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十的早上,阳光难得穿透云层,洒在朱雀街的雪地上,泛着淡淡的金光。苏软桃正在厨房煮当归羊肉汤,突然听到院门外传来 “苏姑娘,宫里来人了” 的吆喝。
她赶紧擦了擦手,跑出去一看,是太后身边的刘嬷嬷,穿着一身宫装,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还提着个锦盒。“刘嬷嬷,您怎么来了?” 苏软桃赶紧迎上去。
刘嬷嬷笑着说:“软桃姑娘,老身是来给你送好消息的。太后娘娘吃了你做的莲子百合羹和红枣羊肉煲,一直念念不忘,还让御厨照着你的方子学做,现在宫里的御膳房,已经把这两道药膳列入日常菜单了,娘娘特意让老身来告诉你这个好消息,还让老身给你带了赏赐。”
小太监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支玉簪,簪头是朵盛开的桃花,玉质温润,一看就价值不菲;还有一块明黄色的锦缎,上面绣着 “江南味” 三个字,是太后亲笔写的。
“这玉簪是太后娘娘年轻时戴的,说跟你很配;这锦缎是娘娘特意让绣娘绣的,让你挂在小馆里,算是宫里给你的‘招牌’。” 刘嬷嬷笑着说,“娘娘还说,以后你要是有新研发的药膳,随时可以进宫跟御厨交流,宫里的食材,你要是需要,也可以跟老身说。”
苏软桃捧着锦盒,心里又惊又喜,眼眶都有点红:“谢谢太后娘娘,谢谢刘嬷嬷,我……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娘娘了。”
“娘娘就是喜欢你做的药膳,喜欢你的实在,不用这么客气。” 刘嬷嬷笑着说,“老身还有事,就不多留了,你要是想给娘娘回话,让小太监去宫里说一声就行。”
刘嬷嬷走后,苏软桃抱着锦盒,激动得手都在抖。春杏跑过来,看到锦盒里的玉簪和锦缎,惊讶地说:“姑娘!这是太后娘娘给的赏赐啊!太贵重了!您太厉害了!”
苏软桃笑着说:“都是太后娘娘抬爱,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她把锦缎展开,挂在小馆的正墙上,明黄色的锦缎配着 “江南味” 三个字,格外显眼,路过的客人都忍不住驻足观看,小声议论:“桃记小馆竟然有宫里的赏赐,这药膳肯定特别好!”
萧璟渊来小馆时,刚进门就看到墙上的锦缎,还有苏软桃脸上藏不住的笑意。“看来宫里有好消息?” 他笑着走过去,从她手里拿过玉簪,仔细看了看,“这玉簪质地很好,跟你很配。”
“是啊!刘嬷嬷刚来过,说太后娘娘让御厨把我的药膳列入御膳菜单了,还赏了我玉簪和锦缎!” 苏软桃激动地说,拉着萧璟渊的手,“阿渊,你说我是不是在做梦?我的药膳竟然能进御膳房,太后娘娘竟然这么喜欢!”
萧璟渊看着她雀跃的样子,像个得到糖的孩子,心里满是欢喜。他突然把她抱起来,转了个圈,笑着说:“我家软桃最厉害了!我就知道,你的药膳这么好,肯定能被更多人喜欢,连太后娘娘都不例外!”
苏软桃被他抱起来,吓得赶紧搂住他的脖子,耳尖瞬间红了。等他放下她,她才小声说:“你别这样,还有客人呢。”
萧璟渊笑着说:“怕什么,我高兴,我家软桃有本事,我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他拿起玉簪,轻轻插在她的发髻上,“你看,多好看,这玉簪跟你很配。”
苏软桃走到镜子前,看着发髻上的玉簪,桃花簪头映着她的笑脸,心里甜丝丝的。她回头看着萧璟渊,轻声说:“阿渊,要是没有你,我肯定走不到今天。要是你没带我入宫见太后,要是你没一直支持我,我的药膳也不会被太后娘娘知道。”
“傻丫头,主要是你的药膳好,我只是帮了你一点小忙。” 萧璟渊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以后你还会研发更多好吃的药膳,还会有更多人喜欢,说不定还能传到宫外,让更多人知道江南的味道,知道你的厉害。”
苏软桃靠在他怀里,心里满是幸福感。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有萧璟渊的支持,有太后的认可,她的药膳一定会越来越好,她的小馆也会越来越红火,母亲的药膳方子,也会在京城,甚至在宫里,慢慢传开,让更多人感受到江南药膳的温暖。
中午的时候,客人看到墙上的锦缎和苏软桃头上的玉簪,都纷纷恭喜她,点药膳的人也更多了。苏软桃忙得脚不沾地,却笑得格外开心 —— 她知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所有的温暖和善意,都在慢慢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