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谷的清晨,第一缕阳光刚越过谷口的山梁,就被炊烟裹着暖意。张婶在灶台前烙麦饼,香味飘到青石板路上,引得几只麻雀落在窗台;孩子们背着小竹篓,往谷后的草药坡跑,手腕上都系着和阿禾同款的红绳——那是模仿玄鳞蛇幼蛇的“守护结”。
阿禾坐在玄鳞蛇墓碑旁的石凳上,指尖轻轻点着缠在手腕上的幼蛇。幼蛇已比初见时长了半寸,鳞片的金光更亮,正好奇地舔舐她掌心的龙鳞碎片(从之前蛇尸上留存的)。“今天去看看镇魂鼎吧?”阿禾轻声说,幼蛇立刻蹭了蹭她的指尖,像是点头同意。
林砚提着刚磨好的伏羲剑走过来,剑鞘上系着村民送的平安符:“老周说鼎身的符文得再加固一遍,我们一起去。”两人往望月台走,路过谷口时,守脉人们正教村民练基础的护脉拳——这是从《古蛊宗护脉典》里摘出的简易招式,能强身避小蛊。
望月台上,镇魂鼎泛着温润的青铜光,鼎身上的双脉符文在阳光下若隐若现。老周正拿着绢布擦拭鼎眼,见两人来,笑着递过一本小册子:“这是整理好的护脉口诀,以后谷里的孩子都能学,咱们的护脉使命,也算传下去了。”
阿禾将幼蛇放在鼎沿,幼蛇顺着鼎身爬了一圈,鳞片蹭过符文时,符文突然亮起微光——像是在和龙气呼应。“它在帮鼎加固呢。”林砚惊讶地说,只见幼蛇吐了吐信子,一道细小的龙气注入鼎眼,鼎身的光瞬间更盛,连谷里的风都变得更清爽。
午后,孩子们围着阿禾,递来刚采的野果:“阿禾姐姐,让小玄鳞陪我们玩好不好?”“小玄鳞”是村民给幼蛇起的名字,既念着旧玄鳞蛇的恩,也盼着新蛇的守护。幼蛇似乎听懂了,从阿禾手腕滑下,缠上一个孩子的竹篓,引得众人笑作一团。
林砚和老周坐在不远处的石亭里,翻看着《古蛊宗护脉典》的最后几页。老周指着一段文字说:“这里写着,古蛊宗的护脉者,每年会在谷外种‘镇邪草’,能防蛊气靠近。咱们明天也种一片吧?”林砚点头,目光望向谷外的青山——那里曾是战场,如今只剩绿意盎然。
傍晚时分,夕阳将寒月谷染成暖金色。阿禾、林砚带着小玄鳞,和村民们坐在谷中的大槐树下吃饭。张叔端着酒碗站起来:“敬玄鳞蛇,敬守脉人,也敬咱们平安的日子!”众人举杯,碗沿碰撞的声响里,小玄鳞缠上阿禾的肩头,对着夕阳吐了吐信子,鳞片泛着和晚霞一样的光。
夜深后,望月台的镇魂鼎仍亮着微光,小玄鳞趴在鼎沿,像个小小的守护者。阿禾和林砚站在鼎旁,看着谷里的灯火,轻声说着话。没有了蛊神的威胁,没有了叛脉者的追击,寒月谷的夜,只剩下虫鸣和晚风——这是他们曾拼尽全力守护的平静,如今终于成了日常。
老周曾说,护脉不是一时的战斗,是长久的陪伴。而此刻,小玄鳞的龙气、双脉的传承、村民的笑脸,都在诉说着:这场跨越生死的守护,从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更温柔的方式,继续在寒月谷里,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