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初夏,运河边的柳树绿得发亮,萧璟渊陪着苏软桃坐在马车上,往桃记扬州分店赶。马车里放着软桃准备的江南点心 —— 桂花酥、桃花糕,还有萧璟渊特意让御厨做的低糖莲子羹,怕软桃路上饿。
“不知道周虎把分店打理得怎么样了,试营业的反馈还好吗?” 苏软桃掀开马车帘,看着外面热闹的扬州街景,有点担心。
“别担心,周虎做事踏实,肯定能处理好。” 萧璟渊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温热,“咱们这次来,就是帮他解决问题,不是来挑错的,放宽心。”
马车很快就到了分店门口,周虎早就站在门口等候,看到他们,赶紧迎上来,脸上满是惊喜:“王爷!软桃姑娘!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看看分店的情况。” 萧璟渊笑着说,走进分店,目光扫过店内的布置 —— 竹制的桌椅,墙上挂着扬州瘦西湖的风景画,门口摆着兰草,还有软桃寄来的母亲旧食谱复刻本,挂在正厅的墙上,很有江南味,也很用心。
“分店试营业的反馈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苏软桃坐下后,直接问周虎,手里还拿出纸笔,准备记录。
周虎赶紧拿出反馈本,递给软桃:“试营业三天,客人反馈还不错,就是扬州本地客人觉得口味偏淡偏甜,我已经调整了配方,比如春笋虾饺加了盐和火腿,当归羊肉汤增生姜减冰糖,现在反馈好多了。就是…… 食材供应有点不稳定,扬州本地的春笋品种和京城不一样,口感偏硬,不知道该去哪里找更合适的食材。”
萧璟渊点点头,对周虎说:“食材的事你别担心,我已经联系了扬州知府,一会儿我们去见他,让他帮我们对接本地靠谱的食材商,保证食材新鲜又符合要求。另外,京郊药膳园的春笋也可以通过漕运运过来,双管齐下,肯定不会断供。”
周虎感动得连连点头:“谢谢王爷!有您帮忙,我就放心了。之前我找过几家食材商,要么价格太高,要么食材不新鲜,正发愁呢。”
吃过午饭,萧璟渊带着苏软桃和周虎去见扬州知府。知府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很客气,听说他们是京城桃记的,还带来了皇帝题的匾额,更是热情:“王爷、苏姑娘放心,扬州的食材商我都熟,我这就给你们推荐几家靠谱的,保证食材新鲜,价格也公道。另外,分店的工商手续、卫生许可,要是有需要,我也让人帮忙加快办理。”
萧璟渊笑着道谢:“那就麻烦知府大人了,桃记在扬州开分店,也是想把江南药膳传得更广,让更多人吃到正宗的江南味,以后还要靠知府大人多关照。”
从知府衙门出来后,他们又去了扬州最大的食材市场。在知府推荐的 “江南食材行” 里,老板拿出新鲜的春笋、莲子、百合给他们看 —— 春笋尖部发紫,很嫩;莲子颗粒饱满,没有虫蛀;百合是本地新鲜的,带着露水。苏软桃尝了尝春笋,笑着说:“这个春笋不错,比京城的还嫩,适合做春笋虾饺。”
萧璟渊当场和老板签订了 “长期供应协议”,约定 “每天供应新鲜食材,不鲜可退换,价格比市场价低一成”。老板笑着说:“能跟桃记合作,是我的荣幸,以后肯定保证食材质量。”
回到分店时,已经是傍晚了。萧璟渊坐在后院的竹椅上,看着苏软桃和周虎讨论分店的未来规划,软桃说要在扬州推出 “扬州限定药膳”,用本地的蟹黄、笋干做食材;周虎说要在分店门口设 “药膳体验区”,让客人亲手做简单的药膳。他看着两人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 —— 软桃的药膳事业,终于在扬州扎下了根,而他能做的,就是帮她扫清障碍,让她能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周虎,” 萧璟渊开口说,“以后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别硬扛,随时给我和软桃传信,王府和京城总店都是你的后盾。扬州分店是桃记拓展南方市场的第一步,很重要,你要好好做,但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周虎点点头,眼眶有点红:“谢谢王爷,谢谢软桃姑娘,我一定会好好打理分店,不辜负你们的信任。”
离开扬州的前一天,萧璟渊和苏软桃还去了运河边的码头,查看漕运情况,确保京郊药膳园的食材能顺利运到扬州。夕阳落在运河上,波光粼粼的,像撒了层碎金。苏软桃靠在萧璟渊肩上,轻声说:“阿渊,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扬州分店肯定不会这么顺利。”
“傻丫头,” 萧璟渊揉了揉她的头发,“你的事业就是我的事业,看着你把药膳传得更广,我比谁都开心。以后我们还要去洛阳、去杭州,把桃记开遍天下,让江南的味道,传遍每个角落。”
运河的风吹过,带着水汽和莲子的清香,温柔地裹着两人的身影。苏软桃知道,有萧璟渊在身边,她的药膳梦,一定会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