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相拥着,说了许久的话,从孩子的教育,到老人的身体,再到对未来的一些简单憧憬。
窗外的月色渐渐西斜,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交融在一起,不分彼此。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
宋祈年一边交接营里的工作,一边为即将到来的培训做准备。
黎书禾则开始默默地为丈夫打点行装。
她将他的军装一件件熨烫平整,纽扣逐一检查加固。
把那双他穿了多年、鞋底几乎磨平的皮鞋拿到服务社换了底,又擦得锃亮。
培训需要的书籍、笔记本,她都细心分类,用牛皮纸包好书皮。
培训出发的前一天,正好是周末。宋祈年难得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时间。
一大早,黎书禾就去市场买了新鲜的肉和菜,准备包饺子,按老家的规矩,“起身饺子落身面”,图个吉利。
宋曦也格外兴奋,围着面板跑来跑去,非要学着擀皮。
黎书禾由着她,手把手地教。小姑娘学得认真,虽然擀出来的皮奇形怪状,厚薄不均,但宋祈年却拿起一张,煞有介事地夸赞:“嗯,我们曦曦擀的皮子,有创意,像个地图!”
逗得宋曦咯咯直笑,更加卖力了。
阳光透过厨房的窗户照进来,洒在一家三口身上。
面板上是白白的面粉,盆里是香喷喷的馅料,空气中弥漫着家的味道。
宋祈年看着妻子和女儿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平静的幸福感。
这种烟火人间的温暖,是他在枪林弹雨的演习场上,在风雪交加的边境线上,最大的慰藉和力量的源泉。
饺子出锅时,热气腾腾,白白胖胖。
宋祈年吃得很香,一连吃了两大盘。
黎书禾看着他,眼里满是笑意,不停地给他夹:“多吃点,到了那边,就吃不上家里的味道了。”
下午,宋祈年带着宋曦在营区的操场上放风筝。
初夏的风正好,风筝晃晃悠悠地升上蓝天,越飞越高。
宋曦拉着线轴,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银铃般的笑声洒了一路。
宋祈年站在旁边,目光追随着女儿的身影,又望向远处连绵的青山和飘扬的国旗,心中责任感油然而生。
他守护的,就是这千家万户的平安与欢笑。
傍晚,黎书禾将最后一件洗好晒干的袜子叠好,放进已经收拾得整整齐齐的行军包里。包不大,却装满了她的牵挂。
“都收拾好了,你看看还缺什么不缺?”她将包拎到宋祈年面前。
宋祈年打开看了看,东西井井有条,连常用药都分门别类用小袋子装好,贴了手写的标签。
他合上包,拉好拉链,抬头看着妻子:“不缺了,都很齐全。”
他顿了顿,又说:“我走了以后,家里有什么事,就去找教导员,或者直接给团里打电话。别自己硬扛。”
“知道,你放心吧。”黎书禾点点头。
夜里,宋曦抱着自己的小枕头,挤到了爸爸妈妈的床上,说要和爸爸一起睡。
小姑娘躺在父母中间,一手拉着爸爸的手,一手拉着妈妈的手,很快就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意。
宋祈年和黎书禾却都没有什么睡意。借着窗外透进的月光,他们看着女儿熟睡的容颜,低声说着话。
“培训期间,可能会封闭管理,电话不一定方便打。”宋祈年说。
“嗯,没事。你安心学习,不用惦记家里。我和曦曦给你写信。”
“好。”
沉默了一会儿,黎书禾轻声说:“祈年,到了新岗位,肯定有很多难处。别着急,慢慢来,注意身体。”
“嗯。”宋祈年应着,在黑暗中准确无误地找到她的手,紧紧握住。
无需再多言语,所有的理解、支持、不舍和鼓励,都在这交握的双手和彼此的呼吸声中传递。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接宋祈年去火车站的车就到了家属院门口。
黎书禾和宋曦都起床送他。
宋祈年一身戎装,提着那个收拾得鼓鼓囊囊的行军包,站在门口。
他弯腰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亲:“曦曦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
“嗯!爸爸你也要好好学习,早点回来!”宋曦搂着他的脖子,用力点头。
宋祈年放下女儿,目光转向黎书禾。
晨光熹微中,她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
他上前一步,想说什么,却觉得任何语言在此刻都显得苍白。
最终,他只是抬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动作轻柔。
“我走了。”
“路上小心。”
没有拥抱,没有更缠绵的话语,这是属于军人家庭的告别,克制,却蕴含着深沉的情感。
宋祈年转身,大步走向院门口的吉普车,步伐坚定。
他不能回头,怕看到妻子女儿不舍的目光,会动摇自己前行的决心。
黎书禾牵着女儿的手,站在家门口,看着吉普车卷起淡淡的尘土,消失在营区道路的尽头。
晨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带来一丝凉意。
她深吸一口气,低头对女儿说:“走,曦曦,我们回家。妈妈给你煎鸡蛋吃。”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却又有些不同。
家里少了一个顶梁柱,黎书禾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她不仅要照顾女儿的起居学习,打理家务,还要每天往返于家属院和老房子之间,照料婆婆曾诗英。
曾诗英的精神状态还算稳定,只是话更少了。
她常常坐在老房子的院子里,一坐就是半天,看着那棵老桃树,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黎书禾去了,就陪她说说话,聊聊宋曦的趣事,或者念一念宋祈年从培训队寄回来的信。
宋祈年的信写得并不频繁,字迹刚劲有力,内容也多是报平安,说说学习情况,询问家里和母亲的身体,叮嘱她们注意安全。
但每一封信,黎书禾都会反复看很多遍,从那些简短的、甚至有些刻板的字句里,努力拼凑出他在外的点滴生活。
她知道他一定很忙,压力很大。
中级指挥员培训,汇聚了各个部队的精英,竞争激烈,课程繁重。
他那样要强的性子,定然是不肯落于人后的。
时间在牵挂和忙碌中悄然流逝。
宋曦很懂事,知道爸爸不在家,学习更加自觉,还会主动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有时晚上,她会趴在桌子上,用工工整整的字迹给爸爸写信,画上太阳、小草和小房子,告诉爸爸她考试又得了满分,告诉爸爸院子里的茉莉花又开了几朵。
黎书禾则将家里的情况,女儿的成长,婆婆的状况,都细细地写进信里。