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林风的声音低沉而醇厚,带着不容置疑的果决,却无一丝责备,只有最深沉的宠溺和了然,
“‘追云’就在顶楼的专属泊位,已经预热好了。
能源满格,星城至试验基地的空中‘快线’绿色通道也已为你开启,你的虹膜就是通行证。
最高权限。”
这简短的话语,包含了太多:
顶尖的交通工具,无需等待的通行权,以及……
父亲的祝福。
林风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
那个在火星萨希斯平原的狂风中孤独调试熔炉数日不休的首席,那个在红岩基地点火仪式上承受万千目光注视的精英,此刻褪去所有光环,仅仅是他林风的女儿。
她眼睛里跳跃着的,不再是火星的火红或星空的深邃,而是近乎炽烈的、属于一个急切想归巢的孩子,奔向那个能在精神深处接纳她一切疲惫和脆弱的安全堡垒的光彩。
那份思念的火苗,在她离开火星的那一刻就开始累积,此刻早已熊熊燃烧,让她连一秒钟都不想再耽搁在这座象征着责任与荣耀的总部里。
“爸……”
林晓月紧紧握住了那把带着父亲掌心温度的钥匙,小巧的钥匙几乎嵌入她的肌肤。她抬起头,眼圈微微泛红,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为一个带着哽咽的呼唤和一个极其复杂的眼神——
那里有感激,有理解,有终于被看穿后的松懈,更有对父亲如此懂得自己的动容。
父亲永远是她最坚实的后盾,不仅在前途上铺路,更在她灵魂的归途上点亮了灯。
林风看着女儿瞬间红了眼圈的模样,心底深处那片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轻轻触动。
他笑了,那笑容比平日更温和,眼角甚至漾起了细纹,充满了无言的宠溺。
他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动作带着鼓励和催促的意味:
“傻孩子,跟我还客气什么?
快去吧。代我向陈教授问好。”
最后一句看似寻常的客套话,在林晓月听来,却有着意味深长的分量。
这不仅是对一位杰出学者的尊重,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承认——承认了陈岩在女儿心中的分量,也承认了女儿即将奔向的方向。
无需再言。
林晓月用力地点点头,攥紧了钥匙,仿佛攥住了通往她此刻全部幸福的通道。
她最后深深地看了父亲一眼,那一眼里包含了太多无法言说的情绪,然后毅然转身。
脚下生风,步伐急切却依然优雅,径直走向通往楼顶泊位的专属电梯。
背影很快消失在门廊之后,只留下还萦绕在空气中的那份纯粹的、女儿奔向心之向往的急切与憧憬。
林风独自站在原地,目送女儿消失的方向,脸上的笑容渐渐沉淀,转化为一抹悠长的、混合着欣慰和不舍的复杂神色。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目光追随着楼下,只见一道流线型的银白飞梭,尾部闪耀着幽蓝色的光焰,轻盈无声地划破星城的钢铁天际线,如同离弦之箭,朝着荒漠试验基地的方向疾驰而去。
窗玻璃上,映照出林风深邃的眼眸。他低声自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感慨:
“去吧,丫头……
别错过属于你的星光。”
窗外,“追云”那耀眼的蓝色尾迹,正迅速地融入黄昏的光辉里。
星城近郊,属于国际气象科学联合组织的庞大试验基地。
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风掠过测试场地的哨响和大型设备的低沉嗡鸣。
林晓月的心跳得几乎要跃出胸腔,她驾驶着“追云”以令人咂舌的速度精准地停在了核心总控大楼前。
推开门,熟悉又陌生的场景映入眼帘。巨大的主控室内,复杂的动态气象模型在巨屏上流淌,穿着统一制服的技术人员低声交流穿梭忙碌。
而在中央指挥台前,那个她日夜思念的身影正负手而立,专注地盯着屏幕上的参数曲线。身姿依然挺拔如松,冷峻的侧脸线条像用冰雕刻出来,一丝不苟的发型纹丝不乱。
“导师……”
林晓月走到他身后几米处,轻轻唤了一声。
陈岩闻声缓缓转身。目光落在林晓月身上,那眼神仿佛穿透了时光的尘埃,平静无波,只有纯粹的审视。他微微颔首,声音一如记忆中的清冷疏离:“回来了。路上顺利?”这语气,仿佛她只是出差几天。
林晓月心头掠过一丝微涩。记忆里在火锅店烟雾缭绕中与自己畅谈星空气象、眼神发亮的陈岩,似乎真的只存在于记忆中。她立刻明白了,这刻意的淡化和距离,是陈岩设下的屏障。
“顺利。导师,您……”林晓月努力维持着平静。
陈岩直接打断她,将注意力引向屏幕:
“时机正好。
我们的‘女娲’-01号大气调控飞行器原型机,今天进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实境诱导降雨测试。
这是验证‘水盾计划’核心理论的关键一步。
你赶上了。”
屏幕上,一架翼展巨大的银色飞行器正在平流层巡航,其底部分布着蜂巢状的冷凝阵列和高效的矢量离子推进器。
它如同一个沉默的精灵,按照预设的复杂轨迹飞行,强大的冷凝系统精准地吸引、凝结高空水汽流,并在预定目标区域上方释放诱导指令。
实时气象图显示,沙漠边缘,一片灰蒙的雨云正在快速形成、集结,倾落下久违的、宝贵的淡水。
数据流在屏幕上跳动,最终定格为“人工降雨成功,落区符合预期误差小于5%”的绿色字符!
