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的最后一个集市,苏软桃和萧璟渊坐在桃记后院的桃树下,手里捧着厚厚的账本和一本《江南药膳集》,旁边放着刚煮好的 “当归羊肉汤”,香气漫开,混着院里的桂香,格外温暖。
“你看,” 软桃指着账本上的数字,眼里满是笑意,“今年咱们开了三家分店,京城两家,洛阳一家,药膳园供应了一半的食材,连宫廷都从咱们这儿采购时令药膳,比去年多赚了两倍还多。”
萧璟渊接过账本,翻了翻,里面不仅有收支记录,还有软桃写的 “每月心得”——“三月:洛阳分店开业,周虎做得很好,食材控制得很严”“六月:药膳园的春笋丰收,终于不用依赖江南运输了”“九月:《江南药膳集》再版,加了四季养生方,销量比第一版还好”,字迹里满是成就感。
“你不仅把生意做好了,还把每一步都记下来,以后徒弟们看了,也能学到不少经验,” 萧璟渊笑着说,拿起《江南药膳集》,翻到扉页,上面是他题的字 “以膳传情,以爱承家”,“这本书能传这么广,能被宫廷当成参考,都是你用心的结果。”
软桃靠在他肩上,看着院子里的桃树 —— 虽然是冬天,枝桠却依旧舒展,上面挂着几个红灯笼,是春杏昨天挂的,说 “让桃树也沾沾年气”。她轻声说:“阿渊,我今天去了趟江南旧馆,新主人给我寄了封信,说现在还有很多人去旧馆,问‘苏姑娘的药膳’,他就把咱们的《江南药膳集》放在旧馆的灶台上,说‘让苏姑娘的娘也能看到,她的手艺传远了’。”
萧璟渊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温热:“你娘肯定能看到,她肯定很为你骄傲 —— 你不仅守住了她的小馆,还把她的手艺传到了京城,传到了洛阳,传到了宫廷,让更多人知道江南药膳,知道‘用心做膳,真诚待人’的道理。”
软桃的眼眶有点红,拿起汤碗,喝了一口当归羊肉汤,还是熟悉的味道,和她第一次在江南小馆给萧璟渊煮的一样。她想起刚来京城时,站在桃记的门口,紧张得不知道能不能把小馆开起来;想起第一次入宫,怕自己做错礼仪;想起第一次面对朝臣的反对,怕自己配不上萧璟渊…… 可现在,她不仅把桃记做得风生水起,还得到了宫廷的认可,有了自己的药膳学堂,有了一群靠谱的徒弟,有了萧璟渊的陪伴,有了街坊的支持。
“阿渊,” 软桃轻声说,“有时候我会想,要是没有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是你帮我找铺面,帮我解决食材告急,帮我应对宫廷风波,帮我协调分店的事,要是没有你,我走不到今天。”
“傻丫头,” 萧璟渊揉了揉她的头发,“是你自己足够坚强,足够用心,我只是陪在你身边,帮你推了一把而已。你靠自己的手艺赢得了尊重,靠自己的真诚赢得了人心,这些都不是我能替你做的。”
他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枚桃花形状的玉佩,和他们的定情玉佩很像,只是上面刻着 “桃香传家” 四个字。“这是我让工匠做的,送给你,算是咱们今年的‘年末礼物’,希望你能一直守住这份桃香,守住这份初心,也守住咱们的家。”
软桃接过玉佩,戴在脖子上,和定情玉佩贴在一起,暖融融的。她靠在萧璟渊怀里,看着院里的红灯笼,看着手里的账本和药膳集,心里满是感恩 —— 感恩母亲留下的手艺,感恩萧璟渊的陪伴,感恩街坊和客人的支持,感恩所有的相遇和温暖。
“明年,咱们把扬州分店开起来,把药膳学堂办好,再回江南看看阿婆,” 软桃轻声说,“还要把药膳园扩大,种更多的江南食材,让更多人吃到正宗的江南药膳。”
“好,” 萧璟渊点点头,紧紧握住她的手,“不管你想做什么,我都陪你,咱们一起把这份桃香传得更远,把这份温暖传得更广,永远守着初心,守着彼此。”
除夕的钟声渐渐近了,桃记的灯笼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映着两人的身影,映着满院的桃香,也映着他们对未来的笃定 —— 往后余生,他们会一起守着桃记,守着药膳,守着彼此,把江南的味道,把家的温暖,永远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