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兵营前,立着一个“东宫六率新军招募处”的木牌,史万岁正在招募士卒。
看见我的车架到了,史万岁急忙上前行礼,道:“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我微微点头,道:“史将军免礼。”
说着,我上前两步,看着那些正在接受选拔的士卒,问道:“史将军,新军的招募,进行得如何了?”
史万岁道:“启禀太子殿下,新军的招募,进行得很顺利,目前已经招募了两千余人,只是,这些人都是新兵,想要形成战斗力,恐怕还需要一些时日。”
我闻言,微微点头,道:“新军的人数,定为两千人,宁缺毋滥,若是人数不够,可以继续招募,若是人数多了,那便直接淘汰,本宫不要求人数,只要求质量。”
“至于新军训练的方法,本宫已经有了计较,你就按照本宫的方法训练便是,回头本宫叫人把训练方法送过来。”
说到这里,我微微一顿,继续说道:“对了,玄甲军就不用充入六率新军了,他们本宫另有安排。”
因为袁天罡的话,我改变了主意。
说到这里,我看了旁边的李靖一眼。
玄甲军作为我的终极武器,必须要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每个人,至少都要做到以一敌百,只有如此,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
至于六率新军,则是作为常规武器使用,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史万岁闻言,急忙点头,道:“是,末将遵命。”
我微微点头,没有在这里过多停留,带着李靖便离开了。
回到东宫之后,我立刻开始撰写六率及玄甲军训练及编制管理方法,这是我今后的立足之本,内容如下。
该法分为三大块,暨编制、训练和物资开支。
第一大块,编制部分。
一、“六率” 基本编制原则
规模设定:
2000 人分为 6 个 “率”,每率约 330-340 人。
这个人数是符合冷兵器时代基层指挥半径。
每 “率” 设层级指挥体系,强化战术协同与专业化分工。
结合冷兵器兵种特性。
步兵、骑兵、远程、近战,在各率内建立 “模块化分队”,便于灵活组合作战。
二、六率具体划分与职能
1. 指挥体系
率长1 人:主官,统筹指挥,需具备战术决策能力。
副率长1 人:协助指挥,分管后勤或训练。
军正1 人:军纪与思想教育,对应现代政治指导员,强化忠君思想与纪律意识。
斥候队10 人:侦察与情报,配备轻装骑兵或快速步兵。
2. 兵种模块化分队
每一率 333 人按 “三三制”或“功能化”分为 4 个基本分队,形成攻防兼备的作战单元:
重步兵队(100 人):
装备:陌刀、长枪、重型盾牌、明光铠。
任务:正面攻坚、阵型固守。
轻步兵队(80 人):
装备:环首刀、标枪、轻甲或皮甲,配备短弩。
任务:机动游击、袭扰敌军侧翼、战场急救。
骑兵队(80 人):
装备:马槊、弓箭、轻骑兵甲,战马需提前驯养。
任务:快速突击、迂回包抄、追击溃败。
远程火力队(70 人):
装备:复合弓、蹶张弩、投石索。
任务:战前压制、掩护冲锋、狙击敌将。
3. 六率专业化分工
为增强整体协同,可将 6 个率按功能侧重分组,形成 “战术集群”:
以下按照率别、核心职能、兵种配比、特殊装备\/任务
左前卫率:先锋突击,骑兵100人 + 轻步兵120人+远程80人+重步兵33人,配备信号旗,负责快速突破。
右前卫率:先锋突击,同左前卫率,携带简易浮桥。
左中卫率:中军主力\/阵型核心,重步兵 120 人 + 轻步兵 80 人 + 骑兵 50 人 + 远程 83 人,配备大型阵旗,固守中军。
右中卫率:中军主力\/阵型核心,同左中卫率,携带备用武器 \/ 甲胄,部分后勤前置。
左后卫率:后卫防御\/辎重护卫,重步兵 150 人 + 轻步兵 100 人 + 远程 50 人 + 骑兵 33 人,配备拒马、铁蒺藜等阵地防御器材。
右后卫率:后卫防御\/机动支援,骑兵 120 人 + 轻步兵 100 人 + 远程 80 人 + 重步兵 33 人,配备快马,负责战场救援与断后。
三、训练与协同机制
分层训练体系:
单兵训练:按兵种专业化,如重步兵练方阵推进,骑兵练骑射与冲锋等,引入现代“分解训练法”拆解动作、反复强化。
分队协同:每率内设 4 个分队每周进行 2 次合练,如重步兵结阵 - 远程压制 - 骑兵迂回的战术等,模拟实战场景。
六率合练:每月进行全军团级演练,重点练习阵型变换,如锥形阵突破、圆阵防御,使用旗语、号角统一指挥。
思想教育与纪律:
每日 “训话”:军正宣讲 “忠君报国”“集体荣誉”,结合现代心理学强化士兵归属感,强调 “六率一体,荣辱与共”。
奖惩制度:设立率内功勋簿,记录战功,违纪者当场惩处。
后勤与装备管理:
每率设 辎重队20 人,专门管理粮草、兵器维修,确保装备按兵种精准分配。
四、实战应用场景示例
攻坚战:左、右前卫率骑兵快速迂回切断敌军补给,中卫率重步兵结阵正面推进,远程火力队压制城头守军。
遭遇战:后卫率迅速展开圆阵保护辎重,前卫率轻步兵袭扰敌阵,骑兵从侧翼突击敌指挥中枢。
通过以上划分,既保留冷兵器时代的兵种协同逻辑,又通过现代编制管理强化指挥效率与战术执行力,使 2000 人形成有机整体,发挥 1加1大于2的战斗力。
第二大板块:训练体系
主要是进行分阶段模块化训练。
(1)基础期(1-3 个月:单兵素质打底)
体能训练,每日 6 小时:
耐力:晨跑 5 公里(穿 20 斤皮甲)、负重登山;
力量:举石锁(分 10、20、30 斤等级)、刀盾劈砍训练,绑沙袋增强臂力;
柔韧性:战舞操,融合武术步法,提升肢体协调性。
单兵技能(分兵种专精):
步兵:盾墙推进,持 2 米长盾 + 3 米长矛、刺刀术,改良环首刀突刺技巧,强调 “快准狠”;
骑兵:马背控缰单手持刀、弓箭,马上劈刺用 5 米马槊冲刺靶标;
远程兵:弩手练习三段击,弓箭手强化 50、100、150 米射程精度,配望远镜观察靶标。
(2)强化期(4-6 个月:团队协同与战术磨合)
阵型推演,属于是核心训练:
防御阵型龟甲阵:步兵盾墙 + 弩手后排射击,抵御骑兵冲锋;
进攻阵型锥形阵:骑兵居前破阵,步兵方阵跟进清场,弓箭手侧卫掩护;
特种战术夜间突袭:佩戴无声脚钉、袖口弩,展开静默行动。
对抗演练:将部队分为红蓝两军,预设战场,如平原 \/ 山地 \/ 河岸,要求红蓝军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夺旗”“破阵” 任务,战后由参军组织复盘。
(3)实战化期(7-12 个月:模拟真实战场环境)
野外生存:断粮 3 天行军,学习识别野菜、搭建简易工事,训练伤兵自救,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
心理抗压:在雷雨夜、沙尘暴中强行军,故意制造假情报,如敌军来袭等,测试士兵临战反应;
兵器适配:统一配备标准化武器,要求士兵每日保养兵器,建立兵器编号档案,责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