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立刻上前,将一份有着精美封面的方案册递到江辰面前,指尖落在首页的设计图上:“江董,这次车标设计方案,参考了我们星河品牌二字,又以安全,科技为辅。”
“设计团队筛选出两个方向,第一款叫星盾标,以盾牌为基底,中间嵌入凝练的星轨线条,盾牌直观传递守护感,星轨既呼应品牌名,又暗含科技流线感。”
“第二款是织星标,用交错的线条勾勒出星芒轮廓,线条模拟车辆安全结构的受力轨迹,突出用科技编织安全网的概念。”
说着,陈阳翻到下一页,露出三款车型的命名提案:“车型名我们结合了测试中各车的性能特质与目标受众来拟定。”
“跑车款主打极致性能与速度,首选凌云,背选驰曜……”
“轿车款聚焦年轻群体,侧重潮流与智能,首选星途,备选星耀……”
“SUV款瞄准中高端市场,强调豪华与全域掌控力,首选岳境,备选扩疆……”
每一组名称都做了市场辨识度调研,避开了行业内高频用字。”
江辰一边听着陈阳的讲解,一边仔细的看着方案中的设计图。
不得不说,每一刻设计,都深的他心。
他的目光在两款车标设计上停留许久,最后指着星盾标说道:“这个更贴合我们安全的核心,盾牌的设计也很有冲击力,就定这个吧。”
指尖摩挲着方案册,目光在两款车标设计上停留片刻,随即落在车型名称上。他抬手指向“星盾标”:“这个更贴合我们‘安全为底’的核心,盾牌的视觉冲击力强,用户一眼能get到‘守护’的核心,就定这个。”
紧接着,江辰敲定车型名词,“跑车就凌云吧。”他看着设计图旁的注解继续说道:“凌云的破风之意也很符合性能的定位。”
随即,他的视线落在轿车的备选名旁边的注解,忍不住抬头赞叹道:“星光闪耀,生而耀眼,青春无惧,这话可以,谁设计的?”
会议室角落里,一名戴眼镜的年轻女生略显局促地举手站起来说道:“江…江董,是我。”
“不错。”,江辰朝她颔首,语气带着肯定:“抓得很准,很符合我所想的,轿车就叫星耀吧,既有品牌辨识度,又够鲜活,符合潮流定位。”
女生听完后,眼睛都明亮了几分,显然江辰的肯定对她来说相当受用,她用力点了点头。
江辰笑着让她坐下后,又看向SUV的名字方案,在岳境上停留了几秒,沉思后说道:“岳境这个名字和意境都不错,但是谐音越境,容易产生歧义,不太稳妥。”
然后又看着扩疆,思索片刻后说道:“就扩疆吧,SUV定位中高端,要的就是格局与掌控力,拓疆二字既有开拓全域的气势,又暗含掌控广阔疆域的意思,我个人是觉得比较契合高端用户对出行场景与身份调性的需求,就用这个。”
江辰说完之后,陈阳立刻上前半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钦佩笑意,语气恳切又透着认同:“江董这一番考量,真是精准又透彻!”
“星盾标一敲定,咱们品牌安全为底的核心一下子就立住了,往后用户看一眼标,就知道咱们的底气在哪儿。”
他顿了顿,指尖轻点过方案册上的车型名称,接着说道:“再看这三个名字,凌云的锐气,星耀的鲜活,拓疆的格局,正好把三款车的定位和气质都讲得明明白白,既贴合咱们的品牌调性,又容易让用户记住,往后不管是宣传还是落地,都省了不少力气,有您把方向定得这么准,咱们后续的工作心里也更有底了!”
陈阳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的众人便纷纷附和着响起掌声,目光里满是认同与信服。
“……”
只有朱喆嘴角微不可察的抽搐了一下。
话说,这车标,还有名字不都是你们设计的吗……
江辰看着眼前这一幕,眼里闪过一丝无奈,抬抬手轻轻下压,声音里带着几分淡笑说道:“行了,没必要这样,方案能踩准核心需求就好,关键还是后续的落地。”
说着,他看向陈阳,语气恢复了沉稳:“商标注册,车标细节优化尽快推进,需要集团帮助就直接对接就行,别耽误了后续的预热节奏。”
“是是是,江董您放心!”
接着江辰又听取了一些他们对车名车标的宣传方案与方向,品牌和宣传这方面他们是专业的。
他大多数时间只是在倾听,并没有发表他什么意见,因为他们就是围绕他所想的意见展开讨论的。
只有当问到他的时候,江辰才会开口讲两句。
星河汽车公司的前身,是他和季军在集团组建的新能源事业部。
自从招到陈阳后,事业部便由他逐渐成为了星河集团公司,收购了飞驰后,陈阳便带着人整体迁到了江南,公司也暂时以厂区办公楼为临时办公地点。
现在实验车型已经造出来,而且用不了多久就能国通国标落地,产品方向也逐渐明确清晰。
所以建立正式总部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总不可能等到车都造出来了,公司还在厂区办公吧。
但是总部是建在深城的大本营,还是就近选择江南,这个问题目前江辰还尚未明确。
结束会议后,回酒店的路上,江辰还在思索这件事。
江辰侧头看向身旁正整理会议纪要的朱喆,忽然开口,将问题抛了出去:“朱喆,你觉得咱们星河汽车的总部,选在深城合适,还是落在江南更好?”
会将问题抛给她,江辰也有培养和考量她的意思在里面。
朱喆手中的动作一顿,显然没料到江辰会突然这样问她。
她抬起看向江辰,见他满脸认真,明白江辰这是在考量她,并非只是闲谈。
她放下平板,认真梳理起思路,沉思片刻后说道:“江董,我觉得可以从三个维度考量。”
“噢?”江辰看着她,笑着问道:“哪三个说说看。”
“首先是产业资源,深城作为科创与汽车产业聚集地,新能源上下游供应链成熟,车企扎堆,能快速对接核心技术资源与零部件厂商,对后续产能爬坡和技术迭代更有利。”
“但江南这边,咱们刚完成对飞驰的收购,而且厂区基建完善,也有上下游产业链,现有团队也已在此扎根,就近选址能减少人员变动成本,也方便衔接现有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