总控室内响起压抑的欢呼和掌声。
陈岩紧绷的嘴角,在林晓月敏锐的观察中,极其细微地松弛了一瞬,那几乎难以察觉的变化很快又冻结在他惯常的冷硬面具之下。
但他眼中闪烁的光芒,是纯粹的、近乎燃烧的兴奋——
那是数不清的日夜攻关、庞大计算后获得的实证力量!
看着陈岩如指挥千军万马般调度着后续数据收集,听着他继续向团队成员阐述着下一步计划——
通过区域性精准干预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最终构建起调节全球水循环、平衡旱涝的全球性防护体系——
林晓月的思绪骤然被拉回了那个高速飞船穿梭的地月轨道之间,和那个年轻的赤星飞行大队长的铿锵话语:
“……正是我们这代人向更深更远的深空挺进的时候……没有享乐的资格……”
王凯的声音在脑海中回响。
原来如此!
导师心中那盘深不见底的棋局,那份近乎偏执的执着,那份刻意维持的距离……
都是为了这个!守护这颗蓝色行星最基本的生命线——
水!
这格局,早已超越了个人情愫,指向了更宏大、也更基础的星球命运。
这五年年无声的陪伴,那份深沉的关心,化作无数个深夜在模拟器上的指导,化作临行前看似冰冷的嘱咐,都不过是为了让她能飞得更高,去触碰属于自己的星空;
而他,则选择背负起改变地球气候的如山重担,为她,也为这颗脆弱的摇篮,默默开辟另一条前路。
积蓄多年的情感洪流,瞬间冲垮了理智的堤坝。
在总控室内所有工程师和工作人员惊愕的目光中,林晓月像一支离弦的箭,冲向那个孤傲站立的身影。
在陈岩措手不及的瞬间,她张开双臂,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抱住了他!
“老师!
老师……”
她的脸埋在陈岩微微僵硬却带着熟悉实验室气息的外套上,积累了数年的思念、旅途的疲惫、理解的激荡、仰望的委屈在这一刻化为决堤的泪水。
她的哭声撕心裂肺,像受尽委屈的孩子终于找到了依靠的肩膀,在安静下来的总控室中回荡,泪水瞬间浸湿了他的肩头,
“您辛苦了……
对不起,对不起……
我懂……我都懂了……”
这一抱,石破天惊。
陈岩的身体彻底僵住,那副维持了十年的冰冷面具在徒弟汹涌澎湃的感情面前寸寸碎裂。
他下意识地想用习惯性的冷漠推开她,训斥她不分场合,可抬起的手,却最终悬在空中,然后轻轻地,无比沉重地,带着微微的颤抖,落在了林晓月后背上,迟疑了一下,终究只是小心地、生疏地、几不可察地,拍了一下那单薄的、因痛哭而剧烈起伏的肩膀。
时间仿佛凝固。
众人脸上浮现出错愕,随即纷纷化作了理解的莞尔和真诚的祝福笑容。
没有人嘲笑,没有人觉得突兀。
在人类平均寿命稳定突破150岁的新时代,师生之间这区区十年的年龄差距,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一位是执掌人类太空探索重器林风深空的未来继承人,一位是改变行星命运的气象科学巨擘,他们的结合,只会被世人视为星海之间又一段值得称颂的传奇。
陈岩没有去看周围的目光,他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按在林晓月脑后,仿佛想安抚这只受伤雏鸟般哭泣的徒弟,又仿佛想将她这份烫人的依恋融入自己冰冷的生命中。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紧紧抿着唇,感受着怀里那真实而滚烫的温度,以及肩膀上那片不断扩大的、咸涩的湿意。
那自从父亲去世,冰冷了多年的眼底深处,悄然泛起一丝复杂的、几乎无法被察觉的涟漪,那是连最高精度的仪器也难以捕捉的情感数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