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小馆开业后,萧璟渊就多了个习惯 —— 每天下朝后,都会准时出现在桃记小馆,雷打不动点一碗当归羊肉汤,却总是留下半碗。
苏软桃刚开始以为是不合口味,直到有天她看到萧璟渊把剩下的半碗汤倒进保温壶里,才明白他的心思 —— 他是怕她频繁煮新汤太累,故意留下半碗,让她中午能少煮一锅,多歇会儿。
这天下午,萧璟渊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个油纸袋,还冒着热气。他走进小馆,刚好看到苏软桃在煮桂花茶,铜壶里的茶水冒着热气,桂花的香气飘得满馆都是。
“软桃,在忙吗?” 萧璟渊走过去,把油纸袋递给她,“路过江南点心铺,看到糖炒栗子刚出锅,想着你爱吃,就买了点。”
苏软桃接过油纸袋,打开一看,里面的栗子都剥好了,金黄色的栗肉堆在里面,还带着温热的温度,香气扑鼻。她拿起一颗,放进嘴里,甜糯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是她在江南时最喜欢的味道 —— 小时候,母亲每到秋天,都会给她炒栗子,还会耐心地帮她剥好,放在她手里。
“谢谢你,阿渊,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个?” 苏软桃咬着栗子,心里暖暖的。
“你以前跟我说过,江南秋天的时候,你娘会给你炒栗子。” 萧璟渊笑着说,坐在她对面,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桂花茶,“你这茶煮得越来越好了,比宫里的御茶还香。”
苏软桃低下头,耳尖有点红。她抬起头,刚好看到萧璟渊的指尖沾了点栗子壳的碎屑,他自己没注意,还在帮她整理桌上的食谱。苏软桃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帮他擦掉碎屑 —— 她的指尖碰到他的掌心,温热的触感让两人都愣了一下。
萧璟渊的耳尖瞬间泛红,赶紧别过脸,假装咳嗽:“我…… 我去帮你看看客人的汤够不够。” 他站起来,快步走到客人桌前,帮客人添了点汤,心里却还在想着刚才的触感 —— 她的指尖软软的,像江南的春水,轻轻一碰,就让他心跳加速。
苏软桃看着他慌乱的背影,忍不住笑了 —— 没想到堂堂摄政王,也会有这么害羞的时候。她拿起一颗栗子,放进嘴里,甜意漫到心口,比栗子还要甜。
萧璟渊回到座位时,苏软桃已经把栗子倒进一个青瓷碟里,推到他面前:“你也吃点,刚出锅的,还热着。”
“好。” 萧璟渊点点头,拿起一颗栗子,放进嘴里,甜糯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心里更甜了。他看着苏软桃,轻声说:“软桃,以后别总给我留汤,我想喝的时候,你再煮就好,别累着自己。”
“我不累。” 苏软桃摇摇头,“煮汤是我喜欢做的事,而且看到你喜欢喝,我也开心。” 她顿了顿,又说,“明天我想做桂花糕,用张阿婆捎来的新桂花,你要不要来尝尝?”
“好啊,我一定来。” 萧璟渊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 —— 能吃到她做的桂花糕,能每天看到她的笑脸,这就是他想要的幸福。
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小馆里,暖融融的。苏软桃坐在桌前,剥着栗子,偶尔递给萧璟渊一颗;萧璟渊坐在对面,喝着桂花茶,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偶尔帮她整理一下散落的桂花。两人没怎么说话,却格外默契,空气里满是温馨的气息。
有客人进来,看到这一幕,笑着说:“萧公子和软桃姑娘真是般配,像一对小夫妻。”
苏软桃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低下头,假装剥栗子;萧璟渊却笑着说:“借您吉言,以后有机会,一定请您喝喜酒。”
客人走后,苏软桃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你怎么跟客人乱说?”
“我没乱说啊,” 萧璟渊看着她,眼神认真,“我是真心想请客人喝喜酒。”
苏软桃的心跳瞬间快了起来,赶紧转移话题:“我去看看春杏把虾饺蒸好了没,客人该来了。” 她站起来,快步走进后厨,却没看到萧璟渊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
傍晚收摊时,萧璟渊帮苏软桃把竹筐搬进后院。两人并肩走在朱雀街上,路灯的暖光映着他们的身影,偶尔有风吹过,带着桂花的香气。
“阿渊,” 苏软桃突然开口,声音轻轻的,“明天的桂花糕,我会多加些糖,你喜欢甜的。”
萧璟渊停下脚步,看着她,眼底满是温柔:“好,我等着。”
他知道,苏软桃记住了他的喜好,就像他记住了她的 —— 她喜欢吃糖炒栗子,喜欢喝桂花茶,做药膳时会加桂圆,这些小事,他都记在心里。
两人继续往前走,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渐渐融在一起,像他们之间的感情,慢慢升温,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