚落地就被3只铁晶蚁围住。他没硬拼,而是将旧刃贴近地面,熵减效应让地面结了层1毫米厚的薄冰,铁晶蚁的足尖打滑,动作慢了半拍。林砚趁机冲到铁晶柱前——这柱子直径约30厘米,硬度11.2 mohs,比旧刃还硬。他想起旧刃的熵减特性,将刃身贴在柱体上,-0.05J\/(K·s)的效应让柱体表面迅速降温至-10c,四氧化三铁遇冷变脆,他双手握住旧刃柄,猛地一掰,“咔嚓”一声,铁晶柱裂开一道缝,嵌在里面的图腾碎片掉了出来,被他稳稳接住。
碎片刚入手,就和林砚掌心的血月旧刃产生共鸣——碎片上的纹路与旧刃的螺旋纹完美贴合,发出一道柔和的蓝光,将蚁穴内的红熵磁场彻底压到100μt以下。可还没等他松口气,腕甲突然弹出刺耳的警报,屏幕上的红熵母舰信号强度从-88dbm升至-80dbm(信号越强,距离越近),72小时倒计时的数字跳成“剩余65小时”。更糟的是,定位仪的西南方向跳出一个红色波动点,备注写着:“火山磁极方向,检测到红熵波动(频率580hz),强度160μt,疑似有铁晶蚁的变异体活动。”
林砚握着碎片爬出土缝,蓝光顺着他的指尖传到旧刃上,两道光融合成一道细弱的光柱,指向西南方向——那里,远处的天际线已能看到火山的烟柱,灰黑色的烟雾中隐隐透出暗红的光,像是巨兽张开的嘴。苏清寒砍退最后一只铁晶蚁,氮化硼剑上的抗共振晶层已彻底碎裂,剑刃上布满0.5mm的细痕,她抹了把脸上的雪,冻得通红的鼻尖泛着白:“下一站,火山?”
赵师兄把仅剩的1只磁扰蛊放回保温盒,蛊虫已蔫得抬不起触角,他叹了口气:“火山温度高,红熵磁场会更强,我的蛊虫撑不了多久,得尽快找个能恒温培育的地方——不然到了火山,连定位都做不到。”
冻土的风裹着冰粒吹过,林砚手中的旧刃和碎片仍在发着蓝光,那道光在苍茫的冰原上格外显眼,像是一盏微弱却坚定的灯,照着他们往西南方向走。身后,铁晶蚁穴的裂缝渐渐被新的冰层覆盖,而前方,火山的轰鸣声已隐约传来,像是在等待他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